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可能當選新一屆德國總理的基民盟總理候選人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1月23日在柯爾伯基金會舉辦的一場活動中,首次談到對華政策。他對德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風險發出了強烈警告。“投資中國是一個風險很大的決定,”默茨呼吁,德國企業必須限制風險。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希望德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
默茨在演講
“企業不要尋求聯邦政府援助”
默茨在演講中將中國置于更大的地緣政治背景中,將中國描述為不遵守“西方法治標準”的軸心的一部分。西方企業在這里面臨的條件與本國完全不同。在中國開展業務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尤其令中小型企業深受其害。
他在一項緊急建議中補充了這一批判立場:“我衷心請求所有公司:限制所承擔的風險,以免在立即注銷的情況下危及自己的公司,”默茨說。尤其是中小型公司,應該合理地構建其投資組合,以便在出現突然損失的情況下,不會讓整個公司面臨風險。
德媒報道
默茨還反對向可能陷入經濟困難的在華德國公司提供政府支持。他強調,企業應該對自己的風險負責,如果在中國的投資突然變得毫無價值,千萬不要指望聯邦政府的幫助。默茨警告說:“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請向州政府、向聯邦政府尋求幫助,以應對當前的經濟形勢。”
盡管德國政府方面抱怨中國的市場準入困難、法律不確定性等,但中國仍然是許多德國企業的關鍵市場。大眾、巴斯夫等大型公司以及眾多中小公司高度依賴中國作為出口市場和生產地點。中國仍然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
德國總理候選人
德國企業更擔心與美國的關系
盡管德國政府尤其是綠黨籍外長貝爾伯克和經濟部長哈貝克警告中國市場風險日益增大,但去年德國企業在華直接投資仍大幅增長。因此,許多公司認為這些投資對于保持競爭力是必要的,即使它們同時面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實際上,德國企業更擔心與美國的關系。人們越來越擔心美國與歐盟及中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對德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美國新總統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抱怨德國等歐盟國家的貿易順差,并認為“關稅是實現公平并恢復公平的唯一途徑”。
默茨與特朗普通話
德國數字協會Bitkom對德國所有行業的600多家公司進行的調查研究稱,隨著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公司都希望改變其供應鏈。56%的人甚至不得不相應地調整他們的商業戰略。
Bitkom負責人拉爾夫·溫特格斯特表示:“特朗普對德國和歐洲來說是一個挑戰。盡管美國仍將是我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但我們現在必須將自己定位為更強大、更有彈性、更注重機會,并在技術和經濟上更加獨立。”
目前最新民調
默茨曾是美國游說組織主席
默茨出生于一個保守的律師家庭,家族中不少人是律師或法官。經過努力拼搏后,他最終成為一名法官。而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法官,兩人育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2000年,44歲的默茨高票當選聯邦議院聯盟黨(基民盟與基社盟)議會黨團主席。當時,默茨被視為正在升起的政壇新星,有望成為“未來的總理“。就在這時,“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此人就是后來擔任德國總理16年的默克爾。默克爾迫使默茨讓出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這一重要職位。
默克爾與默茨和好
2009年,默茨轉而成為律師,并在10多個大企業任職,年收入超過百萬歐元。2021年,默茨東山再起,接替默克爾成為黨主席。如果他成為總理候選人,并很可能接替朔爾茨成為德國新總理。目前,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以30%的支持率遙遙領先。
默茨曾在2009年至2019年間曾擔任美國游說組織——“大西洋橋”協會主席。他認為,在所有大西洋兩岸政策中,就重要性而言,中國議題應該居首。之前,他就曾多次渲染“中國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
中國對默茨言論作出反應
在默茨發表不當言論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其言論進行了評論。
“我們希望德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堅持中德友好傳統,正視中德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多做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利益的事。”毛寧強調,“我們也歡迎德國政治家來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真實的中國,感受新時代中國的生機與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