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高等教育內幕》(Inside Higher Ed)報道,一項針對 17 所美國精英大學的反壟斷訴訟發現了大學錄取時偏袒富裕申請者的明確證據。
上周五,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在一項聯邦反壟斷訴訟中達成和解,訴訟指控 17 所頂尖大學非法合謀修改助學金公式并向學生收取過高的費用。
根據協議,2022 年訴訟案中原先被點名的 17 名被告中,只有 5 所仍在訴訟中:康奈爾大學、喬治城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圣母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這五所大學均否認存在不當行為,并繼續為自己的做法辯護。
該訴訟的主要指控是,該組織合謀限制財政援助金額,從而防止對優秀學生的昂貴競價戰,違反了反壟斷法。
但在支持訴訟的文件中,大量證據已被公開,這些證據提出了有關這些大學籌款部門和招生辦公室之間界限模糊但又相互關聯的問題。這些證據顯示,一些機構根據家庭財富或關系來識別和錄取某些學生,而不管他們的資格如何。
根據文件,訴訟中提到的幾所大學都保留了來自富裕家庭或與企業或政治權力人物有關系的申請人的“特殊利益”名單,并根據學生的富裕程度和捐贈能力錄取他們,即使他們不符合典型的學術標準。
喬治城大學 2021 年的一份備忘錄指出,該政策“允許大學在錄取一些可能無法通過競爭錄取的合格候選人時考慮特殊情況……以換取大學與這個家庭或贊助商建立更好關系的機會。”
正如法庭文件中喬治城大學 2021 年備忘錄中所述,這些名單的目標很簡單:籌集資金。
備忘錄中寫道:“大學資金不足,捐贈不足,我們需要更好地爭取美國最富有的家族和企業的支持來幫助我們。”
關于這些大學(美國最富有的大學之一)是否繼續使用特殊利益名單的問題,在剩下的五所被告中,只有麻省理工學院完全否認了這一點。
高度挑剔的大學會優先考慮某些申請者,這并不是什么秘密。例如,最初訴訟中涉及的大多數大學都公開偏袒校友子女申請者。
The Assembly雜志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董事會成員曾給招生官員發短信,為特定申請者爭取錄取機會。
法庭文件清晰地描繪了董事會成員、捐贈者和富裕家庭對招生辦公室施加的影響。他們披露了數十名申請人的名單——喬治城大學的名單由校長編制,其他學校的名單由發展或捐贈關系工作人員編制——這些申請人要么被推薦入學,要么被貼上建議與籌款團隊協商的標簽。根據文件,這些名單的編制通常不考慮申請人的學歷。
例如,在喬治城大學,從 1993 年到 2021 年,有 2,026 名特殊興趣名單上的學生被錄取,其中 1,747 名學生入學。而且,從特殊利益名單中被錄取的學生人數逐年穩步上升,從 1993 年的 55 人增加到 2021 年的 81 人,2021 年似乎是喬治敦大學最后一次使用這些標簽。
一份文件似乎是用于追蹤特殊興趣申請人的電子表格,詳細列出了學生被列入名單的關聯聯系。一名學生的父親被標注為“喬治城大學董事會成員 [Kevin] Warren 先生的長期朋友”。另一名學生的父母是喬治城大學前校長 Lee O'Donovan 的“朋友”。出于隱私原因,許多細節都被涂黑,但某些表述反復出現:“申請人的父親是一家某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或“某組織的負責人”——或者,在某個案例中,是某政客的幕僚長。
一份詳細記錄喬治城大學在 2021 年使用特殊利益名單的情況的文件,來自法庭文件。
另一份文件披露了喬治城大學招生辦公室對未來學生關系“捐贈能力”的計算。有些關系的捐贈能力被確定為數萬美元;其他則高達數千萬美元。在回答《高等教育內幕》的問題時,喬治城大學的一位發言人拒絕透露該校是否曾在招生中使用過特殊利益名單,也拒絕回應文件中提出的具體主張。
該發言人寫道:“我們相信大學采取了負責任的行動,其目標始終是只招收那些能夠在社區中茁壯成長、為社區做出貢獻并進一步加強社區的學生。”
圣母大學還計算了捐贈者的能力;在一份法庭文件中,官員承認,該校“根據申請人家庭的捐贈歷史和/或未來捐贈能力等因素來錄取學生”。
2012 年,圣母大學從其“大學關系”名單中錄取了 163 名申請者,其中 38 人的學術水平遠低于該校的典型標準。這些申請者被歸入通常會導致被拒絕的招生類別;當時負責本科招生的副校長唐納德·畢曉普在法庭文件中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錄取他們相當于“極大地發揮了家庭關系和資金歷史的作用”。
畢曉普還說,他希望明年“富人”能“養出更多聰明的孩子!”
文件顯示,康奈爾大學也保留了特殊利益群體名單,麻省理工學院則保留了“一份申請人名單”,其中包括富有捐贈者的子女和其他有“發展聯系”的人。賓夕法尼亞大學將某些學生標記為“BSI”,意思是“真正的特殊利益群體”。
康奈爾大學、圣母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發言人均拒絕回答《高等教育內幕》關于此類名單和偏好的存在和使用的具體問題。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位發言人寫道:“原告的整個案子都是企圖讓學校在與本案毫無關聯的所謂招生問題上難堪。賓夕法尼亞大學在招生時不會偏袒那些家庭向學校捐贈或承諾捐贈的學生,不論捐贈金額多少。”
麻省理工學院發言人金伯利艾倫 (Kimberly Allen) 在發給《高等教育內幕》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該校從未對捐贈者或董事會成員推薦的申請人使用特殊興趣名單或標簽。
但法庭文件的證據表明,官員至少兩次模糊了錄取和晉升(admission and advancement)之間的界限。
一份法庭文件顯示,麻省理工學院集團主席羅伯特·米勒德 (Robert Millard) 曾向學校施壓,要求其錄取一位富有的前同事的兩個孩子,招生主任斯圖爾特·施米爾 (Stuart Schmill) 表示,“否則我們真的不會錄取他們。”麻省理工學院學術發展校長埃里克·格里姆森 (Eric Grimson) 在 2016 年發給施米爾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詢問一份“父母已經是重要捐贈者或正在準備中”的申請人名單是否有用。
無論其余大學是否繼續這些做法,此案本身可能已經損害了它們的公眾形象以及全國各地不知情的大學的公眾形象。
美國大學招生咨詢協會主席安吉爾·佩雷斯表示,這場訴訟帶來的影響是其最不幸的后果之一。由于“名校招生舞弊案”的記憶仍歷歷在目,有關大學暗中優先錄取富人和權貴子女的指控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公眾對高等教育領域的信任。
佩雷斯對《高等教育內幕》表示:“少數幾所院校曝出的問題將會對所有院校產生影響。人們對于這一過程的信任度會降低,對高等教育的信任度也會降低。”
聯系如意媽媽:
備注:留學
推廣合作聯系:
備注:如意媽媽合作
更多留學信息歡迎訪問如意媽媽導航:
http://www.ruyimam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