1969年,是新中國最為緊張的一年,即便是歡慶新中國成立20周年,毛主席和黨中央的其他領導們,臉上都是一片肅穆。
慶會結束后,毛主席秘密召見了粟裕。
此時的粟裕已經62歲了,看見如此嚴肅的老領導,心里也忍不住咯噔了一下,他坐在了毛主席邊上。
兩人寒暄了一陣后,毛主席直言如今有人說我們中國的將軍都已經是死老虎了,詢問粟裕如何看。
粟裕知道,這句話不僅僅是說中國革命老人,更是在說他,當即坐直身子,對毛主席回答了一句話,就是老虎雖然是死老虎,但是獠牙卻不老。
毛主席聽完眉頭終于舒展開來,忍不住大笑了起來,隨后對粟裕下達了軍事命令。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粟裕年少參軍,最終被封戰神之名
提起粟裕,就不得不提起他“戰神”的稱號,之所以毛主席會單獨和他說起“死老虎”,正是因為粟裕戰名在外,曾經打的敵人丟盔卸甲。
不料到了62歲,還要被人提起,粟裕內心雖然無奈,但是國家的尊嚴不容許被踐踏,即便62歲,他仍舊不懼任何挑戰。
粟裕出生于1907年湖南侗族一個貧窮的農戶家庭,正值最動蕩的年代,粟裕父親卻始終堅信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于是傾盡全家之力,供粟裕上了幾年的私塾。
雖然從小的學的是四書五經,但是粟裕很喜歡看書、看報,通過這些獲得了更多的知識,也了解了中國那時候的局勢,他深知,要改變國家的命運,一定要參加革命。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大量的共產黨同志遭受了迫害,此時的粟裕不顧任何的壓力,聯合了眾多同學,共同加入了武漢共產黨,被安排到了24師。
看著這些有知識有文化又年輕的小伙子,共產黨領導人知曉這一些都是未來的革命主力軍,為了進一步培養這群共產黨人,就特意開辦了一個月的軍事課堂訓練。
訓練結束后,粟裕就跟著他的指導員來到了南昌,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等。
從那時候開始,粟裕就有著戰神的影子,每次戰斗粟裕都是打前鋒,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后來在戰斗中又展現了指揮的才能。
僅僅兩年的時間,建下多個戰功的粟裕一路高歌,從普通的小兵升到營長,后來又升為團長、師長。
可以說粟裕的升遷之路如同他帶領的兵,勢如破竹一殺到底。
出身白丁的粟裕,就是這樣靠著一場又一場的戰役,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被封為了中國的戰神。
其中最為出名的就要數黃橋戰役,這場戰役也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1940年,粟裕接到命令,帶領一部分的新四軍往長江以北的方向行軍,到達了黃橋以后,就在黃橋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
粟裕任新四軍蘇北戰區副指揮長一職,掌管這9個團軍,一共7000多人。
這時候國民黨軍似乎感受到了共產黨軍的力量,不顧同盟情誼,單方面違反同盟之約,開始進行一系列滅共行動。
國民黨軍在江蘇戰區的指揮官韓德勒,知曉粟裕軍隊的存在,就常常到黃橋挑釁,企圖引起雙方的戰火。
同年9月份,韓德勒組織了26個團的國民黨軍,累計3萬多人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朝黃橋行軍,企圖打開這個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大門,將所有的共產黨軍扼殺。
這場戰斗打的粟裕措手不及,但他并沒有退縮和逃避,集合了9個團所有的兵力,快速回到蘇北根據地,一同對抗國民黨軍。
在粟裕睿智的指揮下,共產黨軍大獲全勝,這場以一敵四的較量,最終宣告了粟裕戰神的地位,更令人敬佩的是,這場戰斗共產黨軍僅有700多人傷亡,國民黨軍卻有11000多的傷亡。
這個數據放到任何時候,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
蘇聯發動入侵,中蘇關系降至冰點
新中國成立后,本來粟裕是被授予元帥勛章,但是粟裕拒絕了,他謙虛的表示自己暫時還沒到達那樣的地位,希望繼續接受黨和人民的考驗。
故而在授勛大典上,僅頒給粟裕一枚大將的勛章,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能力已經足以封帥。
1958年,粟裕不再擔任任何要職,開始著重調養身體,直到1969年,中蘇關系陷入冰點,他才再度出山。
說起中蘇關系,從革命開始就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系,到了1945年,共產黨和蘇聯簽訂了友好的盟約,這一盟約也延伸到了建國以后。
但是這一切,在1959年開始逐漸發生了改變,蘇聯開始不斷的刺探中國的底線,到了1969年,蘇聯的野心徹底暴露。
珍寶島位于黑龍江,是中蘇邊境上的一座島嶼,1969年3月的一天,蘇聯邁出了侵蝕中國領土的重要一步,直接派兵侵入了珍寶島。
蘇聯打著為中國人民著想的目的,企圖推翻中國政府管理,將中國邊軍趕出島,為此還造成了中國邊軍6人傷亡。
這下中國政府怎么可能接受,邊軍不再秉持友好的態度,堅定的開展了自衛反擊。
過了半個月,蘇聯軍隊再次對珍寶島發起進攻,中國邊防軍頂著重重的炮火,終于將蘇聯軍隊阻擋在國門之外。
過了兩天,蘇聯派出坦克又再發起進攻,沒想到還是被我們的炮火阻擋了。
接下去的半個月里,蘇聯又再發動了數次進攻,都被阻擋了,不僅如此,蘇聯還損失了一輛坦克,迫于無奈之下,戰斗失敗的蘇聯只能選擇投降。
這次沖突結束后,中國仍舊保持友好的態度,希望能夠和蘇聯重新搭建外交關系,但是蘇聯一直不予理會。
同年6月份,蘇聯再次對中國邊境發起進攻,只是這次進攻的位置變成了新疆的塔城。
雖然塔城的邊防力量比較薄弱,但是在受到蘇聯的挑釁之后,政府就立刻安排軍力到塔城進行自衛反擊,這才沒讓蘇聯得逞。
僅僅過了一個月,蘇聯又再次對黑龍江的八忿島發起了進攻,也正是這次的戰斗,將中蘇兩國的矛盾進一步升級,更讓毛主席看到了兩個國家一觸即發的戰爭。
為此,毛主席下達了一些列南遷的指令,并且將部分重要領導人安排到不同的地方主持工作。
蘇聯似乎也下定了決心,要拿下中國領土,為此,蘇聯找上了美國軍方,想要讓美國軍方向中國發射核導彈。
但是蘇聯并不知道,雖然中國在朝鮮和越南戰場上都贏了美國,可美國絲毫不覺得中國會對美國造成威脅。
反而是蘇聯,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最強勁的對手,故此,美國軍方拒絕了蘇聯的合作,并將這件事公布在了相關的媒體報紙上。
這篇報道一經發出,全世界嘩然,絲毫沒有想到蘇聯為了贏,居然相出這樣的招數。
蘇聯軍方代表見到報道,也不再掩飾自己的狼子野心,反而公開嘲諷中國的將軍都是死老虎,根本不用畏懼,即便是曾經的戰神粟裕。
這下,毛主席和中國軍方領導們再也坐不住了,這場戰斗,勢必要開始,否則中國將會面臨的不僅僅是蘇聯的炮火,也有可能會有其他國家卷土重來,企圖吞并中國。
雖然毛主席提出了換家的政治策略,但還是秘密召見了粟裕,想要做另一手戰斗的準備。
粟裕聽聞毛主席“死老虎”的言論后,并沒有退縮,淡定的一笑,直接開口老虎雖老,獠牙猶在,這句話徹底讓毛主席安了心。
粟裕出山,制定反擊方案
1970年,中蘇關系愈加緊張,毛主席和周總理親自指派粟裕,前往邊境進行實地考察,并且制定一份最具可行性的進攻防御軍事方案。
接到命令后,粟裕片刻沒有耽擱,從北京一路向內蒙出發,到了中蒙邊境,先是考察了部隊訓練的結果,接著又視察了邊境的地理位置,同時還看了邊境防軍的部署情況。
不看不知道,一看果然就看出了問題。
那時候中蒙邊境的位置,中國邊軍設立了多個人造山,這些人造山就是專門用來阻擋蘇聯進攻的防御工事。
每個人造山都可以駐扎一個營,并且還可以儲藏大量的軍事武器和裝備,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造山之間的距離都是進行精密的測算,可以阻擋蘇聯軍隊的火力。
這樣的人造山,單看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也存在著致命的缺陷,粟裕立刻寫信回京,向毛主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粟裕提出,此時的戰爭早已區別于曾經的戰爭,軍事化武器已經到達更加先進的地步,火力肯定會更加猛烈,如果被蘇聯發現人造山,用坦克或者飛機直接進攻,就等于直接掐斷了人造山的命脈。
這樣一來,在里面伏擊的士兵,將會受到滅頂之災,無處可逃。
毛主席收到信件后非常重視,當即對人造山進行了改革和調整。
粟裕離開內蒙后,就繼續往邊境線調研,粟裕一共用了近2個月的時間,走過7000多公里的邊境線,對新中國的軍事部署和地理環境有了充分的了解。
回到北京后,粟裕很快就撰寫出一份防御進攻最為可行的軍事方案。
防御方案中粟裕建議,利用各邊境最有優勢的地理環境,來做防御工事,增加兵力部署。
進攻方案粟裕則提到,作戰方式不能夠單一的選擇某種戰術,應當結合地理環境來進行相應的游擊戰或者是運動戰等等,先是消滅敵軍的主力部隊,再將蘇軍后勤補給線路切斷,這樣才能減少蘇軍的戰斗力。
毛主席見到這個方案,很是開心,對戰斗勝利又增添了一分把握。
不過,最終這份戰斗方案并沒有實施,因為蘇聯并沒有發起戰斗,反而是將軍隊撤出了邊境。
雖然中國有應對能力,但戰爭始終是殘酷的,如今能夠以蘇聯打消戰斗的想法,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結語
這次沒能讓蘇聯看到粟裕將軍的能力,證明中國將領絕不可能是死老虎。
但在十年后的對越反擊戰,粟裕將軍再次掛帥,為當時的戰斗出謀劃策,再一次展現了粟裕將軍的足智多謀,證明了70歲的粟裕將軍獠牙依舊不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