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瀾是國民黨里出了名的會打仗的將領。1941年,他接受蔣介石的命令率領德械200師入緬作戰。再善戰的將軍面對幾倍于己的敵人也無難免落入頹勢,打退了敵人,可他自己也身殞異鄉。
毛主席寫詩悼念
毛主席為許多烈士都寫過挽聯或悼念詩。在毛主席心里,凡是為國犧牲的戰士都是可敬的,無論他們是什么黨派,什么立場。
1938年臺兒莊戰役,國軍師長王銘章奉命在滕縣作戰。3月14日,日軍萬余兵力攜20多門大炮、20多輛坦克而來。王銘章已十分清楚敵強我弱、難以翻盤的局勢,可為了國家,抱著必死的決心仍率部堅守滕縣。
3月17日,哪怕王銘章已壯烈犧牲,受他精神鼓舞的守城官兵仍在堅守。而正是他們的堅守才為合圍贏得了寶貴時間,才最終換來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在國民黨政府為王銘章舉行公祭時,毛主席等人聯名送來了挽聯。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戴安瀾也與他的故事相似。敵軍數倍于己,浴血奮戰至最后一刻,堅守同古的12日為英緬聯軍的安全撤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扭轉了緬甸戰場的局勢。
戴安瀾:戰至最后一人
1942年初,在英美的再三要求下,我國組建了一支緬甸遠征軍。而戴安瀾率領的200百師正是遠征軍的一支,他在出征前向蔣介石立下誓言:“戴某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敵兇焰,固守東瓜(即同古)。”
同古保衛戰打響后,敵人強大而己方后援困難,戰事打得極為艱辛。但200師上下都決心誓死御敵,戴安瀾帶頭寫下了遺囑。他給自己的夫人留信,言:“為國戰死,事極光榮。”他為全軍留信,言:“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逐級如此……哪怕只有一兵一卒亦需堅守到底。”
掩體被摧毀了,那就用斷壁殘垣、炸彈坑當掩體;沒有火炮了,那就用手榴彈集中投擲,亦或用刺刀近身肉搏……總之,死戰到底。同古保衛戰歷時12天,200師用800人的犧牲換來了國威。打退敵人20余次沖鋒,打死打傷敵人四千余人,另俘敵四百余人。
然而在撤退時異變突起,日軍集結部隊繞后偷襲。戴安瀾在戰斗中腹部中槍,傷勢極重。但為了能盡快率部突圍,戴安瀾僅用草木灰止血后便繼續行軍。率軍突圍至緬甸茅邦村一處寺廟時,戴安瀾傷口已糜爛穿孔。
他知道自己的腳步恐怕就要停在這了,交代好后事與軍務,命左右衛士扶起后,朝著祖國的方向高呼:“反攻!反攻!祖國萬歲!”200師勝利撤回到國內,戴安瀾卻無法與將士們分享回國的喜悅了。這一年,他38歲。
同古之戰是緬甸戰場上的關鍵一戰,戴安瀾指揮得當、死守同古12天,才讓英緬聯軍有機會重整旗鼓。當國民政府為之舉行公祭時,在延安的毛主席也提筆寫下了挽詩——“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參考文獻:
[1]馬廣志.毛澤東聯(詩)挽五位抗日將軍[J].黨史文苑,2009(01):44-47.
[2]鮑曉菁. 戴安瀾:馬革裹尸的抗戰將軍[N]. 光明日報,2019-01-21(0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