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道,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發言人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印度當地時間16日上午9時左右,該組織成功進行了備受期待的空間對接試驗(SpaDeX)。
莫迪也在X上表示了祝賀,并稱“這是印度未來幾年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的重要基石”。
印度人對這一成功都非常開心,下面是一個中國女人“采訪”她的印度老公時,這位印度朋友發表了自己的感想。
“不只是要恭喜我們,恭喜所有的人,全球的人。印度成功了,還(也)是中國成功了,可能是幫助人類的一個發展。”《輸送壓力,三哥你是懂行的!印度推遲太空對接試驗!》
這位印度哥們普通話說得還是很可以的,不過,我為啥說“印度單方面宣布成功”呢?
有兩個原因:
1、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
印度的很多實驗,真的沒辦法讓人信服。
印度這次對接的兩顆試驗衛星是在2024年12月30日升空的,兩顆小衛星各重220公斤左右,在成功對接之前,進行過三次嘗試。
第一次計劃1月7日進行,只是頭一天印度在地面模擬時發現有問題,于是宣布推遲到1月9日進行。這次有流言說有一顆小衛星飛不見了。
到了1月9日,ISRO啟動了漂移機動,將兩顆衛星從 500 米移至 225 米的距離,但漂移比預期的要大,對接任務提前結束。
1 月 12 日,印度對上一次過度漂移情況的問題解決之后,再次進行了航天器的對接,結果在將衛星間距離從 15 米縮短到 3 米,同時將漂移穩定在 0° 對準的過程中,觀察到來自接近傳感器和對接傳感器的接收信號出現延遲。
由于延遲,機載安全模式操作被自動激活,以防止任何意外碰撞。然后,兩顆衛星的距離就自動變成了8公里,于是第三次對接嘗試失敗。
然而到了16日,就在大家都以為剩下的4.5公斤燃料不夠支持試驗的時候,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官方忽然宣布對接成功了,而他們發布的視頻只有一個靜止畫面和模擬對接的動畫。
憑這個視頻很難證實這次實驗是否成功了,但確實沒辦法去證偽,畢竟沒有這兩顆小土豆的信息,連中美都沒辦法看到它們。
2、太抽象,下次還能不能成功都不知道
我曾經說過,喝“恒河”水長大的印度人有“恒心”。
別看印度人做事好像不上心,但人家真的不急啊!只要時間到位,不管多難的事總能磨出來,比如說光輝和阿瓊。
但是,印度人“首次”成功,后面還要多少次才能再次成功就不好說了。
早在中國還要求俄羅斯帶去火星的年代,2013年,印度人就憑著一己之力(有點夸張啊,實際上火箭發動機和測控是由歐美提供的)成為了亞洲首個探火成功的國家,妥妥地領先中國10年。
2013年11月升空的“曼加里安”號探測器2014年9月進入火星軌道
去年在全世界,特別是國內自媒體,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印度ISRO硬是把月球3號給推上了月球軌道,并成功降落到了月球表面,雖然落相有點難看,但人家畢竟成功了。
然面,印度的這些成功,都帶有極大的偶然成份,就和它們的導彈一樣,每次都宣布試射成功,但導彈會落在哪里,就不是印度人關心的事了。
所以說,印度人宣布對接成功,大家還是讓子彈飛幾年再看吧!印度載人飛船幾時能與印度人自己的空間站對接上,再說印度是世界第四還不遲。
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