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國外發生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一家名為Northvolt的瑞典電池企業破產了
Northvolt這個名字,咋一聽像是哪個不知名的國外電池小廠,但它在歐美的地位可真的不一般,因為Northvolt是:
特斯拉高管天團傾力打造
全面對標比亞迪與寧德時代
歷時9年、集資140億美元
攬寶馬、大眾、高盛、西門子等眾多行業大腕支持
獲瑞典、歐盟、加拿大政府各項政策貸款大力扶持
號稱要造出屬于歐洲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
勢必要從中國手中奪回新能源汽車電池行業主導權
一言以蔽之,Northvolt就是一家“出道即巔峰”的超級電池企業,肩負著“振興歐洲,超越中華”的偉大使命。
但9年過去,Northvolt不僅破產,還拖累了一眾大腕,讓本就落后于中國的海外新能源汽車行業雪上加霜。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實背后的原因非常抽象,足夠讓你“大受震撼”。
一切為了政治正確
從開頭的介紹,大家應該已經感受到了,Northvolt誕生的本意,確實是想著認真做一番大事業的
但在如今政治正確全面開花的歐美,Northvolt一開場就遇到了第一個大難題,那就是在哪兒建廠。
經常建廠的朋友們都知道,電池生產需要大量的電,所以選址通常會考慮擁有豐富電力資源的地區。
但Northvolt拒絕了傳統的火電和核電,選擇了水電和風電,原因是前者不夠環保,而后者足夠環保
那么瑞典哪里有足夠的水電和風電呢?思來想去,Northvolt決定,在瑞典地處北極圈邊上的城市建廠
但這不建不要緊,一建可就吃老鼻子虧了,因為北極圈附近不僅天寒地凍,還有顛倒作息的極晝和極夜,相關產業和生活配套也很短缺,短期旅游尚可,長期工作生活就夠嗆了。
這不僅導致外國員工不愿意來,就連瑞典本地的年輕人看了也直搖頭。另外北極圈的特殊環境也導致物流困難,只能依靠鐵路運輸
看到這兒你應該會問了,既然環境這么惡劣,Northvolt要怎么生存下去?
事實上,人家的高層可不傻,他們把研發辦公室選在了首都斯德哥爾摩旁邊,那邊更靠南,可比工廠溫暖舒適多了。
至于北極圈的工廠那邊,Northvolt則是從中國雇傭了數十名經驗豐富且任勞任怨的外包員工,來幫忙建設和運營。
老掉牙的XX威脅論
要說Northvolt雇傭的這幫中國員工,不僅要參與工廠的建設、運營和生產,還要教授外國員工相關知識和經驗
但是問題來了,Northvolt的不少人都對中國員工抱有偏見和警惕,總覺得會毀壞Northvolt的設備,帶壞他們的思想。
很難說這背后沒有西方媒體的影響,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外國員工都是接受“快樂教育”長大的,這就嚴重影響到了工廠的運營。
比如某知名史黃色論壇里,就有知情人爆料稱,Northvolt的工廠員工對生產標準、流程和安全一竅不通,導致各種低級錯誤頻頻發生
比如去年就有新聞,一個Northvolt員工因為違規使用吸塵器清理金屬粉塵,導致爆炸身亡;還有起重機因為操作失誤,導致一死一傷。
另外,中國和外國員工交流的主要方式,也并不是靠專業的翻譯人員或雙語員工,而是手機里的谷歌翻譯app,這屬實是太草臺班子了。
那么看到這里,你肯定想問,下面的員工都亂成一鍋粥了,高層究竟在干什么?
不好意思,其實Northvolt的高層也很迷茫,雖然他們的履歷非常光鮮,但沒有一個人是擁有搭建及運營電池廠的經驗的
所以,“外包”的中國員工,在某些程度上反而成了Northvolt這家外國企業的“核心”,因為我們真的什么都懂。
歐洲自己的“洋務運動”
而除了“核心”是中國員工外,其實整個Northvolt所使用的設備、材料、技術、體系和標準,也無一例外都是源自于咱們國內的
換句話說,Northvolt嘴上說要造“歐洲人自己的電池”,但骨子完全就是一家純粹的中國代工廠,無非披著一張Northvolt的皮罷了。
但這個時候你肯定又要好奇了,Northvolt這么搞或許可以騙過民眾,但他們這么搞能騙過投資人嗎?
其實Northvolt的想法非常清晰,那就是效法大清,整一個“師華長技以制華”的“華務運動”,先想辦法引進先進的“東華技術”,再慢慢消化整合成自己的。
但很明顯,有了前面的各種抽象操作,這一套“華務運動”在Northvolt根本施行不起來。
自2015年成立至今,Northvolt總共只生產了2GWh的電池
而對比之下,寧德時代目前的電池年產能是323GWh,相當于只用3天,就能完成Northvolt全部的生產工作
當然,這也讓Northvolt的投資人吃了大虧。比如大眾作為Northvolt最大的股東,先后共投入了16億歐元。
而寶馬則在2020年就給了Northvolt一筆20億歐元的訂單。但到了今年,這筆訂單的完成率才勉強達到10%。
但如今Northvolt已經申請破產,而隨著川普贏得總統大選,美國補貼本土電池產業的政策或將改變,這對歐洲電池產業的發展也會帶來影響
在Northvolt之后,整個歐美恐怕都不會出現第二個能夠和中國對抗的電池產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