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每天早上一到工位,都會習慣先燒一壺水泡茶,這天,正等水燒開時,無意中刷手機看到有文章科普說,熱水壺煮的水不安全,漂浮的水垢有重金屬,還會致癌?!
這可把他嚇壞了,心想自己的水壺用了3年,每次煮水都能煮出很多水垢,難道......
等晚上回到家,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就看到兒子在廚房燒水泡泡面,見狀他趕緊制止,“咱家這水壺以后都別用了,看里面都是水垢,喝了都會得癌癥的。”
但兒子卻覺得他神經,“咱家用熱水壺多少年了,就算真有問題,誰都躲不過,別一驚一乍的。”
不多時兩人就熱水壺問題吵了起來,到底電熱水壺煮水有沒有問題?
一、“電熱水壺致癌”傳聞從何而來?真的假的?
? 是否會析出重金屬的成分?
此前網上曾有文章引用世衛組織的名頭,說電熱水壺都是不銹鋼制成,煮水過程中可能會析出錳等重金屬,長期攝入這種物質可能會損害神經系統甚至致癌。
如果仔細查閱資料,會發現這種說法其實早在江蘇質監局一份抽樣報告中就有發現,據悉當時抽檢的45批次電熱水壺中有25批次產品因為生產材料中含有高錳鋼材不合格。
于是有心之人就放大了電熱水壺和錳元素的關系,認為長期使用電熱水壺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但實際上,錳是人體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促進骨骼發育、大腦功能維護和調節血糖,減少貧血等多種作用,但錳也不適合過量攝入,否則可能導致口腔潰瘍、腹痛腹瀉、嘔吐、消化道出血等不適癥狀。
就算電熱水壺含有錳元素,那也得達到1200℃以上的熔點,才會析出,日常煮水根本達不到這個標準。
真正要注意的是避免買到劣質產品,像一些便宜的電熱水壺,生產過程可能為了節約成本采用高錳鋼材,導致煮水可能析出錳離子,引起健康風險,一般正規的電熱水壺都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標準,而且內膽材質多由食品級不銹鋼或高硼硅玻璃材質制成,因此日常購買電熱水壺要認準正規品牌。
? 反復加熱飲用或會導致中毒?
還有說法稱,電熱水壺的水反復燒開后的水會產生亞硝酸鹽,人體攝入會增加中毒風險。
然而由食品檢測中心經過相關實驗后,發現電熱水壺中反復燒開的水雖然亞硝酸鹽含量確實有一定提高,但都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飲用標準。
而且人體一次性攝入0.2-0.5g亞硝酸鹽才會觸發中毒反應,如果要達到亞硝酸鹽中毒的程度,起碼要一次性喝下1.8噸熱水壺中的千滾水,顯然也不現實。
二、電熱水壺結水垢后的水能喝嗎?
用過熱水壺的人都知道,電熱水壺用久了都會在內丹留下一層水垢,有人說這些水垢會導致腎結石,這是真的嗎?
其實所謂的水垢其實是自來水中含有的鈣、鎂離子經高溫燒開后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碳酸鹽類物質,且不溶于水,并沉淀壺底中。
水垢被人體攝入后會被自然分解,即使無法分解也會隨糞便排出體外。
此外腎結石的誘因和鈣缺失以及過量的草酸有關,而且水垢中的鎂元素還有利于抑制結石生成,因此水垢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任何威脅。
至于有人擔心硬水燒水不健康,其實硬水燒開后反而去除了其中90%的塑料微顆粒。
但是水垢雖然無害,也不能長期不管,否則厚厚的水垢可能會降低熱水壺加熱速率,增加電爐輸出,還可能影響熱水壺的使用壽命,建議每隔1-2周就清理一下水垢,可以在熱水壺中加水放入小蘇打、食醋或柚子皮,燒開后即可清理干凈。
三、科學喝水,4個建議不妨聽一聽
除了熱水壺本身,喝水這個日常行為,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做的對,比如日常飲水量,正常成人每天飲水量要滿足1500毫升~1700毫升,而且水溫不得超過65℃,以 25℃~40℃為宜。
此外,也不是什么水都適合喝,科學喝水牢記“4不喝”:
1、不要喝自來水
也就是直接從水龍頭出來的生水,這些水沒有經過二次過濾和煮開,其中的雜質、微生物和細菌很容易被人體誤食,增加健康隱患。
2、不要喝滾燙熱水
雖然我國流行多喝熱水,但水燒開后,建議不要馬上喝,要知道滾燙的熱水溫度過高,可能會灼燒口腔、食管以及胃部黏膜,導致炎癥風險,建議溫水代替。
3、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很多人習慣口渴的不行才開始喝水,但實際上口渴信號的發出證明此時體內已經非常缺水,而且口渴狀態下喝水,可能會造成短期內大量飲用,增加水中毒風險。
4、不要用飲料替代
飲料里也有水,喝飲料代替喝水,似乎也無可厚非,但實際上也是陷入了經驗誤區,飲料中除了水還含有大量的糖和其他添加劑,長期過量飲用會增加肥胖、高血糖、痛風等多種健康風險。
日常飲水建議以溫白開水為主,在不同時段都要注意適量喝水,避免機體長期缺水,讓喝水成為習慣而不是傷害身體的隱患。
參考資料:
[1]《電熱水壺燒的水,損傷神經還致癌?夏天這3種水,真的要少喝!》.科普中國.2023-06-05.
[2]《喝水垢多的水,會讓人長結石?終于有答案了》 .健康時報.2025-03-03.
[3]《說真的,你可能壓根不會「喝水」……》.生命時報.2024-06-2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