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無論是武器還是兵力,都在我黨之上,解放戰爭初期我黨并不占優勢,但在毛主席的帶領下,我黨接連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最終老蔣只能退守臺灣。
老蔣失敗的原因,除了國民黨內部貪污腐敗外,主要是他手下有這五大飯桶將軍,這五大飯桶將軍還很受老蔣重視。
第一個將軍是黃埔名將胡宗南,胡宗南于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北伐戰爭時,胡宗南就擔任國民革命軍團長,經過幾年戰爭,胡宗南也建立了自己的軍事體系,并與蔣介石一起發動“反圍剿”戰爭。
胡宗南
1936年胡宗南在陜北地區與彭德懷交戰,紅軍在彭老總的指揮下打的胡宗南節節敗退,最終大敗,戰后彭德懷說到:胡宗南這個人頑固不靈是個愚蠢的軍人。
同時蔣介石對胡宗南的指揮也感到懷疑,,可在“西安事變”中,胡宗南支持戴笠對蔣介石營救,這也讓蔣介石改變了對胡宗南的看法。
抗日戰爭時,蔣介石派胡宗南鎮守西北,出發前老蔣對胡宗南說到盡量避戰,固守陣地即可,而胡宗南竟然看著日軍南下不管不顧,最終導致國民黨大敗,胡宗南的行為遭到國民黨內部的謾罵,可有蔣介石的撐腰胡宗南并沒有被撤職。
國軍
解放戰爭時,蔣介石派胡宗南攻打延安,當時國民黨兵力強盛胡宗南也是信心滿滿,而我黨也收到了國民黨攻打延安的消息,于是早就撤出了延安,所以胡宗南根本都沒有看到我黨的影子。
離譜的是胡宗南為了彰顯自己的強大自導自演的在延安制造戰爭假象,當然假的永遠是假的,很快他的計策就被識破成了國民黨軍中的笑話。
1949年12月胡宗南70萬大軍又被劉伯承鄧小平攔截,結果陷入意見胡宗南再次大敗,1950年西昌戰役中胡宗南10萬大軍再次被全殲,徹底成為國民黨軍中的蠢才,最終他逃亡了臺灣。
胡宗南
第二個人是國民黨“福將”劉峙,他的之所以能夠得到老蔣重用主要靠運氣,劉峙是黃埔第一期教官,1925年劉峙指揮了黃埔第一次戰役東征,這場戰爭很輕松就取得了勝利。
次年劉峙在武昌戰役中取得勝利,而他能夠取得勝利,不是因為他軍事才能過人,而是當時鎮守武昌的敵軍沒有武器彈藥和糧食被迫投降。
更幸運的是在之后的中原戰役中劉峙再一次占領了蚌埠,老蔣認為劉峙這個人是老天賞賜國軍的寶貝,所以劉峙被老蔣稱為軍中“福將”。
劉峙
1934年劉峙晉升為國民黨二級上將,抗日戰爭爆發后,又被任命為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可以看出蔣介石是很重用劉峙的,可沒想到在與日軍交戰中劉峙被打的痛哭。
1937年劉峙在平漢路戰役被日軍打的一潰千里慌忙逃竄,導致日軍侵華腳步加快,事后劉峙被嘲笑為“長腿將軍”,可就算劉峙失敗蔣介石也沒有拿掉劉峙的軍權。
1945年劉峙又被任命為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開始與我黨交戰,而解放戰爭也是劉峙軍事生涯中最恥辱的一戰。
劉峙軍隊
1946年劉峙30萬大軍準備進攻晉冀魯豫地區,但卻遭到劉伯承和鄧小平的阻擊,國民黨被我黨包圍結果可想而知,當戰報遞到蔣介石手中時,蔣介石破口大罵劉峙并撤銷了他的職位。
之后淮海戰役劉峙大軍又被粟裕全殲,可以說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劉峙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最終他逃往了印度尼西亞后遷往臺灣。
第三個是陳誠,陳誠的軍事才能其實還是不錯的,他失敗的最大原因是國民黨內部問題。
陳誠
陳誠曾跟隨孫中山先生參加北伐戰爭和革命戰爭,是一位元老人物,孫中山先生建立黃埔軍校時,陳誠也當上了黃埔教官,孫中山離世后陳誠就跟隨蔣介石做事。
之后蔣介石命陳誠為國軍國防參謀長,而陳誠也支持蔣介石各種決策,抗日戰爭時,陳誠指揮了淞滬會戰和武漢會戰,這兩場戰役展現了陳誠的軍事才能。
1946年蔣介石決定發動內戰,陳誠極力支持并叫囂到:國軍三個月內就可以消滅我軍,隨后他被調往鄭州徐州等地作戰。
一年內國民黨軍隊損失112萬人,陳誠更是遭到老蔣謾罵,1947年陳誠前往沈陽就職,剛就職的他就再次叫囂消滅我軍,可在之后的“秋季攻勢”中,陳誠指揮的軍隊50天損失7萬人,成為國軍人人唾棄的人物。
甚至有人讓蔣介石下令殺陳誠向國軍戰士謝罪,在蔣介石的力保下陳誠逃往了臺灣,整個解放戰爭陳誠光吹牛沒做實事。
陳誠軍隊
第四個人湯恩伯,湯恩伯可以說是真正的“吳用”將軍,1930年中原大戰中湯恩伯因保護蔣介石被蔣介石重用。
抗日戰爭時,蔣介石讓湯恩伯鎮守北平西北地區,此處為戰略要地可以大大阻擊日軍,而湯恩伯也是下了死命令,要和日軍拼命到底,可結果不僅慘敗湯恩伯也逃跑了。
更可笑的是在臺兒莊戰役中孫連仲需要支援,湯恩伯帶領的軍隊不緊不慢的支援,雖然臺兒莊戰役勝利了,但好像和湯恩伯沒有什么關系,他也因支援不到位被責罵。
湯恩伯
在豫湘桂戰役中,湯恩伯與日軍交戰,在他的錯誤指揮下國軍損失20萬將士,他百姓也被釘在“恥辱柱上”。
在解放戰爭中,湯恩伯為了阻擊我軍進攻建造了防御工事,但在戰爭打響后,我軍直接攻破防線湯恩伯再次戰敗,湯恩伯的“指揮能力”是國共兩黨公認的菜,飯桶將軍也是實實。
最后一個飯桶將軍是韓德勤,韓德勤也是國軍中非常可笑的將軍,他的軍事生涯基本上屢戰屢敗,甚至多次被我軍俘虜。
韓德勤
淮海戰役時韓德勤與劉峙搭檔,被粟裕大將打的慌忙逃竄,韓德勤早年在保定軍事學校學習,于1926年加入國民黨。
由于他是軍事學校畢業的很快就被任命為指揮員,可他的軍事才能一塌糊涂,第二次反圍剿戰爭中韓德勤與我軍交戰,最終國軍失敗韓德勤還被我軍俘虜。
但由于當時我軍戰士并不認識韓德勤,很快就將他釋放,抗日戰爭爆發后韓德勤奉命與日軍交戰,韓德勤的指揮可謂是一塌糊涂,日軍輕松取得勝利。
1940年韓德勤再次與日軍交戰,可笑的是他竟然與我軍發生了沖突,他也再次被我軍俘虜,抵御日軍的行動也是以失敗告終。
韓德勤的軍事生涯基本上就沒有取得過勝利,被稱為“飯桶”也是罪有應得,這五人的軍事才能不能說沒有只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