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時間不到24小時!
俄烏雙方互相釋放友好信號,澤連斯基更是做出了兩年多來十分罕見的表態。
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當地時間12月18日,澤連斯基稱,“我們也不想丟棄土地,但是應該承認,我們沒有能力收回頓巴斯和克里米亞”。
這是在俄烏摩擦發生將近3年的時間里,澤連斯基很少見的表態。
此前他一向都認為,在西方的幫助下,烏軍可以勝利,至少他向外界是這么說的。
乃至于在幾個月之前,他還為和談提出了一個“勝利計劃”,但現在看來已經沒有可能實現。
此外,應該說澤連斯基的這一表態,還是少估計很多。
克里米亞大家都知道,而頓巴斯主要包括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但是我們知道,除了這兩個地方,還有扎波羅熱和赫爾松,也在俄軍的手中。
那么,烏軍既然都無法收回頓巴斯,又怎么能夠收回其他的兩個地方呢?
此外,盡管他也承認沒有能力收回,但是他的態度仍然比較堅定,就是不會丟棄。
那么,一方面說沒有能力,另一方面又說不會丟棄,這是不是澤連斯基說話前后不搭邊呢?
不是的。
不丟棄只是一種態度而已,而沒有能力收回則是現實。
作為總統,他無論如何都不能說出放棄的話,但是總得面對現實,而且他也清楚,俄方要的是什么。
再來看看俄方這邊。
當地時間12月19日,也就是澤連斯基上述表態不到24小時之后,在講話中,俄“一號人物”表示,我們一直都愿意談,也愿意妥協,之前是烏方一直不同意,這取決于他們的態度。
這句話表明了兩個態度,一是愿意和談,二是愿意妥協。
這說明,他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
盡管目前前線的情況對俄方有利,但是他也知道,澤連斯基再怎么樣,西方也不會一點都不管他,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烏方的利益與西方多少有一點相同,所以俄方也不想一直打下去,畢竟西方整體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
換句話說,俄方其實也很想和談的。
那么既然要和談,就需要雙方都拿出誠意來,妥協就是不可少的環節,這也是一種藝術和一種智慧。
所以,俄方目前的這一態度,其實也有向烏方示好的意思。
那么,我們站在俄方的角度,來看看該如何和談,怎么樣妥協才是有效的,也帶著這個視角再來重新審視一下澤連斯基的那句話,或許能夠看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澤連斯基說的是頓巴斯和克里米亞拿不回來,但沒有說赫爾松和扎波羅熱。
克里米亞不用說,多年前就已經成為了現實,俄方沒有可能放回去。
那么俄方能夠一口氣吃下“四地”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對于澤連斯基來說,就太不能接受了。顯然,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和談幾乎沒有可能達成。
那么,我們不妨再來認真分析一下澤連斯基的話,分明是4地都在俄方的手中,可他為什么只提了頓巴斯?
這就說明,他有意用頓巴斯,來換取俄方的讓步。
再說得簡單一點,“我已經把頓巴斯給你們了,那扎波羅熱、赫爾松就得還給我”。
而且我們從地圖上來看看,頓巴斯和俄方接壤,更方便管理,而扎波羅熱中間怎么說也還隔著亞速海。
所以,頓巴斯對于俄方的吸引力,顯然要更大一些。
如此一來,澤連斯基其實已經提出了一個新的土地劃分的方案了,那就是頓巴斯可以入俄,但是俄軍得從扎波羅熱和赫爾松撤退。
這樣的方案,是比較現實的。
一方面,如果想讓俄把四地都還回去,那不太可能。
另一方面,如果要讓烏方把四地都送出去,這也不合理。
所以,澤連斯基干脆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而我們知道,土地究竟怎么劃分,是俄烏和談的一個重要問題,此前和談之所以遲遲沒有進展,原因主要就在這里。
而如今如果雙方妥協可以產生這一新的方案,那么可以說和談的可能還是比較大的。
再換句話說,隨著澤連斯基和俄方互相的承認,和談可能真的要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