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
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頒獎大會
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
本年度該獎項共授予56名杰出科技工作者
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廣工校長邱學青教授
榮獲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據悉,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于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中國杰出科學家,服務于國家現代化建設。今年是何梁何利基金成立30周年,30年來,共獎勵了1638位科技工作者,成為我國社會力量創建科技獎項的成功典范,為激發我國科技發展的活力、培養自主創新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邱學青
“木質素高值化利用”逐夢人
邱學青,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現任廣東工業大學校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兼任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全球華人化工學者學會會士,中國化工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化工學會執行理事長,第七、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組)成員,《Carbon Research》《高校化學工程學報》等期刊副主編。
主要從事工業木質素的資源化高效利用及新型萃取工藝方法的研究,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次(均排名第一),部省級科技一、二等獎7次,中國專利優秀獎4次,廣東省專利金獎2次。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獲“光華工程科技獎”“閔恩澤能源化工獎杰出貢獻獎”等。
“黑液”引發的綠色革命
你或許從未留意過,造紙廠里
那些被視為“累贅”的黑色廢液
曾是工業界無法解決的棘手難題
這些廢液滿載著一種神秘物質——木質素
它是支撐植物生長的“肌肉”
賦予樹木堅韌與挺拔
約占樹木的四分之一
卻因為結構復雜而難以利用
甚至成為了污染的源頭之一
阻礙了綠色發展的步伐
這種巨大的反差
引發了科學家的思考:
是否有一天這些廢液能夠化腐朽為神奇
被轉化為推動行業進步的“綠色寶藏”?
這不僅能讓造紙行業煥然一新
還能為國家的環保戰略注入強勁的科技力量
從根本上減少環境污染
圖 | 邱學青在第三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作大會報告
這聽起來像是一場不可能的革命
但在邱學青看來
這正是他的使命
三十年來,他帶領團隊
力求突破木質素的高值化利用瓶頸
為這個曾經無用的工業副產物
賦予了全新的生命與價值
正是這種源于現實需求
服務國家發展的研究
悄然改變著綠色科技的未來
邱學青用他的堅守與創新
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環保事業
開啟了一場從“黑”到“綠”的科技革命
“廢棄物”背后的巨大潛力
邱學青的科研之路
始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
后來,他選擇繼續在華南理工大學
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扎實的學術訓練
讓他對化工領域的復雜問題
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995年,邱學青在造紙廠考察時
留意到制漿環節中產生了
大量富含木質素的廢液
它們或被直接隱蔽排污
或被焚燒處理回收
既無法有效利用
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圖 | 2013年,邱學青在實驗室進行木質素溶液行為研究實驗
彼時,邱學青正投身
表面活性劑研究前沿
深知木質素在建筑等一些領域
已經有了初步應用
他敏銳地洞悉到
這一“廢棄物”背后的巨大潛力:
如果能對木質素進行改性
不僅能為造紙行業帶來全新的價值
還將顯著降低工業廢液對環境的污染
為綠色發展開辟新路徑
他從造紙廠收集了廢液樣本
從此,踏上了木質素高值化應用的科研征程
“變廢為寶”成為現實
自1995年起
邱學青便帶領團隊深耕于木質素領域
將研究重心聚焦于
木質素改性技術與高值化利用
在不斷了解木質素特性的基礎上
團隊針對應用領域的需求
結合不同植物纖維的木質素特性
進行有針對性的精細化改性研究
20世紀90年代
造紙行業普遍使用酸法制漿工藝
其副產品“紅液”成為了
邱學青團隊早期研究的切入點
憑借對“木質素磺酸鹽資源化
高效利用改性技術”的突破性貢獻
團隊獲2007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與技術的迭代
酸法制漿逐漸被堿法制漿替代
但其副產物“黑液”帶來了新的挑戰:
2010年全國首次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
我國造紙行業每年產生的黑液量
高達約2億噸
其直接排放對生態環境的威脅不容小覷
邱學青前瞻性布局
自20多年前便投身于
黑液資源化高效利用的研究之中
他創新性地提出
對黑液中的木質素進行深度改性加工的策略
不僅實現了廢棄物的資源化再利用
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
還創造了可觀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
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變廢為寶”的綠色愿景
2015年邱學青教授團隊
以“堿木質素的改性及造紙黑液的
資源化高效利用”的杰出成果
又獲得一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圖 | 2015年,邱學青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
表面活性劑在化妝品、洗滌劑、食品工業
醫藥領域等多個行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團隊發明的接枝磺化、烷基橋聯等技術
將木質素表面活性劑
應用于水泥、煤、農藥等領域
攻克了木質素反應效率低
聚集微結構難控和吸附及分散性能差的難題
開發的系列產品性能媲美甚至超越進口產品
改變了國內相關行業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解決了“卡脖子”問題
實現了“廢料”到“寶藏”的飛躍
圖 |木質素高效減水劑應用在東深香港供水工程(國家重點工程)
圖 |木質素高效分散劑應用在神華寧夏煤業集團400萬噸甲醇水煤漿
國際領先!科技創新引領綠色未來
木質素有許多優異的特性
如高含碳量、可生物降解性
抗氧化活性和強紫外吸收能力等
使其運用于日常生活潛力巨大
但木質素結構聚集、相容性差
導致木質素自身結構優勢難發揮
團隊不斷攻堅克難
首次提出原位構建界面動態鍵的策略
發明原位界面改性技術
開發出了韌性超過天然蜘蛛絲的
木質素/聚乙烯醇可降解塑料
具有人工肌肉彈性特征的
木質素基智能橡膠材料
具有自修復、光熱、黏附等多重功能的
木質素基聚氨酯材料
這些材料廣泛應用于環保塑料
醫用材料和智能裝備等多個行業
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圖 |木質素分子間作用力測定
木質素分子往往以團聚的形式
緊緊“抱”在一起,難以利用
邱學青首次提出從微觀力的角度
分析木質素的聚集行為
提供更大的力將木質素分子“撕扯”開
進而充分利用木質素
獲得性能優異材料的構想
他耗費十余年心血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通過原子力顯微鏡
測定木質素微觀力的技術
在這一新型基礎理論的指導下
團隊開發了多種木質素基綠色新材料
解決了如天然橡膠易老化
塑料難以降解
瀝青路面性能不足
等多種材料應用中的難題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
邱學青深知科研創新的未來在人才
作為團隊學術帶頭人
他打造了一支能挑重擔、能打勝仗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團隊
多年來
邱學青始終以身垂范、因材施教
引導學生投身科研、求是創新、服務祖國
培育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等眾多既擁有堅實理論基礎
又具備豐富實戰經驗的杰出人才
圖 |2022年,邱學青指導研究生進行實驗
邱學青深知,只有將科技成果
從“實驗室”推向“生產線”
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現實動力
他的團隊通過產學研結合
成功推動了木質素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為企業帶來顯著經濟效益
有力激發了新質生產力發展潛力
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動能
如高效減水劑技術在
廣東瑞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應用
已覆蓋全國多地
而高效農藥分散劑技術
則在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潛力
圖 |邱學青帶領的木質纖維素高值化利用團隊合照
邱學青三十年磨一劍
他對木質素高值化利用的不懈追求
為綠色資源的高效利用開辟了新天地
從發現廢棄物中的價值
到研發全球領先的科技成果
邱學青團隊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巨大飛躍
更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綠色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他用堅定的科研信念和創新精神
書寫了一段從實驗室到工業實踐的輝煌歷程
團隊將繼續引領木質素領域的創新與發展
為綠色資源利用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
編者按
勇擔強國使命,鑄造“國之重器”
勇攀科技高峰,攻堅核心技術
堅持“頂天立地”
為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國家有需求,廣工有作為
本期是
“攀撐廣工”系列報道第4期
聚焦廣工學科“硬實力”
彰顯學校發展“新”活力
素材|生物質化工創新研究院 林緒亮 符方寶
|王宇涵
運營團隊|學生新聞中心
| 楊莉莉
責編|王宇涵
初審|李成瑤
復審|杜清
終審| 張育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