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七月一日的午后,烈日高懸,酷熱難耐,蕭太一為躲避暑氣,來到了九子嶺的亭子里歇涼。剛坐下沒多久,他便在這暑氣的熏蒸下,漸漸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悄然出現在他的身旁,輕聲說道:“蕭先生,明日呂大仙會從這里路過?!?說完,老婦人便如輕煙般消失不見了。蕭太一猛地從夢中驚醒,急忙環顧四周,卻哪還有老婦人的影子,他不禁心中犯疑,這到底是真實發生的,還是僅僅只是一場夢呢?一時間,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第二日,天還未亮,寅時的鐘聲剛一敲響,蕭太一便迫不及待地翻身起床,匆匆朝著九子嶺亭子奔去,滿心期待著能見到呂洞賓大仙。時間在焦急的等待中慢慢流逝,午時過去了,呂洞賓卻遲遲沒有出現。蕭太一依舊不死心,繼續耐心等待,未時、申時也相繼過去,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蕭太一心中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心想不如先回家去吧。就在他準備轉身離開之時,忽然,一位四十來歲的婦人映入了他的眼簾。只見那婦人懷里抱著一個孩子,正親昵地嘴巴對嘴巴親著,緩緩朝他迎面走來。蕭太一一開始并未在意,畢竟在他的印象中,呂洞賓大仙是個男子,怎會是眼前這位婦人呢?可轉念一想,自己在這等了一整天,也只見到了這一位路人,難道真的是呂洞賓大仙?再仔細一琢磨,“呂” 字可不就是兩個 “口” 相對嘛,這么一想,越看越覺得眼前的婦人像呂洞賓。于是,他鼓起勇氣,邁開大步朝著婦人離去的方向追去,追上之后,他恭恭敬敬地開口喊道:“呂大仙好!” 說來也怪,話音剛落,婦人手上的孩子瞬間就不見了蹤影。婦人轉過身來,面帶微笑地問道:“你是何人,怎知我是呂洞賓?” 蕭太一趕忙回答道:“呂大仙,請恕罪,事情是這樣的……” 接著,他便將這兩天等待大仙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婦人聽完,微微一笑,從腰間緩緩抽出一把扇子,對蕭太一說:“蕭先生,你倒是很有眼力,下個月的今天,你到郴州與我相會吧,屆時我會在那里洗豬腸子?!?說完,輕輕搖了搖扇子,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這一天,蕭太一早早地就來到了郴州。從清晨到午后,他幾乎尋遍了郴州的大街小巷,可始終都沒有找到那個洗豬腸子的人。他不禁有些失落,心中暗自思忖:“難道呂大仙是在騙我嗎?不會的,呂大仙乃神仙,神仙是不會騙人的。” 他一邊想著,一邊在腦海中仔細回憶著今天路過蘇仙嶺時的情景,突然,他靈光一閃,想起在一間茅屋里,有個老太婆在紡棉花。他心想,紡棉花和洗豬腸的動作似乎有幾分相似之處,難道那個老太婆就是呂大仙?想到這里,他立刻轉身,匆匆朝著那間茅屋趕去。來到茅屋前,他站在門口大聲喊道:“呂大仙,你在洗豬腸子呀!” 話音剛落,只見那老太婆果真站了起來,對著蕭太一笑道:“蕭先生,你果然聰明,下個月的今天,你到杭州西湖與我相會吧,我會在那里彈棉被。” 說完,又輕輕搖了搖扇子,再次隱身不見了。蕭太一無奈,只好將這句話牢記心中,然后便離開郴州,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后,蕭太一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日夜盼望著與呂洞賓相會的日子快點到來。終于,離約定的日期還有幾天的時候,蕭太一便迫不及待地動身了。一路上,他不辭辛勞,日夜兼程,終于準時到達了杭州。到了杭州后,他租了一輛馬車,在大街小巷中緩緩前行,一邊走一邊仔細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同時還在腦海中不斷回憶著前兩次與呂洞賓相遇的情景。他心想,仙人所說的彈棉被,肯定不是真的彈棉被,彈棉被的彈弓和釣魚竿不是很相似嗎?而且西湖里魚那么多,說不定呂大仙就在西湖釣魚呢。想到這里,他立刻下了馬車,付了車錢,然后大步流星地朝著西湖走去。大約走了二里多路,果然,在不遠處,他遠遠地望見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正手持一根釣魚竿,專心致志地在湖邊釣魚。蕭太一興奮不已,急忙飛跑過去,恭恭敬敬地朝著那人作了個揖,說道:“呂大仙,你在這里彈棉花呀,好?。∥乙呀泚砹?,請你吩咐?!?那人聽到聲音,轉過頭來,微笑著說:“你來得正是時候,莫要著急,等我把這條魚釣上來再說?!?過了片刻,只見一條約二斤重的紅鯉魚上鉤了,那人輕輕一提釣竿,紅鯉魚便被甩上了岸。他將魚裝進魚簍后,才慢慢對蕭太一說:“蕭先生,你覺得你這一生做什么事最好?” 蕭太一一時不知如何回答,便隨口說道:“呂大仙,您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呂洞賓聽后,笑著說:“好!” 說完,便從魚簍里取出那條紅鯉魚,用力往西湖水里一甩,只見那紅鯉魚在湖面上猛地跳了幾下,剎那間,天空中烏云密布,大雨傾盆而下,湖面上狂風呼嘯,波濤洶涌。緊接著,呂洞賓從腰間解下一條圍巾,朝著湖心用力一甩,那圍巾瞬間變成了一條寬闊的大路。呂洞賓壓低聲音對蕭太一說:“蕭先生,請過去吧!” 蕭太一看著眼前波濤翻滾的湖面,心中害怕極了,哪敢過去呀,他顫抖著說:“呂大仙,還有別的吩咐嗎?” 呂洞賓聽他這么一說,無奈地搖了搖頭,收起圍巾纏在身上,然后掏出那把扇子,蘸著湖水寫了四句話,丟給蕭太一,二話沒說,便騰空而起,消失在了天際。
蕭太一顫抖著雙手打開呂大仙送給他的扇子,只見上面寫著四句話:“太一三次會洞賓,杭州西湖知君心,只有眼力無膽量,留在凡間觀地形?!?從那以后,蕭太一發現,只要他打開這把扇子,對著周圍的地形一照,便能知曉其中的吉兇禍福。
在蕭太一會見呂洞賓后的第三個春天,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蕭太一的侄兒像往常一樣,趕著牛來到了一塊名叫三望坪的大草坪上放牛。之所以叫三望坪,是因為這片草坪極為遼闊,一眼望不到邊際,據說只有經過三次眺望,才能看到遠處的景色。侄兒來到草坪上沒多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云密布,轉眼間便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大草坪上既沒有房屋,也沒有樹木,根本找不到地方遮風避雨。侄兒正焦急萬分之時,突然,前方出現了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只見她站在一株高高的絲茅草下,正悠閑地梳著頭,還不斷地叫喚著侄兒過去避雨。侄兒見狀,毫不猶豫地跑了過去。說來也怪,在那株絲茅草下,雨仿佛被什么擋住了一般,侄兒的衣褲始終是干干的,牛兒也在一旁安安靜靜地吃著草,吃得飽飽的。
雨停后,侄兒便趕著吃飽的?;氐搅思抑?。一進門,他就迫不及待地把在絲茅草下避雨的事告訴了家人,家人聽后,都覺得十分奇怪。沒想到,接下來的兩天,天天下雨,侄兒便天天和那位美麗女子在絲茅草下避雨,而且每次他的衣褲都不會被淋濕,牛兒也總是吃得飽飽的。
第四天早飯后,蕭太一好奇地問起侄兒,到底是在哪兒躲雨的。侄兒便將經過詳細地講了一遍,還特別說道:“那株絲茅草可神奇了,葉片又小又稀,卻能做到點水不漏,而且任憑狂風怎么吹,它都紋絲不動?!?蕭太一聽后,心中一動,認定這一定是一塊風水寶地。他不禁好奇地問侄兒:“那個少女長得什么模樣呀?” 侄兒興奮地回答道:“她呀,墨黑的頭發就像擦了桂花油一樣,油亮光滑,眼睛又圓又大,好似兩顆晶瑩剔透的珍珠球,牙齒潔白整齊,就像蘇州的優質大米一樣,眉毛彎彎的,宛如兩條嬉戲的龍,身穿一件鮮艷的紅綢衣,手里拿著一把精致的梳子,面前還放著一面大鏡子,真是漂亮極了!” 侄兒越說越興奮,蕭太一打斷他的話,說道:“你明天再去放牛的時候,記得問問她出嫁沒有,如果還沒找人家,要找一個什么樣的,都要問清楚,然后再做一個記號,記住了嗎?” 侄兒乖巧地回答:“記住了。”
第二天,侄兒又趕著牛來到了三望坪。那少女一見到他,便微笑著說:“這里來坐?!?侄兒便又來到了那株絲茅草下,與她坐在一起。侄兒笑著問道:“姐姐,你已經嫁了人家嗎?” 少女聽后,咯咯地笑了起來,回答道:“沒有呀,給我做媒的人還沒有出世呢,更別說找丈夫了。” 侄兒接著又問:“姐姐,那你準備找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少女想了想,回答道:“我呀,要找一個姓數的人?!?侄兒一一問清楚后,便把那根趕牛鞭插在少女坐的地方作為記號,然后趕著牛匆匆忙忙地回家了??烧l知,他剛到屋,天空中便嘩地下起了大雨,這雨一直下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停住。
雨后,蕭太一趕忙問侄兒:“昨天交代你問的事問了沒有?” 侄兒回答道:“問了,她說她的丈夫不知哪個年代才能出生,她將來要嫁一個姓‘數’的?!?蕭太一聽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心想:“百家姓” 里哪有姓 “數” 的呀?看來在這里葬老人是不太可能了。那如果在這里建房子呢?突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了建學堂。他心想,學堂里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東南西北,不就相當于姓 “數” 嘛。想到這里,他心中豁然開朗。蕭太一又問侄兒:“你昨天臨走時留了記號沒有?” 侄兒答道:“我插了根趕牛的竹竿。” 叔侄兩人急忙來到三望坪,可當他們看到眼前的景象時,都驚呆了。只見那原本插著的一根趕牛鞭,如今卻變成了上千根,而且每一根的長短、大小都一模一樣。
蕭太一認定這是上天的旨意,于是,他便照著竹竿排列的位置,蓋起了一所學堂,取名為三望坪學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