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白云怡 趙覺珵 張晗】5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暫停哈佛大學招收新國際學生的資格,并要求已經入學的外國學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美國留學生的合法身份。“這一動向標志著美國政府與這所常春藤盟校之間的沖突進一步升級。”美聯社22日評論稱。
圖為美國自由女神像
另據彭博社23日報道,哈佛大學23日已向馬薩諸塞州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舉措侵犯了其被《第一修正案》賦予的權利。“我們譴責這一非法且毫無依據的行為。”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決定危及數千名哈佛學生和學者的未來,并向全美高校中眾多來美求學、追尋夢想的學生發出了危險信號。”
憤怒、迷茫、緊張、傷心、不知所措……正在哈佛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們23日這樣向《環球時報》記者形容他們當前的心情。他們告訴記者,目前,許多哈佛新生或將面臨無法順利入學的風險,而已經在美的國際留學生則面臨可能失去合法身份的危機,暫時無法乘坐飛機、外出工作或離境。“國際學生成為了(被美國政府)‘綁架的人質’。”一名在哈佛的國際學生這樣對記者表示。
哈佛的國際留學生:“困惑、迷茫、不知所措”
“我感覺現在大家都非常緊張。”一名正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后研究的中國學者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面對國土安全部突如其來的政令,很多留學生和國際學者感到“困惑、迷茫和不知所措”,尚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他介紹稱,目前自己周圍尚未出現大規模的學生考慮轉學的情況。當前學期已經結束,不少留學生已回國,更大的擔憂集中在“新學年是否還能返回美國”,尤其是對已離境的外國學生來說,入境問題恐怕會十分棘手。
“受沖擊最大的應該是即將入學的新生和將要來哈佛的訪問學者。”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最近我和一些教授私下交流時,他們就已表達過對8月新生入境問題的擔憂。這對學校的國際交流和聲譽都影響巨大。”
這名中國學者認為,由于國土安全部政策的執行對象主要是學校,而非學生本人,“所以接下來事態將如何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的反應。”他介紹稱,一些其他學校的教授和學生表示,如果哈佛的國際學生遇到困難需要轉學,他們將提供幫助,但許多建議還很零散,缺乏系統性的指導和方案,整體氛圍仍十分混亂。
“我們中很多人一生都在為進入像哈佛這樣的大學努力,如今我們只能等待看是否需要轉學。”美國有線電視網(CNN)22日援引一名來自奧地利的哈佛大學大三學生的話稱,他目前正在國外旅行,非常擔心自己將被禁止重返校園。據這名學生稱,國際學生之間正在緊張地互相發消息,有些人不確定是否還能完成暑期實習,還有人擔心是否能在其他學校獲得與哈佛同等豐厚的獎學金。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博士生毛克疾正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23日,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哈佛目前已通過學生事務辦公室發出通知,建議尚未入境美國的學生暫緩行程,已經在美的則建議留在學校周邊區域,不要外出工作,以避免因簽證政策變化帶來法律風險。
“哈佛校內的輿論現在高度一致,普遍支持學校立場,反對美國政府打壓。”他表示,這次美國政府的行動幾乎是“無差別掃射”,甚至美國盟友國家的留學生也受到波及。相信哈佛不會妥協,將借助法律手段繼續抗爭,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哈佛學生的基本權益,也牽涉到該校的核心價值。
法律人士:哈佛起訴有較大可能成功申請禁止令
據媒體報道,國土安全部宣布中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資質后,哈佛大學隨即發表聲明稱,特朗普政府的行為非法且有害,學校正在迅速行動,為社區成員提供指導和支持。哈佛大學國際學生和學者來自140多個國家,為哈佛大學乃至整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一報復性行動可能對哈佛社區和我們的國家造成嚴重損害,并損害哈佛的學術和研究使命。”
23日,哈佛大學已向馬薩諸塞州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而就在上個月,哈佛已就政府試圖干預其課程設置、招生政策及雇傭做法起訴政府。
德恒律師事務所硅谷辦公室負責人朱可亮2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這種粗暴做法沒有給哈佛時間和機會進行申辯,涉嫌違反聯邦的《行政程序法》。
他認為,哈佛大學提起訴訟,能成功申請到法庭禁止令叫停政府相關做法的可能性“大于50%”,面臨身份被取消的國際留學生可以先等待大學的起訴,當然也可自行起訴。
不過,由于尚不清楚法律程序會推進得多快,哈佛的國際學生仍面臨許多法律上的苦惱和焦慮。有法律人士認為,比如已經畢業的學生如果正在使用“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留在當地工作,有可能暫時無法繼續工作。OPT是一種校外工作許可,可讓美國F1學生簽證持有者畢業后申請為期一年的專業實習。有法律界人士建議,建議哈佛留學生暫時不要離開美國,也不要乘坐飛機。
“大家都在觀望,希望司法系統能夠像以往一樣介入并阻止國土安全部的政策實施。”上述中國訪問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前,類似政策也曾被美國的司法機構認定為違憲,并被凍結執行。
另據《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報道,22日當天,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名聯邦地區法官杰弗里·懷特批準了一項臨時禁止令,保護那些在今年早些時候簽證被無明確理由撤銷的數千名國際學生。裁定稱,政府的做法造成了混亂,并“很可能超越了他們的權限”,大規模撤銷學生身份的做法缺乏正當依據。裁定稱,該命令適用于所有“處于相似境況”的個人,也就是參與學生與交流訪問者項目的人。
哈佛大學校園
《紐約時報》稱,這一裁定發布在特朗普中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資格幾小時后,該禁止令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政府相關措施的執行。
“美國高校的吸引力正在快速消失”
在毛克疾看來,美國政府針對哈佛的一系列舉動,更像是一種“反精英”的政治姿態,其對象是美國傳統精英階層代表的機構和理念。“這更像是當前政府迎合其政治基本盤、獲取影響力,并滿足情緒的‘政治表演’。”他表示,這些舉動雖然也許能為他贏得基本盤的“喝彩”,但卻是以犧牲美國高校聲譽乃至美國國家“軟實力”為代價的。
“即便相關政策未來被推翻,它的短期影響也已經顯現。”另一名中國訪問學者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比如,許多國際學者將不敢輕易離境。他舉例稱,自己就曾取消過一個國際會議的參會行程,即使理論上自己的簽證不會受到影響,“但現實是,海關有權拒絕任何人入境。”
他告訴記者,自己不久前剛接到了一個美國以外的大學的工作邀請,將很快離開美國。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在美國的學術界,很多人都開始考慮去加拿大工作,因為許多人對美國的科研環境感到悲觀。
這名中國學者認為,美國高校曾憑借豐厚的科研資金和國際化環境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但現在這些優勢正在快速流失:科研經費遭到壓縮,尤其是那些與當前政府政策立場不符的研究項目更被直接卡住,哈佛等大學更面臨嚴重的財政壓力,許多教授甚至捐出部分薪水支持學校度過難關。
“一個更大的問題是,現在的狀況究竟會持續多久,未來會不會有更多類似的政策?人們擔心,還會有更糟的情況發生。”他感嘆道,“我很高興,能夠在此時離開美國。”
相關新聞
特朗普下狠手了,感覺這是釜底抽薪,要徹底廢了哈佛大學啊。
5月22日,美國政府下令: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外國留學生,現在的數千名留學生,你們要么轉學,要么就失去合法身份。
你沒看錯。
這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堂而皇之的命令,就登在網站上。
我看到,法新社的感嘆: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為什么會這樣?
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說法,哈佛校園現在不安全,對猶太學生充滿敵意,對哈馬斯表示同情,而且“采用了種族主義的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做法”。
對哈佛下手,也是在殺雞儆猴。
國土安全部的聲明就說:“讓這成為對全國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
警告你們,不要跟特朗普政府對著干,不然有你們好看。
此前,特朗普政府命令哈佛,必須遵從政府的各項指令,包括但不限于監視國際學生,開除部分師生,否則,嘿嘿嘿嘿。
哥倫比亞大學屈服了,但哈佛拍案而起,政府這是非法管控,我們拒絕接受。
為此,特朗普政府凍結了哈佛的多筆撥款,但哈佛依然不為所動,將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
漫畫惡搞哈佛款項被凍結
所以,現在特朗普再加碼,直接對哈佛留學生下狠手。
我看到,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還下了一個最后通牒,稱哈佛如果想繼續招留學生,那必須在72小時內,提供過去五年中留學生參與所謂“非法”活動的各種信息。
不得不說,此舉影響非常大,更直接影響到在哈佛的眾多中國留學生。
看統計,在2024-2025學年,哈佛大學共有留學生6800人,占到入學總數的27%。
在哈佛留學生中,中國學生最多。2022年的數據,中國留學生達到了1016人,隨后是來自加拿大、印度、韓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日本的學生。
如果按照特朗普政府的決定,所有哈佛留學生將不得不打道回府,如果留下來不轉學,那就會被吊銷簽證。
夠狠吧!
我看到,哈佛立刻強烈反對。
在一份聲明中,哈佛大學說,“政府的行為是非法的”,“這種報復行動可能對哈佛社區和我們的國家造成嚴重傷害,并破壞哈佛的學術和研究使命。”
什么意思?
特朗普政府,完全就是報復心態,報復哈佛不聽從指令。但這樣做的結果,傷害的是哈佛,也是整個美國。
其中,就包括美國經濟。
看統計,在2023-2024學年,哈佛留學生就交了3.84億美元的學費,此外,他們在美國生活,還需要租房、吃飯,購買各種日常用品,支撐了大概3900個美國工作崗位。
漫畫惡搞特朗普一系列政策
更重要的,還是美國軟實力。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前奧巴馬政府官員杰森·福爾曼就感嘆,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行“可怕的政策”,“無法想象一個沒有出色留學生的哈佛……高等教育是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之一,也是我們軟實力的關鍵來源。”
但特朗普看重這些嗎?
他憤怒的,作為美國最古老最富有也是最有知名度影響力的大學,居然帶頭挑戰他的政策。
哥倫比亞大學屈服了,哈佛當了刺頭。哈佛當了帶頭大哥,斯坦佛等大學,也在躍躍欲試,反對特朗普的大學政策。
這還了得。
所以,光扣款不行,吊銷哈佛免稅地位也不行,因為哈佛有的是錢;那美國政府就沖留學生下手,看以后誰還敢去哈佛?
沒有了留學生,你哈佛還能算哈佛嗎?
我看到,CNN引用一位哈佛教授的話說,如果特朗普政府真這么干,他擔心,哈佛“許多實驗室會空無一人”。
這也將是哈佛400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場面。
不得不世界拍案稱奇。
特朗普手指媒體畫面
最后,怎么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考驗哈佛的時候到了。
現在,哈佛被逼到了墻角。
要么屈服,要么抗爭。
我之前就說過,中國和哈佛,現在站在了同一條戰壕。或者說,現在的中國,就是另一個哈佛;現在的哈佛,則是又一個中國。
乍一看,確實有點關公與秦瓊;但仔細思量,兩者何嘗不面臨同樣的處境?面對霸凌,都別無選擇,只能硬剛。
接下來,哈佛大學百分百會提起上訴。
這將是一場法律拉鋸戰,且戰呢。
因此,在哈佛的留學生,包括眾多中國留學生,也真不必太焦慮,樂觀一點,這樣荒唐的極端事情,應該不會發生吧。
第二,也要防止萬一的情況。
但話也要說回來。
別忘了,特朗普的個性,可是什么事都敢做,什么話都敢說,什么禮都敢收的。
他對非法移民下手,不是就有完全無辜的人,竟被美國政府驅逐到厄瓜多爾監獄嗎?
即便最高法院下死命令要求弄回來,特朗普政府也是無動于衷。
所以,萬一的情況,可能性還是有的。
假如,我就說假如,特朗普不能驅逐所有哈佛留學生,找幾個哈佛留學生的茬,拿他們出出氣,還是不在話下的吧。
我看到,法新社就引用哈佛學生的話說,“沒有人知道”這對已經在哈佛就讀的外國人意味著什么,但“每個人都有點恐慌”!
漫畫惡搞法國帶走自由女神像
第三,我們就接著看大戲吧。
美國,已不再是原來的美國。
哈佛,也被搞得不像原來的哈佛。
所以,也就難怪大批美國高校教授、專家,正紛紛離開美國,尋找更適合他們科研發展的地方。
所以,以后去美國的留學生,也真要多考慮考慮,不是說美國大學不行,哈佛的實力還是不容質疑的,關鍵是美國政府對留學生的態度。
這種拿留學生撒氣的做法,能不產生寒蟬效應嗎?
現在,美國最好的大學杠上了美國最有個性的總統。
一場精彩的大戲正在上演。我們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