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乾波
出品 |波哥看樓市
年底之際,2025年醫保繳費的“緊要關頭”再次來臨,而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近三年以來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尤其是放棄醫保繳費的個人,每一年幾乎都是超過2000萬人選擇退保。
據近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字顯示:
比如,2022年,參保人數98349萬,較上年減少了2517萬人;
比如,2023年,參保人數96293萬,較上年減少了2056萬人。
據波哥看樓市觀察,這個不斷退保的事實,據相關報道,已經連跌6年了,眾所周知,醫保基金是群眾的"救命錢",但一段時間,居民醫保參保人數下降、繳費負擔較重等現象引發社會關注,也引起不少官媒的注意。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業內分析,除了經濟壓力外,醫療費用增速過快也是影響繳費的重要因素。
央媒《半月談》雜志指出,居民醫保參保意愿弱導致征繳難度增加,醫療費用增長過快是主要原因。
據統計,我國醫療費用年增長率持續保持在10%以上,遠超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
這意味著什么?
說明即使報銷比例提高了,老百姓自費部分也在不降反升。
有數據表明,過去6年間,居民醫保人均自費金額從2262.488元增加到2448.006元,增幅為8.2%。這樣的數據怎能不讓人心生畏懼?
此外,國家衛健委認為,參保人數急劇下降,大量老年群體,不再繳納醫保是關鍵。
同時,官媒大河網也說到了一些類似的原因:
“一有保費逐年上漲,一家人繳費壓力大的‘資金壓力’;
二有看病自費金額增加,群眾感覺獲得感較弱的‘現實思考’;
三有部分醫保政策變動大,數據共享壁壘多的‘管理弊病’,導致群眾參保意愿降低,造成醫保征繳難的尷尬局面。”
好了,今天就來簡單聊一聊,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個問題:
從10元到400元:新農合,為何越來越貴?
公開資料顯示,新農合醫保費用從2003年10元錢一年開始,逐漸上漲到2024年的400元,已經上漲了40倍之多,確實上漲幅度太大了。
一般普通六口之家,一年就需要2400元的保費,相當于耕種4畝土地生產糧食一季的利潤,因此,普通農民是根本繳納不起或壓力很大的。
然而,在2015—2016年那會兒,只要10塊錢,生病住院還能報銷60%,這個性價比非常高,只需在村里的大喇叭上一喊,村民們便積極響應,紛紛前來繳費。
可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費用不斷攀升,如今已漲至400元,甚至在某些地區高達七八百元,這對于收入有限的農民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譬如,一位網友的留言讓人印象深刻——
他說他們當地農村人均耕地0.5畝,一家四口的總耕地面積是2畝地;除去種子、化肥、農藥、收割等成本后,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而一家四口人全部繳納醫保的總花費就要1600元;這1600元看似不多,但對于那些收入微薄的農村家庭來說,卻是沉甸甸的負擔。
主要的原因上面央媒已經說了,另外,其實,這背后原因也不難理解:醫療成本在漲,醫院的設備越來越先進,檢查項目也越來越多,藥品、治療費都在漲,醫保基金的壓力自然就大了,因此,為了保證醫保基金不“透支”,繳費就只能年年漲價。
但是問題是,漲得太快太猛,老百姓的收入卻沒跟上,這才讓不少人開始猶豫:這錢,我到底交不交?
面對高昂的醫保費用,許多村民選擇了放棄。他們表示,雖然醫保能提供一定的保障,但費用太高,實在難以承受。尤其是對于那些家庭收入微薄、生活壓力大的農民來說,每年數千元的醫保費用無疑讓他們望而卻步。
第二個問題:
面對不斷退保問題,怎么有效去破局呢?
對此,有醫保專家和人大代表提出了一個“0繳費”的方案,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
醫保專家李華提醒說,“這事兒不是‘一錘子買賣’,得慢慢來。短期內,可能會先從特困群體和老年人開始試點,逐步擴大到更多人群。”
人大代表王建國透露:“我們正在積極推動‘零繳費’方案,建議政府加大補貼力度,讓特困群體和老年人率先實現免費參保。”
因此,可知,這個方案,是有條件的,只能算是一個針對特殊人群的優惠措施,整體上看,在一定時間內,全面推廣基本不可能。
但是,先從特困群體和老年人開始試點,這一點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值得點贊。
那么,怎么去合理解決這個問題呢?
據波哥看樓市觀察:
400元的“新農合”,在成為城鄉居民醫保后,實際上涉及到所有人了,既是保障也是支出,要想有效去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沒那么簡單,牽扯的東西和因素太多了,不是一兩個方案就能一蹴而就的,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問題,任重而道遠。
當然,業界提出的一些想法以及民眾的許多呼聲,比如醫院別太商業化+別過度醫療+調整醫院的運營和監管機制+擴大醫保覆蓋范圍+醫保費用應該合理調控+嚴控騙保行為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客觀問題。
比如,我們平常一個小感冒都要花費幾百甚至上千元才能治好,就更別說其他的病了,以至于網友問出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拿醫保買藥,怎么就越買越貴了?
諸如此類的問題比較多,確實值得去優化和調整一下了,畢竟“新農合”是一大核心的民生“兜底”工程,如果問題日益嚴重和擴大,也不是一個好事。
誠然,醫保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讓老百姓有病可醫、無病能安心;但眼下的種種問題——看病貴、費用漲、使用難,已經動搖了許多普通人的信任。
可喜的是,據波哥看樓市觀察,為了應對有效這一挑戰,國家已經開始著手進行醫保改革,比如,在減輕農民負擔方面,就提出了一個措施——新政策將住院報銷比例提升至85%,這對于減輕農民就醫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有鑒于此,雖然當前醫保繳費工作面臨諸多挑戰,但國家已經采取了積極措施進行應對;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相信未來農民們的醫保問題將得到更好的解決。
2025年,作為全面發展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我們相信在新的一年,新農合醫保政策還將迎來一系列的優化升級。
因為,在前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已經把全面提振內需擺在了2025年經濟發展的第一位,而新農合也是提振內需所需要的強大動力之一。
試想,很多人如果連看病和醫保繳費都有困難,內需能有效如期提上來嗎?
所以,我們相信:
2025年,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本文為「波哥看樓市」(ID:bgkls2023)原創文章,其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的敬請點贊和轉發為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