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周總理邀請了愛新覺羅一家吃飯。
在飯桌上,身為末代皇帝的溥儀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當弟弟溥杰提出要將自己的日本妻子接來中國時,他更是嚴厲地喝止了弟弟。
周總理見狀,沉默了半晌道:“讓溥儀為我們講一個慈禧的故事吧。”
溥儀為何會有這樣的表現呢?周總理又為何讓他講慈禧的故事呢?溥儀最后又講了什么故事呢?
傀儡皇帝
溥儀被特赦出獄后,曾經回過一次故宮。
讓人感慨地是,曾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末代皇帝,有一天回自己的家,竟然也需要買票。
在逛故宮時,溥儀向工作人員指出了很多錯誤。比如他們將自己父親載灃的照片,當成了光緒帝。
一開始工作人員還不信。在溥儀表明自己的身份后,他們才徹底相信。
溥儀其實沒有見過光緒帝。在他被抱進宮不久后,光緒帝便病逝了。
慈禧迫不及待地給溥儀下了“傳位詔書”。第二天慈禧也病逝了。
于是,年僅三歲的溥儀被眾人推著登上了“寶座”。
在“登基”那天,溥儀哭鬧不止。跪在一旁的載灃只好低聲安慰兒子:“不要鬧,馬上就好。”
溥儀卻覺得又累又冷,始終不肯安靜:“我不要在這,我要回家!”
隨著小溥儀的聲音越來越大,跪滿了整個大殿的文武百官皺起了眉頭。他們將這種現象視為不吉之兆。
眾人的預感沒有錯。隨著小皇帝的登基,全國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溥儀登基后,便過上了萬人追捧的生活。他每天錦衣玉食,吃穿用度無一不盡顯奢靡。
一開始吵著要回家的小孩,也在這種萬人追捧的生活中漸漸迷失了自己。
那時候他想,當皇帝就是好啊,能這樣無憂無慮地過一輩子。
幼小的溥儀并沒有意識到,他其實只是清政府的傀儡,眼前的風光無限也只是假象。慈禧留給他的也只不過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國家。
這樣快活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溥儀剛剛即位三年,便被袁世凱逼著退了位,交出了國家的政權。
民國政府同意溥儀繼續留在紫禁城,但是要求溥儀一輩子也不能出宮。
小時候的溥儀并未察覺到不對勁,依舊每天在宮中與宮人玩耍嬉戲。
直到有一天,溥儀與宮人捉迷藏,爬上了數米高的城墻,不經意間發現了外面的世界。
只見男人們都剪去了長長的辮子,女人們也穿著露著胳膊的衣服。大街上還有四個輪子的鐵皮箱子在駛來駛去。
這一切都是溥儀從來沒有見過的場景,溥儀感到了一種莫大的“冒犯”。
他當即找來侍衛,要求他打開宮門。他想要好好教訓一下這些“目無王法”的人們。
但是宮中的人卻面面相覷,不敢吱聲。溥儀怒不可遏,這些宮人還是第一次“違抗圣旨”。
溥儀當即就下旨,要將他們全部斬首示眾。
這時,一直侍奉他的老太監突然上前抱住他的腿,哭著說道:“皇上,外面早就變了天了……”
從此以后,溥儀的思想徹底發生轉變。他不甘心只被困在這高墻之中,當一個聾子、瞎子。
他第一次渴望出去,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帝師莊士敦的幫助下,溥儀接觸到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眼界大開,無時無刻都夢想著到外國留學。
此時的溥儀發覺,他之前一直引以為傲的皇帝身份,到了今天竟然變成了枷鎖。
溥儀每次的出宮請求,都遭到了國民政府的駁斥。
直到北京政變的發生。
罪惡的前半生
1924年,馮玉祥派大軍進入紫禁城,要求溥儀立即離開。
溥儀只覺得自己遭受了奇恥大辱。如今的他,身上還保留著“皇家尊嚴”,始終不肯離開皇宮。
最后,在鹿鐘麟等人的強硬逼迫下,溥儀最終還是低了頭。與此同時,一顆名為仇恨的種子,也深深扎根到了溥儀的心中。
溥儀走后,馮玉祥霸占了皇宮不計其數的古董珠寶。自此,清朝的最后一個“小朝廷”徹底覆滅。
溥儀搬離紫禁城后無處可去。就在溥儀孤立無援之際,日本公使芳澤謙吉對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將他“收留”到了日本公使館。
芳澤謙吉對溥儀表現地非常熱絡,仿佛還將他當做皇帝一般尊敬,這讓溥儀非常受用。
芳澤謙吉拿出了一張報紙遞給溥儀。這是一張日本報紙,上面報道了溥儀被趕出宮的消息,字字句句都透露著對溥儀的同情。
溥儀大為感動。在如今這么落魄的時刻,他最需要的就是別人的支持與肯定了。
此時沉浸在喜悅中的溥儀哪里知道,這不過是日本人在為了能夠建立偽滿洲國造勢。
溥儀當即對芳澤謙吉承諾道:“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復辟,到時必將重謝!”
芳澤謙吉滿含深意道:“那一天一定會到來的。”
隨后,為了徹底躲開國民政府的監視,溥儀移居到了天津的外國租界。當時的天津是國家政治與經濟的中心,各界名流與上層人士都匯聚于此。
在外國租界中,溥儀受到了外國列強的尊重與追捧。那些外國人還“親切”地稱溥儀為皇帝。
這讓溥儀找到了久違的做皇帝的感覺,是在國民政府中從未得到過的感覺。
為了自己的復辟美夢,溥儀開始不斷結交各方勢力。但不管是各路軍隊,還是前朝遺老,都沒有給溥儀回應,
只有日本人一直對他“不離不棄”。
當時張學良為了讓溥儀徹底放棄他的“復辟大業”,還往溥儀的公寓中送了裝有炸彈的果籃。
張學良當然并不是真的要殺了溥儀,而是為了震懾他,但是溥儀卻被嚇破了膽。
因此,在日本人提出要幫助溥儀建立偽滿洲國時,溥儀心動了。
但當時他并沒有立即答應,直到孫殿英光明正大地盜了慈禧與乾隆的墓,溥儀才終于答應。
當時婉容還勸過溥儀,不要相信日本人的話。但是溥儀卻生氣道:“那群人霸占了我的祖業,挖了我的祖墳,現在除了日本人,誰還能幫我!”
溥儀當時一心想著“復國”,因此并沒有發現日本人的陰謀。
偽滿洲國成立后,溥儀如愿地再一次當上了皇帝。然而,隨之而來的就是美夢破碎的聲音。
得知溥儀投靠了日本人后,全國上下群情激奮,紛紛唾罵溥儀是“賣國賊”。他的親友也對他這種行為感到不齒,紛紛與他斷絕了關系。
而這時,日本人的野心也徹底暴露了出來。他們架空了溥儀的一切權力,并立即開始了他們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溥儀也在此刻意識到了日本人的偽善與險惡,但他從始至終都沒有勇氣發起反抗。
他一錯再錯,逐漸淪為了日本人的傀儡。
贖罪
1945年,日本戰敗的消息傳來,溥儀也坐上了前往日本的飛機。然而當他剛到達機場,就被蘇聯紅軍攔了下來。
蘇聯人將溥儀暫時押解到了蘇聯境內。在這期間,溥儀一直向蘇聯申請永久居住,但是每次都沒得到批準。
一直到1946年,蘇聯人才將他遣送回國。溥儀得知消息后,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于是在一天晚上選擇了輕生。
幸虧有人發現,將他救了下來。
之后,他被送到了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溥儀本以為即使不會遭到欺辱,也會遭到冷待。
但他所擔心的一切都沒有發生。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平等地對待這里的每一個戰犯。
知道溥儀不會穿衣服,不會系鞋帶,工作人員也會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導他。
在我黨的關照下,溥儀終于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溥儀開始一改往日的萎靡與頹廢,積極參與勞動,認真改造。
1959年,在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牢獄生活后,溥儀被特赦出獄。
溥儀曾回憶說,那天是一個艷陽天,他感覺自己好久沒有見過這么美的天氣了。陽光照在他的身上,仿佛獲得了重生。
溥儀出獄后,各界人士都趕來拜訪,毛主席與周總理也時常派人去探望,關照他的日常生活。
對于國家對他的關心與幫助,溥儀非常感動。
不久后,他的弟弟溥杰也被特赦出獄。溥儀與溥杰以前鬧得非常難堪,如今感情也非常疏遠。
周總理知道后,便邀請了愛新覺羅一家來吃飯,想要借此緩和他們的關系。
溥儀見到尊敬的周總理,心中非常緊張。他內心依舊懷著對國家與人民的愧疚,因此也不敢直視周總理。
當溥杰在飯桌上提出,要將日本妻子接回國時,溥儀更是直接訓斥了他一番:“以后不要再和日本人有來往!”
就在兩人僵持之際,周總理開口了:“先不說這些,不如讓溥儀講講以前在宮里的事吧。”
溥儀卻連忙推辭:“以前的事沒什么好講的。”
周總理卻說:“只是閑聊嘛,大家也都很好奇。你不想講自己,就講講慈禧的故事吧。”
溥儀不再推辭,說出了以前在宮里的一件事。
甲午戰爭時,正值慈禧的生辰。當壽宴進行到一半時,突然有人來報,說北洋水師全軍覆滅了。
誰知慈禧卻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只說了一句話:“等我過完壽宴再說吧!”
溥儀講完后,眾人都沉默了。
周總理見氣氛緩和,也慢慢說道,推翻腐敗的清政府,打退入侵的列強,再建立新中國,全國人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反,一個國家的悲劇也往往不是個人造成的。他們生存在世上,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自己決定的。
只要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還是能得到人民原諒的。
周總理勸溥儀放下心結,與弟弟重修舊好。隨后又同意了溥杰的請求,他告訴溥杰只要他們夫妻都能好好改造,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溥儀聽著周總理的諄諄教誨,也流下淚來:“我是國家的罪人,一輩子也還不清的!”
溥儀的一生無疑是悲劇的一生。他從小就被當做了政治斗爭的工具,長大后又因為一念之差犯下滔天大罪。
幸而他迷途知返,晚年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溥儀也曾對自己的一生做出過評價,他這大半輩子都是作為傀儡度過的,只有新中國讓他成為了真真正正的人。他愿意將余生都獻給國家和人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