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迎來利好政策!
財政部近日發布的《關于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于2024年3月7日前簽訂貸款合同、設備購置或更新改造服務采購合同,3月7日后發放的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貸款,納入財政貼息政策支持范圍。同時,延長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期限,至中國人民銀行設備更新相關再貸款額度用完為止。
延長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期限
去年6月,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的通知》(財金〔2024〕54號),明確了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
根據這一通知,經營主體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4〕7號)要求實施設備更新行動,納入相關部門確定的備選項目清單,且銀行向其發放的貸款獲得中國人民銀行設備更新相關再貸款支持的,中央財政對經營主體的銀行貸款給予貼息。
關于貼息標準,銀行向經營主體發放的貸款符合再貸款報銷條件的,中央財政對經營主體的銀行貸款本金貼息1個百分點。按照相關貸款資金劃付供應商賬戶之日起予以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2年。
此前設備更新貸款貼息政策有明確的期限條件——在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經營主體簽訂貸款合同、設備購置或更新改造服務采購合同,且相關貸款資金發放至經營主體并劃付供應商賬戶的,可享受貼息政策。
《通知》對于期限條件作出進一步調整,明確對于2024年3月7日前簽訂貸款合同、設備購置或更新改造服務采購合同,3月7日后發放的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貸款,納入財政貼息政策支持范圍。同時,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期限也延長至中國人民銀行設備更新相關再貸款額度用完為止。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設備更新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疊加中央財政貼息后,實際融資成本僅1.5%,遠低于1年期的LPR利率。
業內專家表示,財政貼息能夠讓經營主體獲得“真金白銀”的支持。優化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有利于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協同發力,放大政策激勵和引導效果,引導金融資源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吸引民間資本參與,促進宏觀政策向微觀主體有效傳導,形成握指成拳的合力,實現政府和市場同頻共振。同時,以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促進經營主體加快淘汰落后產品設備,重點支持先進產能,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創造市場條件。
支持范圍和力度將進一步擴大
據有關機構測算,目前全社會設備存量資產凈值約為39.3萬億元,其中工業設備存量資產約為28萬億元。我國每年工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更新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汽車、家電換代需求在萬億元以上級別。大規模設備更新空間大、潛力足。
去年,財政部將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及時撥付地方,支持“兩新”工作有序推進。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24年僅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的4600多個設備更新項目中,工業、用能、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設備更新量就超過了200萬臺(套)。據初步估算,在“兩新”政策綜合帶動下,全國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總量可達2000萬臺(套)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設備更新支持范圍和力度將進一步擴大。1月8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對資金需求量大、社會關注度高的部分領域,進一步擴大實施范圍、提高補助標準。將設備更新項目支持范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對符合條件經營主體的設備更新相關貸款本金,在中央財政貼息1.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進行額外貼息,進一步降低經營主體設備更新的融資成本。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