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你現(xiàn)在所感受到的所有生活的困苦,只要是因為賺不到錢的,幾乎都和前些年那場浩大的金元盛世造成的資產(chǎn)外流有關。你除了是中國足球的看客,同樣也是被資本出賣的人血饅頭。
二零二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河北隊未獲得中超準入資格,退出職業(yè)聯(lián)賽,這標志著發(fā)源自二零零九年全運會的河北隊正式壽終正寢。
歷時十四年的河北隊,趕上了中國足球職業(yè)聯(lián)賽燒錢最瘋狂的十年,在一片狂歡中,它又稀里糊涂地成了贊助商的白手套。從二零一六年一月底,華夏幸福收購原河北中基后,河北隊就注定了橫死街頭的結局。
華夏幸福入主后,就開始風卷殘云般地開始改組球隊。首先將球隊主場從石家莊裕彤國際體育中心遷至秦皇島奧體中心體育場,隨后聘請塞爾維亞名帥拉多米爾·安蒂奇為球隊主教練。
賽季開始前,球隊引入前塞爾維亞國腳內納德·米利亞斯、波甲連續(xù)兩屆最有價值球員米羅斯拉夫·拉多維奇、挪超銅靴中鋒拉賈卜三名實力外援,合計交易花費三百二十萬歐。
引入前國足隊長杜威、國青國奧主力羅森文、魯能功勛守門員楊程、前河北天工球員杜文洋、前中超最佳新人宋文杰、吳國棟、車世偉、國奧主力廖均健等八位內援。
其中最離譜的是引入宋文杰,這筆花費高達三百萬歐。不過二零一五年夏窗,這個球隊轉會費紀錄就被埃杜打破,那年夏天,河北隊從全北現(xiàn)代引進的這名巴西外援,花費三百六十萬歐。
當然球隊當賽季最重磅的引援還不在球員方面,因為在七月十四日,河北隊宣布李鐵出任球隊常務副總經(jīng)理、體育總監(jiān)。后來的故事耳熟能詳,靠著打假球的拿下的八連勝直接完成沖超大業(yè)。
瘋狂時代
進入中超的二零一六年,是河北隊瘋狂的真正開始,當時華夏幸福花錢的態(tài)度基本可以認為他們的錢就是大風刮來的,跟廢紙沒什么差別。
賽季開始前,花費轉會費的交易,河北隊一共做了十筆。
外援方面,一千八百萬歐從意甲羅馬引進熱爾維尼奧,七百萬歐從貝西克塔斯引進居呂姆,六百萬歐引進姆比亞,五百五十萬歐從法甲巴黎圣日耳曼引進拉維奇,五百萬歐引進卡庫塔。
僅僅外援一項,河北隊的花費就超過四千萬歐。
內援方面,一千萬歐從廣州城帶回金洋洋,而后又是六百萬歐,還是從廣州城撬來了姜寧,七百一十萬歐從遼寧隊買來丁海峰,六百五十萬歐從廣州隊買來董學升,以及兩百萬歐從武漢隊買來李行。
河北隊在內援方面的花費,超過三千萬歐。
整個二零一六賽季開始前,河北隊的引援花費不下于七千萬歐。即使是如此豪華的配置,河北隊在當年中超也只是第七,當然作為升班馬可以知足。
但是你說華夏幸福愿意花七千萬歐去做這場豪賭,當冤大頭,怕是沒人會相信。而且這個趨勢在二零一七年愈演愈烈,達到頂峰。那一年,內援成了主角。
賽季開始前,除了些幾百萬歐的轉會外,河北隊一共發(fā)生了四筆轉會費在一千萬歐以上的轉會,包括從江蘇隊引進任航,從山東隊引進趙明劍,從浙江隊引進趙宇豪,從北京隊引進張呈棟。這近六千萬歐的轉會費,幾乎重置了河北隊的整條防線。
二零一七年,河北隊拿到中超第四,那是他們歷史最好的成績,后續(xù)則逐漸沉淪,賽季的總轉會費也從一千萬歐左右下降到幾百萬歐。直到二零二二賽季結束后,河北隊降級,解散。
洗錢窩案
河北隊在金元足球時期,是國內內援第一購買大戶。
從二零一五到二零一七年間,河北隊共斥資近八千五百萬歐元,購買了張呈棟、趙宇豪、金洋洋、任航、尹鴻博、董學升、姜寧、宋文杰,但以上球員最后均自由身離開了球隊。
而所謂球隊的外援,真正長時間發(fā)揮效力的也是少數(shù),更多的是被下放預備隊吃空餉,最后以自由身離開。買球員不只是為了給球隊買即戰(zhàn)力,更重要的是“買”的過程。
河北隊的瘋狂在二零一七年初達到頂峰,但也是在這一年戛然而止,其實背后是有原因的。
二零一七年七月,國內足壇的風向有了一些轉變,因為官媒罕見地點出了一個詞,“中企對外非理性投資”。
在一檔節(jié)目中,主持人提出:“內地企業(yè)接盤外國虧損足球隊,比如蘇寧集團控股國外足球俱樂部,這樣的收購怎樣看”。
社科院回應稱,“海外投資渠道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回收現(xiàn)金的能力比較強。在國外金融領域有一個共識,也就是一旦一個企業(yè)或者一個領域能夠經(jīng)常和現(xiàn)金打交道,那么涉嫌洗錢的可能性比較大。不排除企業(yè)收購這些境外資產(chǎn),有另外一種難以言表的目的。”
足球俱樂部的轉會費數(shù)額之大,無疑是洗錢的最佳掩護。
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二零一五至二零一六年間,內地企業(yè)海外收購的足球隊數(shù)量達十二支,耗費資金超過一百五十億元。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中歐體育收購AC米蘭,以及前文所提及的蘇寧收購國際米蘭。
但是這些買賣從賬面上來說很不符合資本的作風,因為AC米蘭當時的財政年度總虧損達七千萬歐,而國際米蘭更是已經(jīng)連續(xù)五年虧損,總虧損額近三億歐。
收購無疑代表著承擔債務,如此昂貴的代價,你說是因為老板們愛足球我是不相信的,資本必定通過其他路徑找補。從表象上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筆又一筆令人瞠目結舌的轉會費。
中超球隊老板們的富二代們,都去歐洲開足球經(jīng)紀公司或者收購足球俱樂部。通過買外援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的轉會費是付給了經(jīng)紀公司,其實所謂的砸錢就是老子花出去,兒子收進來。
錢都是公家的錢,轉個手買進一個大球星自己還中飽私囊,這就是為什么標王紀錄一直不停被打破,大家砸錢砸得樂此不疲。因為比起那幾個三瓜兩棗的債務,掙得實在是太多了,流出境外的資產(chǎn)也太多了。
職業(yè)足球圈的很多灰色行為都有其跨國傳播路徑,過去的十年,“第三方所有權”交易登峰造極的地點就是金元中超,這是一種被國際足聯(lián)很快立法禁止的跨國洗錢手段。
一些大經(jīng)紀人早早通過注冊地在加勒比海島的匿名基金收購下球員部分所有權,在球員交易中,這部分身價的費用交付給匿名基金。
中超外援天價橫飛的時期,不完全是因為地產(chǎn)老板燒錢引發(fā)通貨膨脹,更有外籍經(jīng)紀人帶來資產(chǎn)外流、跨境洗錢的便利方法。
一些知名的大經(jīng)紀人已經(jīng)在俄羅斯、中東國家廣泛使用過類似的辦法,操作格外嫻熟。對于從未在家門口見過那么多世界球星的中國球迷來說,哪里會想到跨境腐敗的層面。
其實不妨多問問,數(shù)量眾多的外籍教練、外籍球員是否參與過假球和賭球;外籍經(jīng)紀人是否參與過與球員經(jīng)紀無關的事務,比如串聯(lián)比賽結果;一些企業(yè)的崩盤是否也曾和外籍球員交易中的腐敗和跨境洗錢行為有關。
中國足球的問題,很多時候也不只是因為足球本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