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初,張茜病重臥床,她或許意識到了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就語重心長地對三個兒子說:“等你們的妹妹結婚后,你們才能分家……”
她為什么這么叮囑呢?
張茜是陳毅的第3任夫人,在短短的10年內為陳毅生下了4個孩子。
1938年,陳毅在一次文藝演出上對張茜一見鐘情,從此開始對張茜展開瘋狂的追求。
終于,在1940年春,他們走到了一起,成了夫妻。
然而當時陳毅正在蘇北創建抗日根據地,既忙于指揮軍隊抗日,又與國民黨和國軍磨合,避免沖突發生,非常忙碌,因此經常與新婚妻子張茜聚少離多。
直到1942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陳昊蘇才出生。
這年,張茜才20歲,初為人母,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一次,陳毅回家看望張茜和孩子,恰巧碰到孩子哇哇大哭,張茜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有效處理,陳毅既心疼,又感到好笑,不由打趣說:“媳婦同志,可辛苦你了!”
之后,他們的二兒子陳丹淮?、三兒子陳小魯?和小女兒陳珊珊?陸續出生。
二兒子出生時,陳毅受命離開新四軍,到延安參加中央組織的中共七大,他這一去就是兩年多,因此與張茜和兩個兒子分別了很長時間。
1945年,他們團聚,可沒過多久又被迫分開。解放戰爭爆發后,陳毅被委以重任,率軍南征北戰,直到上海解放時,他來到上海就職,這才將張茜和幾個孩子接過去團聚。
這一次,他們終于穩定了下來,而多年的聚少離多,讓張茜異常在意家人在一起。
也正是這個原因,她才在臨終前留下遺囑,希望孩子們不要分家。
1972年,陳毅病重離世,毛主席突然決定參加追悼會,使得葬禮的規格提升了一大截。
張茜高興不已,但當毛主席說到,將來家里一切都要靠她一個人的時候,她不由得又痛哭了起來。
陳毅的離開,讓張茜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撐,這讓她更加珍惜家人在一起。然而,那時幾個兒子都陸續結了婚,分家已是遲早的事情,不是今天,就是明天,這讓她很是為難。
但再為難,她也堅持讓一家人在一起,所以,直到她病重之時,幾個孩子也都在身邊。
1972年,經周總理的批準,陳珊珊?前往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學習,可當聽說母親張茜身體越來越不舒服之后,她在1973年底毅然回國,像當年陪護父親陳毅一樣,每天都細心照料著張茜。
張茜日漸憔悴,吃的東西越來越少,陳珊珊?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經常默默流淚。
女兒越為自己哭,張茜就越心疼她,不放心她。所以,在快要走之前,張茜憋著氣對三個兒子說:“等你們的妹妹結婚后,你們才能分家……”
1977年春,陳珊珊?與相識多年的王光亞決定結婚,她的三個哥哥遵照母親張茜的遺囑,湊錢給她張羅了婚禮,后來才分家。
張茜嫁給陳毅是幸福的,但多年的聚少離多,讓她非常珍惜家人在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