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被日本侵占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朝鮮半島便成為了美蘇兩國在戰后的角力場,雙方以北緯三十八度為界(這就是三八線),將朝鮮半島人為分裂為南北兩部分。
1948年8月15日,在美國的扶持下大韓民國成立,同年9月9日,位于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朝鮮半島上正式形成了南北分裂、對立的局面。至此,朝鮮半島南北正式分裂成兩個不同國家。但南北朝鮮兩方始終不愿意放棄統一的目標,雙方時常在三八線附近發生小規模摩擦,兩方矛盾的不斷積累使得雙邊摩擦的規模不斷擴張,并于1950年演變成了正式的戰爭。
在朝鮮戰爭爆發前,金日成奉斯大林的命秘密前往北京拜謁毛澤東,毛澤東對于此計劃深感意外,但他仍然保持了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應有的風度,在聽完金日成的作戰想法后他曾建議金日成要速戰速決,對于半島上的大城市要迂回繞道而不應持久戀戰,作戰的首要目的是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同時他也給金日成提出了一個建議,當中國人民解放軍登陸并解放臺灣之后,屆時朝鮮再向南進攻,等那時中國就能給朝鮮提供充分的支援,同時也能避免兩線作戰。然而毛澤東的好意,自大的金日成并沒有聽取,他自認為自己的進攻命令已經得到了斯大林的首肯,自己前來同毛澤東會談只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沒必要聽取毛澤東的意見,于是在簡單的敷衍之后,金日成便匆匆離開了。
隨后金日成就當著毛澤東的面同蘇聯大使羅申說中朝雙方之間的所有問題都已達成了一致,沒有了明顯分歧。看著自己面前躊躇滿志的金日成,毛澤東的無奈是可以想象的到的。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正式爆發,朝鮮人民軍向南進軍。韓國軍隊在朝鮮人民軍面前不堪一擊。三日后,朝鮮人民軍就攻入了韓國當時的首都漢城(現今名為首爾)。而美國為了阻止共產主義陣營在東亞的勢力發展壯大,決定出兵朝鮮半島,武力干涉北朝鮮的行動。
同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發動大規模登陸行動,朝鮮人民軍損失慘重,許多解放軍再度被美軍占領。而收到這一消息的中共中央雖然對于朝鮮沒有事先通知中國當局而感到不滿,但出于對美帝國主義的仇視,中央當機立斷,對美國發表了鄭重警告。
9月30日時周恩來發表對美國的警告:“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蓖瑫r毛澤東也表示中國政府為了應對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準備在鴨綠江中方控制的邊境地帶部署三個軍的兵力,如果美國無視中方警告跨過“三八線”,中國方面將考慮以志愿軍的名義出兵參戰。
然而這些警告在美軍高層眼里顯得十分的蒼白無力,當時駐扎在遠東的麥克阿瑟認為中國方面不敢也不可能出兵同美國對抗,因此美國政府并沒有理會中國政府的警告,于1950年的10月1日正式越過北緯38°線,并于10月19日占領平壤城,妄圖迅速控制整個朝鮮。同時,美軍的飛機也多次入侵中國領空,轟炸丹東等中朝邊境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
面對著美軍勢如破竹的攻勢,金日成慌了神,此時他想到了自己身邊的鄰居中國。于是,在1950年的10月1日的深夜,金日成緊急約見倪志亮,請求中國政府提供包括出兵在內的各種支援。同時,金日成也派遣自己手下的特使樸憲永前往北京請求中國政府方面給予軍事支援。而蘇聯方面,斯大林也發出急電,要求中國方面對朝鮮提供軍事援助。
中國政府方面在收到金日成的求援消息和斯大林的急電后,關于到底應不應該援助朝鮮的問題,中國方面也迅速進入了一場大討論之中。
其實早在1950年的7月,中國政府就已經準備好了應對朝鮮戰場上出現意外的可能。早在7月13日時中央軍委就下達了《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將派遣四個軍、三個炮兵師、四個高射炮團等共約二十五萬的軍隊于八月五日前到達東北。
而對這一支軍隊可能的領導人,毛澤東其實最為中意的人選是粟裕,因此當時是擬定由粟裕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后勤司令員。這一命令得到了毛澤東的同意。但粟裕卻因為身體有恙的緣故婉拒了這一請求。
因此當10月1日黨中央接到金日成方面發來的援助請求之后,毛澤東當時最先考慮到的人選是林彪。這不僅是因為林彪是四野部隊的司令員,對于這支由他親手帶出來的部隊十分熟悉,更是因為從解放戰爭時林彪的大部分作戰都在東北地區開展,因此他對于東北地區的狀況也應當是十分熟悉的,而朝鮮地區的地形和氣候,同我國的東北地區相差不大。加之林彪對于四野部隊的熟悉,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相互加持之下,林彪無疑是此次抗美援朝最好的人選。
但是最終此次抗美援朝中掛帥的最終人選卻是彭德懷而非林彪,甚至也曾有傳言說是林彪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了這次中央的任命,
而關于林彪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中央任命的這一說法,截止到目前,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在1982年出版的《聶榮臻回憶錄》一書,書中關于林彪稱病不出是這樣敘述的:“林彪是反對出兵朝鮮的。毛澤東同志原先是決定讓林彪掛帥,但他害怕,托詞有病,硬是不肯去?!?/p>
而且關于林彪稱病不出的說法,彭德懷的回憶錄也有記載。
當時是1950年10月2日的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的菊香書屋召開了一場緊急會議,會上主要討論的內容就是有關朝鮮的戰事以及關于中國到底要不要出兵抗美援朝的問題。
在會上,毛澤東本人認為當前最要緊的任務就是要盡快出兵朝鮮,抵抗美國的侵略行徑,并多次向與會眾人強調出兵朝鮮的重要性,毛澤東指出朝鮮與我們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兩家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假如美國滅亡了朝鮮,那么新生的中國也將面臨巨大的危險,同時,中國目前主要的重工業基地都基本上集中在東北地區,無論是本溪的煤礦還是鞍山的鋼鐵,以及蘇聯對于中國重工業的援助,東北地區都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出兵朝鮮抵抗美國實際上也是在保護中國自身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但是會上仍然有大多數人并不贊成毛主席關于出兵的意見。
之后,會議暫停,并決定于10月4日召開擴大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討論關于到底是否應該出兵入朝作戰的問題。而在這空檔期,毛澤東則一方面同斯大林保持著私底下的秘密協商聯絡,希望蘇聯方面在軍事上也對朝鮮提供一些必要支援。同時毛澤東也指示周恩來為中國出兵朝鮮做好備戰的準備工作,要爭取做到可以隨時出兵。并且毛澤東還囑托周恩來派飛機前往西安,將此時駐扎在西北的彭德懷調派到北京前來參加此次會議。
10月4日下午的3點整,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如期在中南海的頤年堂召開,會上再度開始討論有關朝鮮戰局和有關中國到底是否應當出兵援朝的問題。會上眾人熱火朝天的討論著,毛澤東看見眾人拿不定主意,便打算讓眾人一個個起來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也正是在此時,參會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此次會議還有一位“特別嘉賓”正乘著飛機在前來北京的路上。
下午4時,彭德懷的飛機在北京西郊機場降落的時候,派去接他轎車早已等候多時,此時車上安排好的人員對彭德懷說道:“主席說了,等彭總您到了以后先在飯店落腳歇息?!迸淼聭褏s搖了搖頭說道:“不是說這次會議十分重要嗎,都把我從西北調過來了,趕快去中南海吧!”于是便直接囑托司機前往中南海。
周恩來聽說彭德懷直接趕到了中南海,也連忙親自前去接待彭德懷,對他解釋道:“彭總,我們來不及等你了,會議在三點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敝蟊阕屗S自己一同前去頤年堂參會。
而當彭德懷進入會議的時候,好巧不巧的,正輪到林彪站起來發言,看著來人,林彪停了一下,等到彭德懷入座后才不急不徐的說道:
“主席讓我們來討論討論關于出兵朝鮮的不利條件。我想無外乎有著這么幾點,首先,在我看來我們從開始鬧革命起到現在為止,已經打了二十多年的仗了,新中國剛剛成立,此時的國內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多年來持續不斷的戰爭早已讓人民群眾不堪重負,更何況現在我國仍然有部分地區還未被解放,并且我們剛剛解放的解放區內也沒有開展土地改革,國家、人民的元氣也沒有完全恢復,我們目前的國力還是很弱的,短時間內是沒有能力同美國人打大仗的。更何況這次跟我們作戰的不是國民黨的軍隊,也不是日本人,而是美軍。美軍對于我軍來講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敵人,我們并不清楚美軍的具體實力和底細到底如何。假如我們貿然派兵參戰,要知道仗一旦打起來,那它的規模就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倘若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將美軍頂住,反而將戰火燒到我國東北那就糟了?!敝螅直胪nD了一下,又接著補充道:“我軍打蔣介石手底下的國民黨軍隊還是有十足把握的。但是美國人不一樣,美軍有著數量龐大的陸軍海軍,更有著我們沒有的海軍優勢,更何況還有原子彈這個大殺招,還有比我們更為強大的工業底蘊。如果把美國逼急了,美國人再次扔兩顆原子彈在戰場上或者是用飛機對我國進行持續性的大規模轟炸,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利的。更何況朝鮮是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國,而我國則有著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為了救援一個總人口只有幾百萬的朝鮮,去打爛一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的中國,在我看來這是不劃算的。所以不到最后關頭,最好還是不要去打這一仗。”
之后林彪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所以,在我看來,我們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解放軍屯軍兩國邊境地區。觀察朝鮮戰場形勢的變化,能不跟美國人打就盡量不打,在我看來,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所以我看,我們還是持觀望態度的好。”
毛澤東和周恩來聽到林彪的這個想法,都不禁皺了皺眉。而向來以性格剛直聞名的彭大將軍卻并沒有多說什么,在整場大會上一直沉默不語,因為他對朝鮮戰場的情況并不熟悉,因此他并沒有發言多說什么。
等到第二天早晨的時候,彭德懷臨時居住的地方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只見鄧小平親自前來看望彭德懷,彭德懷看到來者也大感震驚,問道:“你干啥子來了?”
鄧小平則用四川方言回答道:“我咋個(怎么)不能來嗎?”
接著鄧小平給自己點著一支煙,并對彭德懷說道:“我是來替毛主席辦事的,毛主席他特地讓我來邀請你留出來個一小時到他那去坐一下,聊一聊。”
很快,二人便來到了毛澤東在中南海。二人剛一走進毛澤東在中南海的辦公場所,便看見毛澤東此時正在院子里散著步??吹蕉诉M入門內,他便笑著對彭德懷說道:“哎呀!這不是我們的彭大將軍嗎!彭大將軍駕到,有失遠迎,有失遠迎。這邊請。”
接著,二人便走進了毛澤東的書房里,二人剛坐下,彭德懷還來不及開口。毛澤東便說道:“我特地找你來,想必你也明白我的意思,這次我們別的不談,就是專門聊一聊朝鮮戰場的情況。我想聽聽彭大將軍你的意見,關于我們出兵朝鮮的問題,你是怎么想的???”
彭德懷見狀,也不隱瞞,直接說道:“實不相瞞,主席,我這個人也不主張大打,我不認為我們要向美國宣戰,但我也不支持林彪同志的觀望態度,我認為我國目前在重工業的建設上,三五年內是完不成的,陸軍、飛機這些重要的裝備三五年內也不可能取得巨大突破,海軍更談不上了。所以現在的狀態,是能早打就早打。因此在我看來我們可以以志愿軍的名義支援在朝鮮的同志們的革命戰爭?!?/p>
毛澤東聽后,爽朗的笑了兩聲說道:“彭大將軍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磥砟阋彩侵С治业南敕ǖ目?,不過這事的具體情況下午我們還是要開會討論的,到時候你也要跟大家講講自己的想法。還有就是在彭老總你來看我們派兵朝鮮的話,由誰來掛帥更合適?”
彭德懷疑惑的問道:“主席,我不是聽說了定下的人選是林彪同志嗎?”
毛澤東聽了后搖了搖頭,回答道:“常委的幾個同志,包括我在內都曾考慮過林彪同志。可是你也知道,林彪同志并不贊成出兵。讓不贊成出兵的林彪同志掛帥,想來也不合適吧,到時候在戰場上出了什么岔子,可是關系到社會主義陣營的大事的。更何況,林彪同志說他有病。我當時問了傅連暲同志,傅連暲同志告訴我啊,林彪同志是有些病,但問題不大?!闭f著,毛澤東指了指自己的頭,接著說道:“我看啊,林彪同志是病在這里。他啊問題出在思想上,一聽到要跟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打他就心里發怵,內心恐懼,害怕美軍。我也搞不明白,一個這么有膽有識,作戰勇猛的大將,遇到軍事強國美國,他那敏銳的戰略眼光就沒了。說到底啊,他本人還是怯陣!”
當時的林彪,在之前的解放戰爭之中功勛卓著,作戰勇猛,一路從北打到南,讓國軍聞風喪膽,就連他的敵人們也不得不夸贊他。而正是這樣一位戰場上風頭無二的主角,卻至始至終不認可出兵朝鮮的決策,再加上他確實在戰場上多次受傷導致自己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更有在思想上對于美國有著深深的恐懼之感,導致他本人最終沒能前往朝鮮戰場抵抗美國的入侵,因此成為了一大遺憾。
但毛澤東同志對于林彪的評價卻是十分中肯的,因為林彪真正不敢去朝鮮戰場的原因,并不是身體上的問題,而是心理上的疾病,他對于美國的心病,難以找到“心藥”去醫治!因此毛主席對林彪感到很是失望。好在關鍵時刻,彭大將軍敢于橫刀立馬,這才有了抗美援朝的勝利,中國人民才贏得全世界的矚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