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經中央軍委批準,我軍正式公布了33名軍事家。后又于1994年補充了3名軍事家。這樣,我軍前后共有36名經軍委認定的軍事家。
對于36名軍事家的排序,還是有不少講究和說法的。引人注意的是楊尚昆和李先念的排名。他倆排在了第一大將粟裕的前面,而楊尚昆又排在了李先念的前面。這樣的排名應該怎樣解讀呢?
先以李先念和粟裕為例,他倆當年都是新四軍的,粟裕是一師師長,李先念是五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曾任中原軍區副司令,粟裕則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如果李先念參加授銜的話,他的資歷完全可以支撐其授大將軍銜。但在排名上,估計很可能排在第一大將粟裕之后。畢竟粟裕有三野代司令員代政委的經歷,有指揮諸多戰役建立的赫赫戰功做支撐。
但為什么李先念排在了粟裕的前面呢?首先得讓我們分析一下36名軍事家的排名特點規律。不難看出,這一排名規律,總體上是按著統帥級人物、元帥、大將和犧牲的革命先烈順序排定的。李先念之所以能夠排在粟裕前面,主要是與李先念曾擔任過國家主席不無關系,畢竟這一職務屬于正國級。
至于楊尚昆和李先念兩人,他們都當過國家主席,楊尚昆之所以能排在李先念前面,主要是基于這樣兩點:一是楊尚昆的資歷更老。楊尚昆曾留學蘇聯。紅軍時期曾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1934年1月,接任紅三軍團政委,與彭德懷搭檔,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楊尚昆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書記、書記,領導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并協助朱德、彭德懷領導華北抗日游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和建國后那些年,楊尚昆曾長期擔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之職,協助周恩來等處理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二是楊尚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曾擔任軍委常務副主席,主持軍委日常工作達十年之久。這一時期,正是我軍向新時期過渡,加快改革轉型,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很多國防和軍隊建設重大工作都是在楊尚昆具體組織領導下展開和推進的。
綜合上述兩點,考慮到楊尚昆更老的資歷,考慮到楊尚昆多年擔任軍委秘書長,多年擔任軍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因此,在軍事家的排序上,楊尚昆能夠排在李先念之前,也是合乎實際的,也是合乎情理的。
(帥克是作者網絡用名,軍史專家,將帥傳記特約作者。帥克品讀,堅持原創,堅持客觀,堅持公正。點擊關注,與帥克一起深耕戰爭,品讀將帥,弘揚主旋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