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發式反彈的行情后,印度電影市場遭遇“成長的煩惱”。
與大多數國家與地區的電影市場不同,印度電影市場語種多樣,制片公司之間也山頭林立,彼此競爭激烈復雜。然而從2022年到2023年,整個印度電影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但這種增長勢頭卻在2024年戛然而止。
2024年,印度總票房以1183.3億盧比收官。以托萊塢為首的南印度電影表現比過往更加強勢,但仍難以彌補印地語電影的空缺,凸顯寶萊塢在制發兩端遠未恢復至常態。
寶萊塢不敵托萊塢
據Ormax Media發布的報告,2024年印度總票房報收于1183.3億盧比(約合13.83億美元),較前年創紀錄的1222.6億盧比,同比微跌3.2%。在結束連續三年的漲勢后,印度仍錄得史上第二高的大盤數字,比2019年的院線產出高8%。
在全球主要電影市場中,印度總票房的年比跌幅略優于北美(-3.8%)和韓國(-5.3%),但不及法國的正增長。
另外,2024年印度的總觀影人次為8.83億,較前年錄得的9.43億同比縮水6%,也低于2022年的水平(8.92億)。以平均值計,印度單張影票的售價達到134盧比,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點,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人次的下滑。
按語言劃分,2024年印地語電影的總票房為467.9億盧比,對比前年斬獲的538億盧比,跌幅高達13%。事實上,若排除南印度電影的配音版,原始印地語電影的票房只有321.5億盧比,僅相當于2023年的六成。
作為印度最強勢的片種,由寶萊塢出品的印地語電影在去年遭遇挫敗,票房最高的《真·鬼娘子2》僅拿到69.8億盧比,甚至不及《普什帕:裁決》的配音版,后者的印地語版便席卷88.9億盧比;長期制霸印度的寶萊塢,不得不將單片年冠拱手讓出,被南印度的托萊塢奪走殊榮。從整體來看,去年突破10億盧比的原始印地語電影只有六部,比2023年的16部大幅下滑。
相比之下,來自南印度的電影表現更為強勢:前述《普什帕:裁決》的原始泰盧固語版落袋41.8億盧比,再加上屢破紀錄的配音印地語版和泰米爾語版等,各語種版本票房合計達到140.3億盧比;《毗濕奴降臨》不僅原始泰盧固語版拿到35.3億盧比,而且配音印地語版也橫掃34.8億盧比,所有版本的總收益為77.6億盧比。此外,《史無前例》以26.6億盧比在考萊塢出產的泰米爾語電影中領跑,《冒險之旅》則以15.7億盧比問鼎馬拉雅拉姆語的單語種冠軍。
在外語片方面,2024年好萊塢電影在印度的總票房為94.1億盧比,較前年錄得的113.9億盧比,同比下跌近兩成。從單片來看,由迪士尼出品的《獅子王:木法沙》以17.8億盧比領跑,而漫威影業的《死侍與金剛狼》和華納兄弟的《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則分別進賬16億和13.3億盧比,去年也僅有這三部進口片突破10億關口。在2019年創下159.5億盧比的票房頂點后,好萊塢電影在印度的復蘇之路依然漫長。
以市場份額計,印地語電影(含配音版)以40%居首,泰盧固語和泰米爾語以20%和15%分列其后,馬拉雅拉姆語則以10%力壓好萊塢電影,后者以8%下滑至第五位,而兩年前風光無限的卡納達語則萎縮至3%。
寶萊塢過度依賴“三大汗”
在過去兩年經歷長足的復蘇后,印度電影市場重新陷入成長焦慮中。
2022年,在院線恢復正常運營且大制作重回銀幕后,印度總票房同比飆升182%,最終全年報收于1063.7億盧比,為全球反彈勢頭最迅猛的市場。
在這個過程中,南印度電影起到排頭兵的作用:由桑達塢出品的卡納達語電影《科拉爾金礦2》異軍突起,以97億盧比的總成績問鼎單片年冠,其印地語版本更席卷50.9億盧比;泰盧固語電影《RRR:雙雄起義》則以86.9億盧比名列亞軍,力壓拿到47.1億盧比的《阿凡達:水之道》。
相比之下,寶萊塢的復蘇步調則落后一拍,原始印地語的頭牌《克什米爾檔案》進賬29.2億盧比,甚至不及前述兩部南印度電影的配音版。在眾多大片的拉抬下,印度電影市場終于走出連續兩年的低谷,將院線產出推進到接近正常市況的水平上。
2023年,重裝歸來的寶萊塢驅動印度電影市場繼續上噴,年度總票房增長15%至1222.6億盧比,創下有統計以來的大盤峰值,比2019年的原紀錄高出近12%,成為全球首個達成此目標的市場。
其中,由寶萊塢出品的印地語電影居功至偉,奪回旁落良久的賣座榜頭名:由沙魯克·汗主演的《戰士》以73.4億盧比領跑,將同屬寶萊塢軍團的《父仇》(64.5億盧比)甩在身后,而另一部沙魯克·汗作品《帕坦》則以63.6億盧比名列季軍,險勝拿到61.9億盧比的《邊關風暴2》。這些強棒讓印地語電影的總票房沖高至538億盧比,市場份額更回到與2019年持平的44%。此外,泰盧固語電影《薩拉爾:第一部》以51.2億盧比位居第五名,南印度陣營仍構成關鍵的“腰部”力量,對整體市場的復蘇進程貢獻不菲。
但好景不長,2024年印度電影市場的上揚軌跡再度中斷,寶萊塢在“三大汗”集體缺席后掉頭向下,去年僅有《真·鬼娘子2》和《祖廟鬧鬼記3》突破30億盧比,單片票房榜前兩席被托萊塢占據。作為印度電影工業重鎮,寶萊塢的影響力自然無需多言,是判斷產業健康度的重要指針。在過去三年間,若不考慮南印度電影的配音版,原始印地語電影的院線收益呈劇烈波動之勢,凸顯寶萊塢在制發兩端遠未恢復至常態,成為牽動印度市場起伏的頭號因素。再加上持續疲弱的進口片,去年印度的院線產值出現回調便不足為奇。
不過,即便去年印度觀影市場的規模小幅下降,以本幣計依然高過2019年的大盤數字,凸顯其增長潛力尚未完全釋放。相比之下,去年法國大致相當于2019年的近九成,北美恢復至四分之三左右,韓國則只剩六成出頭。在2022年后,印度已接連超越英國和韓國,躍升為全球第五大電影市場,和法國的差距僅在伯仲之間。
鑒于印度已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且出生率和經濟成長速度仍維持在高位,再加上中產階級的規模和購買力提升,未來整體票房仍有繼續沖高的潛力。若總觀影人次回到過10億的水平上,同時平均票價繼續維持溫和增長,印度電影市場預計將重拾漲勢,未來整體規模反超身前的法國和日本,躋身全球前三甲將是大概率事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