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近3年。
俄烏雙方都被搞得身心俱疲,普京也曾在多個場合多次表態愿意在這一件事上進行談判,也愿做出妥協。
當時原本計劃幾個月就可以完成的戰爭,為何持續了近3年還沒有結束的跡象呢?
要知道,戰爭本就充滿了變數。
戰爭一旦開始,就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盒子,誰都預料不到其結果和后果。
正因如此,對于間接參與俄烏戰爭的美國來說,那一戰也“打醒了”一向盲目自大的美國。
他們意識到,如果未來一旦和中國發生戰爭,至少有3個問題很難解決。
一、炮彈產能不夠
在俄烏戰爭之前,普遍觀念認為“現代戰爭”將以導彈為主導,傳統炮彈的角色似乎已被邊緣化。
然而,俄烏沖突的爆發徹底顛覆了這一認知。
沖突初期,俄羅斯雖大量使用了各類型導彈,但戰果卻遠未達到預期。
那一現實情況有力地反駁了“導彈萬能論”,揭示了在大規模戰爭中,普通炮彈依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對于中美這樣的世界級大國而言,這一教訓尤為深刻。
由于兩國體量龐大,一旦爆發戰爭,其持續時間和規模都將難以預料,因此,大量普通炮彈將成為雙方殺傷敵人的重要手段。
以俄烏沖突為例,俄羅斯在沖突初期一個月的炮彈消耗量高達數萬枚至60萬枚不等。
烏克蘭方面,盡管因供應問題消耗量相對較少,但在高峰期也接近每月10萬枚。
要知道,那樣的情況還是俄烏雙方將戰場限制在烏東四州的情況,要是戰爭全面擴發,炮彈的消耗將不計其數。
那么,如果中美這樣的大國開戰,其戰爭規模和烈度無疑將遠超俄烏沖突。
屆時,中美兩國的炮彈消耗量恐怕將以百萬計。
然而,洞悉美國如今的軍工體系,在這方面卻面臨著嚴峻挑戰。
數據顯示,俄烏沖突之前,美國全國155毫米口徑炮彈的月產能僅為1.3萬枚左右。
盡管沖突爆發后,美國開始增設生產線以擴大產能,但截至2024年9月,其月產能也僅提升至3.6萬枚。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美國的普通炮彈產能仍然有限,甚至無法滿足烏克蘭在戰場上的單月消耗。
若中美開戰,一場大規模戰役就可能消耗數萬枚炮彈,而美國當前的炮彈產能顯然無法支撐那樣的一場戰爭。
二、情報偵察能力不足
有傳聞稱,俄烏戰爭爆發后,莫斯科情報界曾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整頓。
那一行動,據說與情報部門內部人員涉嫌巨額貪污有關,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
那些資金原本是應該用于收集烏克蘭相關情報及策反烏方高層官員的,但最終資金被挪用,導致策反任務未能如期完成。
那一玩忽職守的行為據稱直接影響了俄羅斯軍隊的情報接收,使其在戰場上因錯誤信息而遭受重大損失。
盡管那一說法自2022年起一直未得到官方正式回應。
但俄烏沖突期間,確實有多名情報系統的高級將領因涉及貪污腐敗、叛國出賣情報以及偽造情報欺騙上級等嚴重問題而被捕。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國情報界同樣存在類似問題。
歷史上,如朝鮮戰爭期間,盡管有跡象表明中國可能介入,但美國情報機構因分析評估失誤,未能及時準確預見這一變化。
直至志愿軍入朝作戰,美軍仍對其對手知之甚少。
1980年的伊朗德黑蘭人質營救行動,更是美國情報失誤的又一例證,行動失敗直接關聯到情報系統的不足。
此外,美國情報體系內部的管理和監督問題同樣嚴峻,貪污腐敗、利益輸送等不法行為時有發生,進一步削弱了其效能與公信力。
三、美國在亞太無法戰爭中國
盡管美國在整體軍事能力上可能略勝一籌于中國。
但其作為一個“全球帝國”,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部署軍事力量,以維護其全球利益。
這種全球性的軍事布局,肯定分散了美國在中國的周邊地區能夠集中的軍事資源。
當我們將目光聚焦于亞太地區時,不難發現,美國在中國周邊所能集結的軍事力量,與中國整體的軍事實力相比,顯然處于劣勢。
況且,中美兩國之間還隔著浩瀚的太平洋,這對于美國來說,無疑又增添了一層挑戰。
若想在亞太地區與中國發生沖突,美國首先必須考慮其后勤供應的難題。
為了確保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還必須投入大量的軍事力量,而這將伴隨著巨額的物資消耗。
對于美國而言,那樣的后勤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因此,在當前的中美軍事對抗中,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美國并不具備戰勝中國的條件。
面對這種局勢,美國最渴望看到的局面,無疑是中國陷入一場類似俄烏沖突的持久戰。
那樣的話,美國就能聯合其他國家,像封鎖俄羅斯一樣對中國實施封鎖。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美國正在不遺余力地鼓動中國周邊的國家對抗中國,試圖激化和中國的矛盾。
從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到中菲之間的仁愛礁沖突,再到美國向日本出售導彈等舉動,都無不反映出美國想要制造事端的心態。
而美國最期待的事情,莫過于中國大陸方面采取武統行動,從而陷入一場無法結束的戰事。
為此,美國在對臺軍售方面表現得尤為積極。
從F-16戰斗機到M1A2主戰坦克,再到海馬斯火箭炮系統,美國已向臺島出售了大量武器裝備,一步步刺激和加劇著臺海的緊張局勢。
而美國之所以采取這些行動,歸根結底是因為它缺乏戰勝中國的信心。
如果美國真的有信心戰勝中國,它早就會像當初入侵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一樣,毫不猶豫地對中國發起攻擊了。
讀者們,關于“俄烏戰爭對美國的警示”,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38輛美制M1A2T坦克運抵臺灣,臺媒吹噓:“地表最強”》
2、央廣網·《美彈藥廠開足馬力生產炮彈 產能提高50%》
3、央視新聞·《呼吁停火+支持以軍 美國自相矛盾背后有清晰戰略邏輯 專家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