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國務院新聞辦正式發布的聲明顯示:
為慶祝抗戰勝利80周年,我國預計在今年9月3日,于北京的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
據悉,這是繼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后,我國近十年來首次以抗戰勝利為主題,開展國家級閱兵。
前不久,來自五大洲的49國領導人、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17國軍隊方隊,已明確獲邀觀禮,創下共和國閱兵史上最高的國際參與度。
那么,此次我們都邀請了哪些國家來參加閱兵?
此前普京確認出席、特朗普的行程成謎、越南緊急調兵7000人提前閱兵,又透露出哪些信息?
全球領袖齊聚
據悉,面對北京的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不出意外地,成為首位確認出席的外國元首。
原來,此前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就曾披露過:
普京總統將于8月31日至9月3日訪華,不僅會全程參與抗戰紀念活動,還會出席之后的上合組織峰會。
因此,普京此次為期四天的行程,也被俄媒稱為“罕見的長周期訪問”。
烏沙科夫
與此同時,普京總統此舉也再次延續了2015年,其參加我國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時的傳統。
更凸顯了中俄在二戰歷史敘事上的深度協同,讓中俄人民都倍感親切。
至于美國,雖然目前還未最終確認特朗普是否會出席。
但據悉,白宮當下已著手擬定總統訪華的具體行程草案,似乎在為特朗普的最終出席做準備。
耐人尋味的是,在其計劃中,甚至還包含了“數十名美國企業高管隨行”等方案,似乎是在暗示中美之間的經貿議題,或將迎來轉機。
也難怪不少美國媒體都如此宣傳道:此次特朗普之行,將是中美經貿破冰的關鍵。
除此之外,中美之間在歷史紐帶上的關系,也是美方此次有可能會積極參與的基礎。
原來,在此之前,我國還曾特邀“飛虎隊”隊員的遺屬觀禮。
主要用來呼應2023年我國領導人關于,“中美在抗擊法西斯斗爭中結下深厚的友誼”等論述。
如此一來,若特朗普的此行最終成行,其將會是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首位到現場觀摩中國閱兵的美國總統。
按照特朗普此前的作風,如此惹眼的機會他應該不會放過。
與此同時,我國制定的這份受邀名單,也同時覆蓋了二戰同盟國體系,以及當下國際的新興力量。
這不,除美俄外,歐洲多國領導人也都收到了邀請;甚至在東南亞地區,也有不少國家會受邀前來。
至于越南,因其預計在9月2日舉行國慶閱兵,與我國的行程沖突,所以大概率不會出席。
但其在4月閱兵時,也曾邀請我國的儀仗隊參演,所以也算是有過特殊互動,并不算遺憾。
更具突破性的是,國民黨抗戰老兵,此次也將與共產黨老兵共同觀禮。
這在閱兵史上,也實屬首次。
此外,一些抗戰烈士遺屬、地方支前模范代表,也將同步受邀,徹底展現了我國全民族抗戰的真實歷史。
四大創新突破顛覆傳統閱兵模式
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我軍的參閱裝備,已然實現全譜系國產化,昭示著我國的國防工業,已經從量變引發質變。
此時,與開國大典時我國的“萬國牌”裝備之窘迫相比,對比不可謂不明顯。
據悉,我國此次參閱的所有武器,不僅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還將通過群隊聯合編組,實現集中展現“聯合指揮-行動-保障”等全方位打擊體系的目的。
其中我國的殲-35隱身戰機、空警-600預警機、運-20B運輸機等空中力量,均已完成多次編隊彩排。
而且有不少的京郊居民,都表示自己曾目擊過其掠過長空時的壯觀景象,并因此而引發了網絡熱議。
同時,我軍信息支援部隊、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這三大新建軍種,也將在此次閱兵中首次亮相。
此外,水下作戰單元、高超音速武器、無人機蜂群等顛覆性裝備,也被正式納入檢閱方陣。
其中智能無人系統可以“偵-打-評”等閉環形態,實時模擬展示其對海上目標的飽和式打擊。
當然,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澤棵少將還曾透露:
會在受閱方陣中,設計融入“14”、“80”等數字符號,強化本國和國際上對這段歷史的記憶錨點。
與此同時,中國駐外維和部隊代表,也將組成獨立方隊受閱。
據悉,這是抗戰主題閱兵史上,首次有維和部隊參與。
至于我國如此安排的主要目的,還在于結合抗戰期間救助猶太難民的史實,比如以色列曾發布的《謝謝上海》致謝等。
通過具象化的敘事串聯,彰顯我國對國際歷史的貢獻,以及所承擔的現實責任,用以對沖西方的所謂“中國威脅論”。
那么對此,國際上都有哪些表態和動作?
越南緊急閱兵與美日戰略焦慮
首先,為了和我國的閱兵打一個時間差,越南一口氣就調兵7000人。
在我方公布93閱兵計劃后僅24小時內,便宣布要在9月2日舉行本國的國慶80周年閱兵,代號“A80任務”。
據悉,這已是越南本年度內的第二次閱兵。
在此之前的4月30日,越南剛舉辦過一場慶祝南方解放50周年的閱兵,并邀請我國三軍儀仗隊參加。
期間,我三軍儀仗隊118名人均身高1.85米以上的戰士,瞬間引發河內市民的瘋狂圍觀。
而此次為了擴大閱兵的陣仗,越方還專門加設了“女兵方陣”與“殖民風格騎兵方陣”,試圖以人力規模,彌補自己在裝備領域的短板。
畢竟,2023年越南的軍費僅61億美元,還不足我國的3%。
與此同時,面對我國聲勢浩大的抗戰勝利閱兵,日本立刻陷入歷史的困境與同盟的信任危機。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若特朗普最終出席此次的北京閱兵,將直接沖擊美日同盟之間的互信。
也難怪如今已有日媒開始擔憂,美國今后可能會在東海、南海問題上“犧牲日本的利益”。
更棘手的是,日本當年犯下的歷史原罪,再次明晃晃地被展現到世人眼前:
作為侵略國的代表,日本領導人從未獲邀參加抗戰紀念活動。
因此,當普京與可能出現的特朗普同時站在天安門城樓時,安倍晉三先前所稱的“戰后國際秩序守護者”的人設,也將徹底崩塌。
而面對這樣的現實,東南亞國家也或將面臨重新選邊站隊的考驗。
這不,菲律賓、印尼等國雖未公開回應邀請,但越南的“雙閱兵”策略,已然揭示了小國外交的智慧,那就是:
既能通過9月2日的閱兵強調自主性,又能通過在4月邀請中國儀仗隊參加閱兵,展示與大國之間的友好。
閱兵式上的國際合作
此外,根據我國公布的閱兵安排能夠看出,這次我國閱兵的參閱部隊主體,主要從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等抗戰血脈部隊抽調。
然后組成徒步方隊,并首次安排將軍領隊。
此外,考慮到大多抗戰老兵的平均年齡已超百歲,今年我國還特別取消了老兵方隊,轉而改為邀請老戰士現場觀禮,體現了國家對這些歷史見證者的最高敬意。
同時,我國此次還搭建了多國聯軍方陣,用以重塑二戰的記憶。
據悉,到目前已有17國軍隊代表組成國際方隊,就參與演習的分列式等科目展開訓練,創下了我國閱兵史上,外軍參與數量之最。
其中包括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近衛軍、白俄羅斯儀仗隊等在內,均已投入合練。
而我國想要的,無非是通過跨國協同,再現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并對當下的單邊霸權,實現最優雅的震懾。
不知對此,美日又會作何感想?
參考資料:
1、新京報《9月3日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 將安排執行過維和任務的部隊參閱》
2、環球網《9月3日將舉行盛大閱兵 專家:這些部隊將首次亮相閱兵場》
3、環球時報《“9·3”大閱兵,會亮相哪些新型作戰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