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帥回憶錄》——親歷1932年漳州戰役的開國將帥們,回憶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組織的勝利慶典。
1932年4月20日晨8時許,紅軍取得漳州戰役勝利,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治委員聶榮臻率部進駐漳州城。
紅一軍團進入漳州后,當地群眾告訴部隊,南郊機場還停著國民黨的兩架飛機。
一支紅軍部隊隨即前往機場,繳獲兩架單螺旋槳、雙層帆布翼的小型偵察機。其中一架前幾日在漳州外圍偵察時因飛得太低,被紅軍的機槍擊傷。
此役繳獲頗豐,殲滅國民黨軍第49師大部,俘副旅長以下1674人,繳獲槍支2140支(挺)、火炮6門、飛機2架,同時籌款百萬銀元,擴紅千余人。
其中,兩架雙翼飛機的幾名機務人員都被我軍俘虜了。
時任紅3軍第9師政治部教育科科長的耿飚,后來在《耿飚回憶錄》中寫道:
“繳獲飛機的消息不脛而走,從軍團首長到連隊士兵,成群結隊地涌往機場,去看看它為什么會飛……”
時任紅4軍第12師宣傳隊長的熊夢麟,后來在《回顧漳州戰役》中寫道:
“戰士們朝著南郊牛圩的飛機場奔去,過了一條河,就看到那里有衛兵看守著飛機,機務人員正在給飛機上油擦洗……”
時任紅15軍第45師93團團長的楊得志,后來在《楊得志回憶錄》中寫道:
“過去,我只見過敵機在空中盤旋、轟炸,沒見過自己的飛機,便很想去看看。多少年我都忘不了這件事,第一次見自己的飛機是在漳州,坐的是半路截下的林彪、聶榮臻坐的大卡車。”
都說男人至死是少年,林彪、聶榮臻雖在軍中身居高位,卻也不例外。
時任紅3軍第7師政治部青年科干事的王宗槐,后來在《王宗槐回憶錄》中寫道:
“我們去參觀時,一軍團的軍團長林彪、政治委員聶榮臻正在飛機前照相留念。過去,聽到敵機的聲音,只得鉆竹林、臥地溝躲避它。如今,終于有了自己的紅色飛機,我們的胸脯挺得更高了。”
漳州解放的第十天,是“五一”勞動節。
紅一軍團政治部在中山公園組織了萬人群眾和紅軍指戰員參加的慶祝大會,林彪、聶榮臻在會上先后發表講話。
大會正在進行時,一架飛機嘶吼著突然從云層里鉆出,低空飛行,向會場撲來。
紅3軍第7師政治部青年科干事王宗槐回憶道:
“官兵和群眾都以為是敵機,正要疏散時,才看清機身上涂著的紅五星,知道是我們俘獲的那架飛機。會場頓時沸騰起來,紀念大會成為祝捷會,大家熱烈歡呼,我們也有飛機了,這是紅軍的第一架飛機呀!”
紅3軍第9師政治部教育科科長耿飚回憶道:
“會場上萬頭攢動,在當時實在是一種奇觀。后來大家才知道,這是林彪、聶榮臻安排的‘特別節目‘。一早,這架飛機就被他倆派去廈門上空散發傳單。返回時,特別要求低空通過會場,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時任紅一軍團政治部秘書的童小鵬,后來在《風雨四十年》中寫道:
“周副主席后來批評他們用俘虜開飛機,如有不測,后果難以想象。林彪、聶榮臻遂向蘇區中央局和中革軍委報告,請他們電告上海臨時中央設法請一名飛機駕駛員來漳州。幾天后,上海臨時中央果真派出一名會駕駛飛機的朝鮮籍同志,將飛機駕回了蘇區。”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紅一軍團第11師32團政治委員的楊成武回憶:
“全國解放以后,一次我陪同聶帥下部隊視察,談到這件事,我說,那次飛行(用俘虜開飛機)是很危險的。
同行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也說,你和林總當時怎么敢做這么冒險的事呀?
聶帥感慨地說道:那時我們都很年輕啊!”
——誠然,那一年,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25歲,政治委員聶榮臻也才3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