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姥姥打視頻電話,她特意叮囑我快冬至了,記得吃餃子,才不會“凍掉”耳朵。我笑姥姥我都這么大了,還把我當小孩子哄。
但掛了電話,我細查資料。發現餃子和耳朵的“守衛”關系,并非空穴來風。
一千八百多年前,醫圣張仲景看到許多窮苦百姓因天氣寒冷耳朵生了凍瘡,于是他發明了一種名為“祛寒嬌耳湯”的藥物,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煮成,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分發給鄉民食用,以此來治療凍瘡。
“嬌耳”就是餃子最初的雛形了,初為藥用,后來逐漸成了我們生活里,尤其逢年過節、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吃一口精心籌備面、菜、肉的儀式感,一口熱氣騰騰的滿足感,還有一家人圍桌而坐的團聚。哪怕只身在外,想家的時候、疲憊的時候,來份餃子,來碗餃子湯,咱們也算是“到家了”。
這樣一道統一全國人民儀式感的美食,其實在不同的地區,也有著不同的做法和餡料,呈現著當地的飲食文化特色和口味偏好。
在烏魯木齊能吃到多少種餃子餡?
純手工、多為老店,風味不一,各有特色。一共 17 家,選家你愛的吧。
法麗達女士餛飩館
營業時間:10:00-00:00
聽朋友推薦了這家在烏魯木齊開了 20 年的老店,我便特意來了一趟。
正巧老板在店,我便和她聊了起來,得知老板法麗達從前在阿圖什當老師,日日和學生、書本為伴。退休后,她打算換個“賽道”,便從女兒手中接手了這家店,和面粉、蔬菜、肉餡打起了交道。
老板法麗達(右)和 84 歲的尼莎汗(左)
常吃的老顧客都愛一口皮牙子肉餃子。
皮牙子餃子中,牛肉和羊肉混合在一起,皮牙子既是主要調味料,又是餃子餡里的蔬菜。味道鮮而不膩,趁熱吃最佳!
尼莎汗在包餛飩
和皮牙子是最佳拍檔一樣,法麗達在店里,也有她的最佳拍檔——84 歲的尼莎汗。
每天早上,法麗達拌餡料調味道,尼莎汗包餃子和餛飩,倆人完美配合準備好一個個白胖的餃子,靜候食客的光臨。
阿嬸餃子館
營業時間:10:00-21:00
小店藏在勸業市場里,在一眾副食品、牛羊肉店中找到有陣陣熱氣冒出的所在,就是阿嬸餃子館了。
老板馬哥和馬姐是阜康人,早年來到烏魯木齊創業打拼,從做炒菜餐飲,到后來接手這家餃子店,如今已是整整 20 年。
馬哥和馬姐在包餃子
餃子以牛肉餡為主,還有粉湯、丸子湯等特色小吃。
從和面、搟皮、拌餡到包餃子,全是夫妻二人純手工完成。“前些年最忙的時候店里還雇了幾個人包餃子,現在每天都是我們倆自己干,老馬一次能搟 30 張餃子皮,我們包得也快。”馬姐對我說。
一口芹菜肉餃子里,既有芹菜的清香和牛肉的鮮香,吃起來清清爽爽,咸淡適中。
在芹菜的選取上,多莖少葉,在保留芹菜風味的同時,味道也不會太沖。配上他家的秘制辣椒油,香味更甚。
阿四水餃館
營業時間:11:00-22:00
跟著愛吃茴香的朋友的推薦,來到這家開了 30 年的阿四水餃館。
老板阿四是地道的山東人,剛開始在醫學院附近賣8分錢的餃子,店開得久了,阿四退休就把店鋪和手藝傳給了家里人。
餃子皮薄餡大,肉多菜少。問過才知,拌餡時1 公斤肉配 300 克菜,這樣的配比讓餃子吃起來更扎實過癮。
豬肉茴香餃子口味清新馥郁,但不會太濃烈。整體口味偏家常,沒有過多的調料味。
他家還有每天現鹵的豬蹄和皮凍,搭配餃子吃更有滋味。
張記餃子館
營業時間:11:00-23:00
這家開在小區一旁的小店,一開就是 21 年。
豬肉韭菜餡是我親測好吃的,也是我在店里不到一小時,就聽到兩位顧客夸贊的餃子。
每天早上八點開始準備食材,和面、拌餡,九點差不多開始包餃子。生意好的時候,通常要包到下午才能結束。
“吃的東西還是新鮮的好,我自己操心多,也更放心。”老板阿文對我說。
老板阿文
餃子個頭普遍較大,克重都在22-25 克之間。只用豬腿肉,肥瘦適宜,筋膜較少。
餃子皮薄餡也多,嚼起來有韌性。淡淡的粉色肉餡,夾著韭菜的特殊香氣,連吃幾口停不下來。
周家水餃
營業時間:11:00-21:30
白菜肉餃子是比較經典的餃子餡料組合,在新疆常用牛羊肉搭配,白菜肉餃子還有“百財”之意。
周家水餃從 2001 年開到現在,堅持每天現包現賣,一開就是 23 年。
店里五種餡料,有干餃和湯餃兩種做法,白菜肉位居榜首。店面雖小,但仍不乏排隊和拼桌來吃的顧客。
每天一早,老板老周準備牛羊肉、配菜等食材,老板娘馬姐拌餡包餃子。“開店既是生活也是工作,就這么干了二十幾年也挺好的。”老周告訴我。
肉餡混合了牛肉和羊肉,吃起來肥瘦相間,香氣更濃。脆爽的白菜里滲著肉香,不蘸辣椒醋空口吃也不膩。
原滋原味的口味更偏家常,沒有很重的調料味。
禾青餃子館
營業時間:10:30-23:00
我很喜歡冬天走進餃子館的那一刻,熱氣、水汽撲面而來,好像一下就把一身的寒氣融化了,人也變得松弛。
可能也是因為在這樣的環境里,人和人之間的話匣子也格外容易打開。看我拿相機拍照,一邊吃飯的大叔開了口:“你們來這家真是來對了,歡迎你常來!”
大叔話音里頗有主人翁的架勢,我便和他聊了起來。大叔姓楊,在附近工作,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下了晚班的時候……就常來這家餃子館吃,細算也有七八年了。
和楊大叔一樣的老顧客,在禾青餃子館里不在少數。店名即為老板名字的諧音,如今已是開業的第 17 個年頭。
禾青
禾青姐姐
怎么把一家餃子館開了這么久?手藝和技術自然是根基。店里僅有老板禾青和愛人、姐姐三人,他們最開始接觸餃子是 1989 年,從甘肅來到烏魯木齊,一齊在友好北路的御餃閣工作,直到 2007 年御餃閣停止營業。
三人一合計,便開了這家餃子館。從進貨、備餡、包、煮到點單,都由三人分工完成。水餃、湯餃、鍋貼、蒸餃種類齊全,均為手工包制。
嘗一份芝麻蒸餃,由芝麻醬和豬肉作餡,咬開的第一口便有芝麻醬香的味道,濃郁但不厚重,和肉香融合得恰到好處。
再配上店里自制的腌蘿卜,清脆爽口。
老楊家羊肉餛飩水餃館
營業時間:10:00-22:30
老人常說“冬吃蘿卜夏吃姜”,青蘿卜的清涼之性與羊肉的溫潤互補,在冬天吃也不會過于燥熱。
趕了大早來店里嘗嘗青蘿卜肉餃子。到店時老板小楊正和伙伴們忙活,包餃子和餛飩。
店里常年做青蘿卜、韭菜、皮牙子、白菜、芹菜五種餡的餃子,但每天只輪流做一種。
小楊告訴我,從他上初中時父母就開始賣餛飩和餃子,如今店傳到小楊手里,已經是第二代人了,店也開了快 30 年。
他家會在和面時加入雞蛋,面更筋道一些,餃子吃起來口感也更好。
青蘿卜焯水,去除了蘿卜的辛辣,但保留了蘿卜的鮮味。每天早上現挑現選的羊肉保證了餃子新鮮的口味,不柴不膩,與蘿卜的清香搭配得剛剛好。
美食鮮餃子店
營業時間:10:30-22:30
這家開了 20 年的小店,餃子種類豐富,僅是素餃子就有四種。
還有打鹵面、餛飩、米粉、鹵肉等不同類型的小吃。
我到店的時候雖已過了飯點,但仍然有老人和學生陸續來店里吃餃子。
他家賣得最好的素餡當屬花素餡。以雞蛋、木耳、黃花菜和粉絲拌餡,雞蛋和粉絲軟糯,木耳和黃花菜清脆可口。
沒有過多的調料味,整體給人感覺清清爽爽的,單吃素餃子配上他家剛出鍋的鹵肉味道更好。
小盤鹵肉分量挺足,鹵肉里配的黃瓜條酸爽過癮,值得一試。
三羊水餃
營業時間:10:30-23:00
在這家開了 9 年的小店里,豇豆蒜泥餃子是隱藏菜單,卻賣得火爆。
豇豆焯水切小丁但不會太碎,既去除了豆腥味,又保留了咀嚼時的顆粒感。純素餡香味突出的秘訣在于熱油潑蒜,激發蒜香但不辛辣。
簡簡單單的紫菜、西紅柿丁和油麥菜丁,一口微酸帶點香油味的餃子湯,恰恰襯得餃子更清爽。
老板馬玉芳
除了豇豆蒜泥,還有些特色值得說道說道。老板馬玉芳把家鄉石河子涼皮帶來店里,還根據不同時節上新時令餃子,月月更新菜單。
春天有苜蓿雞蛋餃子、蒲公英餃子,秋冬季有菌菇蟲草花餃子和麻辣小龍蝦餃子。
弘源餃子王
營業時間:10:00-23:00
小店開了 10 年,老板從黑龍江遠道而來,還把東北美食一起帶了過來。
“東北燒雞、哈爾濱紅腸、茄汁青魚……店里都是些我們在東北常吃的,還有些地道東北菜。”老板遲丙祥指著貨架對我說。
作為點單王之一的蜆子肉餃子,配料簡單,只用蜆子、蔥和一點韭菜。韭菜獨特的香氣和蜆子肉的鮮味相輔相成,輕咬一口,汁水在口中爆開,聞著清新吃著鮮嫩。
還有海鮮和豬肉餡餃子也是店里招牌,光是今年冬至,就已經備了 6 萬個餃子。
哈爾濱紅腸和炸小黃魚搭配餃子,味道都不錯,能痛痛快快地吃一頓東北飯。
東北任媽餃子王
營業時間:10:00-22:30
我到店的時候,住在附近、退休前工作也在附近的齊大爺正一邊吃餃子,一邊和老板聊家常。
我好奇開始旁聽,顧客為何和老板如此熟絡?聽了一會兒我也加入其中,一言一語間了解到,這家店 2005 年開業,到如今開了 19年,今年 71 歲的齊大爺也在這里吃了 19 年。
老顧客的故事,起初源自家鄉的聯結。齊大爺和餃子館名中的“任媽”一家都是吉林人,在他鄉遇見老鄉,自然要親近些。
還源自十幾年不變的經典味道,一盤豬肉酸菜餡的餃子,個個兒白胖飽滿,從鍋里到桌上時還冒著熱氣。等不及晾涼,就讓人想一口吃掉!
在這家里外開間加起來還不到 60 平方米的小店里,每天 4 人手工包五千多個餃子,我正想著這么多怎么包得完?
一位年輕小伙進了店,開口就是大需求。“老板給我拿 1000 個,餡兒你看著配就好。”老板應聲,從一整排的冰柜里熟練取貨。“快到冬至了,每天這樣要很多餃子的客人不少。”老板告訴我。
魯博水餃
營業時間:10:30-21:00
鲅魚餃子,是山東及膠東沿海地區的特色傳統美食,尤其在山東榮成、煙臺、青島比較流行。2013 年,榮成鲅魚餃子食俗還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家傳承兩代人,足足開了 38 年之久的魯博水餃,就是一家地道山東餃子館。鲅魚餃子,是店里的明星產品。
老板于建軍
1986 年,老板于建軍的母親在烏魯木齊文化路開起了餃子館。到了 1996 年,于建軍從母親手中接過“接力棒”,和愛人徐燕經營起了這家小店。
“這些年店面搬了好多次地方,但總有老顧客一直跟著我們,顧客們對我家味道的喜愛也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徐燕對我說。
招牌鲅魚餃子里的鲅魚,是定期從山東冷鮮運輸而來。在調味上,沒有加入過多輔料,更多的是鲅魚本身的鮮香。
搭配上口味更偏辣一些的油潑辣椒面,香辣過癮。
清華餃子·炸醬面
營業時間:10:00-23:00
臨近冬至,餃子需求量大,很多餃子館便會提前準備凍餃以供堂食顧客使用。但在清華,還是堅持現點現包,吃的就是一口新鮮。
不只新鮮,還能順道兒觀摩一場包餃子的“表演”。一根細細的搟面杖,一雙沾滿面粉又輕巧熟練的手,雙手齊上陣,一次性能搟至少7、8 張皮兒!而且張張圓潤,厚度近乎一致。
包餃子的大姐老家在河南,到烏魯木齊學包餃子已有 21 年,這樣的動作她每天重復近千次。
這樣的皮兒包出來的餃子好吃嗎?一口香菜牛肉,就自帶答案。
入口就是香菜的清香和獨特味道,和牛肉混合在一起越嚼越香,絲毫不膩。無需辣椒,僅沾一點兒醋就能把這份清香和肉香最大化。
除了餃子,這家還有附帶“業務”。餃子館 2003 年開業,21 年間陸續增加了炸醬面、包子等不同品類,為了吸引更多顧客群體,也為了適應不斷變化著的飲食、生活習慣。
一個個餃子包出來的,好像也不只是餡兒,還有不斷適應變化,擁抱變化的包容。“如今生意沒那么好做,但我們還是想多些花樣兒,堅持老味道,把店一直開下去。”老板告訴我。
山東餃子
營業時間:11:00-23:00
初來乍到,店鋪雖小,但餃子和顧客卻是滿滿當當。小店以雞肉蝦仁餡餃子而出名,在小區旁一開就是 11 年。
每天早上九點,老板王廣開和愛人范翠紅就開始忙活了。一人拌餡一人包餃子,包夠當天的之外,還要備好顧客訂的生餃子。
店里有干餃、鍋貼和湯餃三種做法,還有鹵肉和涼菜搭配。
雞肉蝦仁餃子把蝦仁打碎與雞肉拌在一起,雞和蝦的鮮充分融合,肉質 QQ 彈彈的,汁水豐盈。
沒有過多調味料,即使不蘸辣椒醋也足夠新鮮。
湯餃館
營業時間:10:30-00:30
這家湯餃館的餃子和骨湯主打羊肉。小店開了21年,這些年來位置沒變,桌椅板凳也沒變過,有不少老顧客從上學吃到上班。
他家湯餃是特色粉湯餃子的做法。
一碗羊肉湯餃里,有粉塊、土豆、胡蘿卜、粉條、丸子,豆腐、還有燉煮好的牛排,滿滿當當。
餃子每天現包,純羊肉餃子餡里加入一點洋蔥,提鮮的同時,讓肉餃子吃起來不會太膩。
餃子麻味突出,骨頭湯又有淡淡的胡椒味,一口餃子一口湯,熱熱乎乎的。
山東高廣和餃子王
營業時間:10:00-23:00
說起來這家店也有些年頭了, 1998 年小店剛開,先后搬店兩次, 2003 年開始固定在此便沒換過位置了。
店里有不少山東特色餡料的餃子,槐花雞蛋這樣少見的餡,第一時間吸引了我的注意。
和大多經典餡料的餃子不同,山東槐花雞蛋餃子是春季限定,一般在槐花盛開的四月制作而成。
每年春天,老板高廣和都從家鄉山東泰安挑選新鮮槐花。專門從山里采摘,冷鮮運輸到新疆,再冷鮮保存。
先吃一口原味的,槐花自帶清香,和著雞蛋一起吃,口感舒爽。
再加上他家特有的蒜泥蘸料,原本的清新多了些蒜香帶來的刺激感,口味很別致。
絲路東方
營業時間:12:00-23:00
對于吃蝦比較挑剔的我來說,蝦好不好吃,新鮮度是關鍵。
他家主打新疆菜與手工水餃。打眼望去,每桌標配幾乎都是一盤餃子和一道特色菜。
雖是連鎖店,但水餃每天現包,從搟皮到包餃子都是純手工。
一天賣出一千多份,招牌的黃瓜鮮蝦水餃和雙蝦鮮水餃更是首當其沖。
鮮蝦經過挑個、挑皮、挑線,切成大顆粒與黃瓜絲、雞蛋拌成餡,口味清淡,蝦仁鮮嫩爽滑。
推薦搭配甜甜糯糯的金瓜湯,用金瓜和南瓜熬煮而成,也很適合老人和小孩。
無論是東北的酸菜餡、沿海地區的海鮮餡,還是咱們新疆人偏愛的那一口羊肉、一口皮牙子……
一張面皮兒里,包下了五湖四海的味道,也包下了我們對于家鄉、對于家的記憶和溫暖。
還包下了什么?我想是我們樂于品嘗各地美食的熱愛,還有我們身處此地的包容態度。
不論你愛的是什么餡兒,都祝愿大家冬至福至,溫暖常相伴。
作者:趙蕾、韓雨琪
圖片:趙蕾、韓雨琪
編輯:趙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