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我軍一代傳奇名將、開國元帥賀龍同志蒙冤離世,生前死后都受到了極大屈辱。
賀龍去世之后,他的死訊被封鎖了兩年之久,后事更是慘淡至極。
賀龍去世之后,包括毛主席在內的眾多老革命,都想要還賀龍同志一個清白。
和賀龍關系匪淺的周總理更是直接下令徹查案件,立志為同志平反。
結果就在公安部終于揪出真兇之后,周總理卻更改了主意。
周總理看到兇手的名字,緊皺著眉頭,沉默良久之后說出了一句話:“還是算了吧。”
而周總理之所以放過了此人,是因為他身份和情況都比較特殊。
這位害死賀龍元帥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
為什么周總理選擇放棄追究他的罪行呢?
1.李仲公其人
戰功赫赫的賀龍元帥,是在上世紀的特殊時期被小人冤枉,無辜被迫害的。
而導致賀龍被冤枉定罪的所謂“證據”,是兩封造假信。
偽造這兩封信、致使賀龍含冤而死的小人,名叫李仲公,曾是國民黨內部的一位重要人物。
在蔣介石一系剛剛起勢的時候,老蔣曾經對李仲公青睞有加,李仲公因此擔任過國民黨中央秘書長、部隊司令等重要職務。
結果后來李仲公逐漸“失寵”,解放戰爭期間更是邊緣化,他思量再三,決定投靠我黨。
1949年7月,李仲公拒絕和其他國民黨高官潰逃臺灣,而是和一眾民主人士發表宣言,宣布起義。
李仲公棄暗投明之后,受到了我黨的尊重,周總理曾不止一次接見他。
那他又是為什么,喪心病狂到污蔑賀龍元帥的呢?
答案是,兩人曾經有“舊怨”。
這段往事發生在1927年初,彼時賀龍同志還沒正式加入我黨,老蔣正在竭盡全力地拉攏這位天才將領。
為了勸說賀龍“歸順”蔣系勢力,老蔣特意派出了當時還是自己心腹的李仲公,讓他去當這個說客。
李仲公這人,是個鉆營之輩,于是便想當然地覺得所有人都和他一樣市儈。
他覺得這是一項無比輕松的任務,只要以高官厚祿相誘,賀龍必然“上鉤”。
可李仲公完全看錯了賀龍,他可不是那種匪里匪氣、一心搜刮民脂民膏的軍閥,而是一位有著高尚革命信仰的愛國者。
賀龍早就認清了老蔣的真面目,也看不上李仲公金銀權位不離口的嘴臉,因此決定教訓他一下。
賀龍先是把李仲公關到牢里一陣子,然后又把他“打包”送到唐生智那邊。
李仲公知道唐生智尊敬國父孫中山先生,便大肆吹噓老蔣是孫先生遺志的繼承者,跟賀龍鼓吹失敗的“詔安勸降”論調,又跟唐生智說了一頓。
唐生智
結果唐生智跟賀龍一樣,早就看透了老蔣及其政治勢力的本質,不但大罵“蔣介石根本是反革命”,還掏出配槍意圖結果掉說客李仲公。
幸好周圍人阻攔及時,要不然李仲公的性命就保不住了。
考慮到李仲公畢竟是老蔣的“寵臣”,貿然殺之容易激化矛盾,唐生智思量再三之后,還是決定放了他。
唐生智沒想到的是,多年之后,自己這個決定竟然會害到賀龍。
李仲公說客沒當成,反而丟了一圈兒人回來了,老蔣對他很不滿意,認為他“難堪大用”。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仲公越來越不得老蔣歡心,官位也越來越小了。
李仲公覺得自己郁郁不得志,把賬都記到了賀龍頭上。
2.柔軟的身段
等到解放戰爭時期,隨著三大戰役塵埃落定,局勢已經很明朗了。
國民黨大勢已去,已經在黨內邊緣化許久的李仲公,心思開始活絡了起來。
他搖身一變,把自己包裝成“民主人士”,混在真正的民主黨派仁人志士里,轉頭批評國民黨“蔣氏王朝”。
李仲公
李仲公這一次政治“橫跳”,是很成功的,新中國成立之后,他和其余民主黨派人士一同受到了我黨的優待。
為了能在新中國有大官做,李仲公的政治“身段”極其“柔軟”。
曾經怎么給老蔣唱贊歌,現在附和中央領導干部們就有多賣力。
當貴州開始選地方主席時,李仲公盯上了這個職位,開始了自己的“活動”。
他多次跑到周總理處攀談,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想當這個主席。
結果有次李仲公又跑到周總理的住所,恰好偶遇了他最不想見到的人,那便是賀龍元帥。
賀龍元帥見到李仲公頗感意外,但也不知道對方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
而李仲公由于自己心里有鬼,跟賀龍匆匆說了兩句話就急忙告辭,連周總理都不見了。
賀龍并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心胸開闊的他覺得,既然李仲公已經向我黨投誠,那就最好“君子不念舊惡”。
因此,在見到周總理之后,賀龍元帥并沒有提及此事。
可讓賀龍沒有想到的是,他眼中的小插曲,在李仲公看來竟然是天大的事兒。
李仲公認定賀龍元帥肯定向周總理“告密”了,因此在競爭貴州主席一職失敗之后,他對再三“阻礙自己仕途前程”的賀龍恨得牙根兒直癢癢。
而事實上,李仲公對賀龍的恨意,是一種自不量力的巨大錯覺。
中央從未考慮過讓他擔任貴州主席一職,給他安排的崗位一直是中央議事員。
但李仲公腦子不清醒,看不清自己的實際能力,還是自顧自地怨恨上了賀龍,并決定伺機報復。
3.兩封造假信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新中國政治大環境突變,局勢緊張,李仲公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想通過誣陷手段置賀龍于死地,于是便偽造了兩封“歸降信”。
李仲公偽造賀龍元帥的筆跡,寫了兩封“投誠”老蔣的信,言語中極盡諂媚,而落款的日期則設計在了1927年。
李仲公想要制造一種假象,用偽造的信件“證明”賀龍同志鼠首兩端,革命意志很早便已經動搖。
這兩封造假信,被一直試圖害死賀龍同志的“小團體”利用了。
雖然黨內諸多同志并不相信是真的,可當時我國的筆跡鑒定技術不夠發達,區分不出兩封信是否為賀龍所寫。
就這樣,在“小團體”的污蔑之下,賀龍元帥于1969年含冤去世。
賀龍元帥去世后,毛主席、周總理等人都想要徹查此案,還同志一個公道。
直到1971年,此案終于找到了突破口,公安部不再試圖研究筆跡,而是鑒定紙張和筆墨。
雖然以當時的刑偵技術,無法辨別信件是否為賀龍所寫,但確定信紙和墨水的生產年代,還是可以做到的。
經過技術人員鑒定,兩封偽造的信件,是用新中國成立之后生產的紙張墨水書寫的,不可能成書于民國時期。
這樣一來,兩封偽造信上面的滿篇謊言,全都不攻自破了。
公安部順藤摸瓜,揪出了寫信人是李仲公,便將此案交由周總理處置。
周總理看到真兇是李仲公,一下子犯了難。
一方面,李仲公當年是和一眾民主黨派人士共同投誠我黨的,在政治氣氛尚且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嚴懲他,勢必會引起整個政協的動蕩;
另一方面,李仲公當時已經八十多歲了,嚴懲一個老人,不符合我黨的人道精神。
思之再三,周總理還是決定饒李仲公一命,以體現我黨的寬大為懷。
可李仲公在得知自己陰謀露餡之后,還是整日生活在惴惴不安之中。
1978年,李仲公因肺病去世,死之前經受了漫長的病痛折磨,也算是惡有惡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