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大結局,看得觀眾淚眼婆娑,刑偵劇做到這個程度非常難得。
回看《我是刑警》,劇集跨越40年,講述了諸多大案的破獲過程,也呈現了刑偵事業的變遷發展史。
《我是刑警》引發討論和話題無數,30多位國家一級演員,合力貢獻了一部精品佳作。
于和偉、丁勇岱、富大龍、馬蘇等知名演員發揮穩定,大方向精準,細節也拿捏到位,哪怕一雙長滿凍瘡的手都彰顯著演員的職業素養。
選角的成功,絕對是《我是刑警》成為爆款的原因之一。
制片方最牛的地方之一,就是選角,主演們不在話下,單拎出哪個配角都是戲骨級別的存在,讓人心服口服。
然而,恰恰因為這樣,才把影視圈的殘酷體現得淋漓盡致。
演技好的演員實在太多,機會卻那么少,走紅靠的絕不僅僅是實力。
大紅靠命,不得不說,這是很多演員的悲哀。
比如張頌文,兢兢業業幾十年,才等到了《狂飆》。
然而,又有幾人能等到生命中的《狂飆》?
《我是刑警》里有叔圈頂流于和偉,有影帝富大龍,還有年代劇專業戶丁勇岱,他們的演技如同行云流水,然而下面這幾個配角的演技又何曾輸于他們?
宋小軍
《我是刑警》前5集復刻了鶴崗案,兇手宋小軍窮兇惡極,連11歲的孩子都不放過。
有謀略有策劃又喪盡天良的宋小軍,被抓獲后不肯認罪。
他裝懵懂裝老實,看上去甚至有些唯唯諾諾,沒有一絲悍匪的兇神惡煞。
待及警方給出證據,一直硬扛的宋小軍才卸下偽裝,露出真面目。
他要酒時嬉皮笑臉,他被揭穿時臉上沒有一絲波瀾,他輕蔑一笑時讓人不寒而栗,面無表情時眼神中的狠辣殘酷,讓觀眾感嘆“不像是演的”。
角色的內心起伏,被李泓良演繹得層次分明,和于和偉對峙也絲毫不落下風。
誰能說,李泓良的演技比《狂飆》里的張頌文差?
范守良
追查白銀案的刑警范守良,由演員李寶安扮演,從演技來說,在《我是刑警》中他能排前三。
為了查案,范守良努力了28年,卻不幸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
他忘記了很多東西,日常有些呆呆的,卻依然記得案子,依舊能在地上畫出現場圖。
李寶安的演繹非常傳神,他演出了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迷糊狀態,又能在聽到案子時眼神慢慢變亮,記憶混亂的他心心念念的是抓住兇手。
他恍恍惚惚,卻又時而清醒,案子像釘子一樣釘在他心里。
看李寶安演戲,就像看到范守良本身,直接看得觀眾淚濕眼眶。
張克寒
張克寒連續作案8年,他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演員胡明把那份狠演繹得入木三分。
對妻子,他眼神凌厲,一言不合就甩過去一個巴掌。
他低著頭,用余光瞄人,讓人心生寒意。
他故意留下痕跡,他望向監控,他用近乎囂張的態度挑釁,深藏不露又陰晴不定的眼神讓隔著屏幕的觀眾都打寒顫。
最讓人叫絕的是,張克寒捧起槍后將鼻子湊近然后閉上雙眼充滿陶醉地聞著槍油味的表情,短短幾秒盡顯功力的深厚。
同樣演窮兇惡極的罪犯,胡明和李泓良的演繹截然不同,卻各有精彩。
楊雄
偵辦賭場案的楊雄,打眼看去,一度讓人分不清是兵是匪。
黝黑的臉,嚴肅的表情,斜著打量人的習慣性動作,隱隱藏著些微狠辣,演員朱輝為觀眾呈現的是不一樣的刑警。
他不是秦川那樣的精英,也不是武英德那樣的專家,卻是一線刑警的真實寫照。
風餐露宿又不時晝夜奮戰的他們,沒有玉樹臨風沒有光鮮亮麗,有的只是為了破案的艱辛和不易,有的只是風塵仆仆和滄桑憔悴。
和各色兇神惡煞的犯人周旋,他的眼神不得不犀利,讓他們不寒而栗。
朱輝另辟蹊徑,演活了一位普通卻不平凡的刑警,讓觀眾感受到警察的多面和不同。
可以說,《我是刑警》處處透著驚喜,秒秒得遇“戲精”。
《我是刑警》中大量看似群演的角色,在僅有的鏡頭與戲份中,貢獻了不輸影帝的演技,阿金便是其中之一。
“賭場案”發生之后,住在山上窩棚中的阿金騎著自行車倉皇離開。
他在路邊攤吃牛肉粉時,被刑警帶走,臨走前還想吃完牛肉粉。
抱著僥幸心理的阿金面對緊張的氣氛,瞬間膽怯起來,越來越害怕的他從恐懼委屈到老淚縱橫再到崩潰,大起大落卻沒有絲毫做作。
阿金的扮演者是演員潘宏梁,參演過近百部影視劇,卻幾乎沒有觀眾知道他姓甚名誰。
《我是刑警》的成功,離不開這些黃金配角們的精湛演技,遺憾的是,很少有觀眾知道他們是誰。
影視圈就是這樣殘酷,演技精湛者眾,成名成家者卻寥寥無幾。
很多演員演了一輩子,也只是綠葉,只是不起眼的配角,默默無聞。
然而,正是他們成就著一部又一部精品影視劇,讓觀眾大飽眼福。
我們,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值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