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局》的作者布熱津斯基,曾在書中寫道: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可以分為“戰略棋手”、“戰略支軸國家”、“一般國家”。
此觀點很有意思。通俗地說,世界局勢如何發展,決定于那幾個“棋手國家”。
看懂了“棋手”之間的關系,你就明白了國際關系的關鍵。
那么,棋手都是誰呢?
美國、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印度。
這六個國家中,印度的綜合實力還不夠,做不到影響世界,我們先放置一邊。
另外的五個國家,我們再歸類一下,可以分成四個:美國、中國、“以德法為中心”的歐盟、俄羅斯。
1、美國、中國、俄羅斯、歐盟的“排名”
(1)美國。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國,政治影響力、軍事、科技、經濟等,幾乎都在第一的位置。
一言以概之:這是目前地表最強大的國家。
正因為強,所以傲氣。正因為傲氣,美國很難甘心當第二。
任何一個影響美國地位的國家或組織,都會遭到美國的打壓和遏制,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
無可置疑,美國坐的是“世界第一把交椅”。
(2)中國。
誰都想不到,滄海桑田,世事變幻,幾十年間,中國已經從一窮二白的國家,變為世界第二大綜合體。
目前,中國的綜合實力略遜于美國,但是,主打一個平衡,幾乎沒有明顯可見的大弱點,工業制造實力世界第一,軍事科技和美國的差距很小,某些方面,甚至超過美國。經濟方面,體量不如美國,但購買力平價指數,也是超過美國的。在新興科技方面,也是僅在美國之后。
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綜合體,我想沒人有質疑。
世界的第二把交椅,屬于中國。
(3)歐盟。
從經濟總量看,2024年,歐盟和中國基本相當。
但是,歐盟的軍事實力要弱于中國,整體工業制造能力也是弱于中國的。至于對世界的政治影響力,散裝的歐盟,顯然和中國無法相比。
不過,作為一個重要的世界經濟組織,歐盟也就是比美、中弱那么一丟丟,僅此而已。
在這個世界上,歐盟是可以坐“第三把交椅”的。
(4)俄羅斯。
俄羅斯,就像一個沒落的貴族,祖上也曾經闊過。
蘇聯時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大國,是和美國掰手腕的存在,航空航天、軍事科技,和美國不分伯仲。
如今的俄羅斯,早已不復當年蘇聯之勇,經濟總量都排不進世界前十。
俄羅斯最重要的特點是:軍事實力強,國土面積大,自然資源多。
所以,俄烏戰爭進行了三年多,烏克蘭+“美國為主的北約”依然無法撼動俄羅斯,俄羅斯不僅沒有敗相,而且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俄羅斯“軍事強、經濟弱”,可以坐“世界第四把交椅”。
2、美國的對外策略,對世界影響很大
為了分析清楚幾個大國的關系,我們從美國開刀切入。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國,他們一直是有“危機感”的,擔心王位被后起之秀搶奪。
曾經發展強勁的日本、蘇聯,都曾遭到美國的打壓和遏制。如今,蘇聯墳頭上的草都幾人高了,日本爬行三十年,才緩過來一點。
進入新世紀,中國漸漸崛起。這十多年,美國歷屆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打壓和遏制中國的發展。
所以,從發展的角度看,從美國的“危機感”看,現在的美國不可能和中國做朋友,這是第一和第二的競爭關系,引用古人說的一句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美國打壓非自己陣營國家的策略是:群狼戰術,如此,成本最低,風險最低。
二戰之后,美國就積極布局亞歐大陸。
亞歐大陸的最西端,就是歐洲。
從二戰后起,美國從經濟、政治、軍事、金融等幾方面開始滲透歐洲,到現在為止,美國對歐盟、北約的影響巨大,是那片區域真正的話事人。
對于美國來說,歐盟的角色有些復雜:它是美國的盟友,也是美國的小弟,更是美國的“韭菜地”。
歐洲大國的高層也懂,但無論怎么跳躍,都無法跳出美國主導的框架。
從經濟發展的策略看,歐盟和俄羅斯合作是最佳的,俄羅斯資源豐富,歐盟工業體系發達。
但是,如果任由俄羅斯和歐盟穿一條褲子,那么,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就會大減,無法給歐盟出售高價的天然氣和石油,割不了兄弟綠油油的韭菜了。
北約就是為蘇聯(俄羅斯)設置的,如果俄歐親密的如同兄弟,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就失去了意義。
經濟上割不了歐洲的韭菜,軍事上還不能駐軍,美國就會失去在歐洲的影響力。
所以,美國需要“歐盟”這個盟友,同時,歐盟這個盟友不能和俄羅斯眉來眼去。
說個通俗的比喻,歐盟就像美國的“小妾”,美國不能容忍這個小妾紅杏出墻于俄羅斯或中國。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得出五個結論:
一是,中、歐可以進行普通合作,但不能親密合作,因為美國會從中作梗。
二是,俄、歐絕對不能親密合作,否則,美國的存在失去了價值。
三是,歐盟只能和美國親密合作,否則,美國的利益會損失。
四是,中美不能合作,很長時間內都會是競爭對手。
五是,美俄也不能親密合作。一旦親密合作,美、俄、歐就會成一體,俄羅斯就會快速猥瑣發育,可以和美國、歐洲放開了做生意。
一個擁有6000枚核彈的俄羅斯重新崛起,完全不符合美國的整體戰略。
所以,俄羅斯人屢屢申請加入北約這個軍事組織被拒絕,想加入歐盟這個經濟組織,也不被歡迎。這不是歐洲國家決定的,這是美國決定的。
一句話,在美國這里,俄羅斯你可以活著,但不能活得太好,也不能“死去”。活得太好,對美國的利益有影響,“死去”了,美國如何“養寇自重”?
除了布局西歐、中東,美國人對亞太區域也非常重視,因為這里有中國。
美國控制亞太的主要手段是這么幾個,一是讓韓國、日本成為遏制中國的排頭兵。二是挑動菲律賓,給中國添堵。三是,抓住臺灣這個支點,給中國制造一些麻煩。四是,聯合日韓印澳搞軍演,給中國制造壓力。
這樣說吧,經濟上,美國發動西方國家,給中國的科技企業搞各種制裁。
軍事上,美國聯合中國周邊,對中國形成一個半包圍的包圍圈。
除此以外,美國動不動拿中國的港、澳、臺、疆、藏說事,制造“莫須有”的罪名,妄圖從中國內部制造麻煩。
說了這么多,我們總結美國的對外策略:
整體上來說,美國采取的是“群狼戰術”,團結歐洲、日韓、澳印等國家,打壓和遏制中國的發展,打壓俄羅斯的發展。
對于中國,美國是不會留手的,中國跌的越慘,美國利益越大。對于俄羅斯,打個半死,打個生活不能自理,就可以了,否則美國沒法養寇自重。
歐洲、日韓等國家,可以和中國合作,但不能合作太親密, 否則會被美國收拾。歐洲、日韓等國家,對于俄羅斯,可以不合作,讓俄羅斯在自己的世界里緩慢行走。
3、中國和俄羅斯應保持何種關系?
現在的美國,整體戰略上,聯合了歐盟、日韓。
美國+歐盟,這是世界第一大綜合體和第三大綜合體的結合,這樣的組合,各個方面都是占據了世界半壁江山以上,對世界影響極大!
雖說我們的經濟實力非同一般,工業制造能力世界一流,但我們得清晰地認識到:崛起的太快,我們的軟性實力還沒跟上,高端科技方面,和美歐等西方國家有不小的差距。
如此情況,你來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其實沒有選擇的。
我們只能選擇和俄羅斯站在一起,而且這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說到這里,很多人就會說俄羅斯在歷史上怎么怎么壞,不應該和俄羅斯交好。說實話,這就是你的格局不夠了。
古語有云,此一時彼一時。
歷史上的俄羅斯帝國曾經是惡人,搶了我們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歷史中的蘇聯老大哥,曾傾心幫助過我們,也曾欺負過我們。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我們成了“老大哥”,俄羅斯除了軍事實力,其他方面已經乏善可陳。
為了應對國際局勢的變化,本世紀初,兩國也確定了全部的國界線,這是為了應對美國這個龐然大物和他的小兄弟們,雙方做出的重要舉措:盡量減緩兩國之間可能爆發的矛盾。
俄烏戰爭,如果俄羅斯敗了,我們會更加的壓力重重,我們會獨自面對美歐帶來的各種壓力。所以,我們不愿意聽從美國的,不愿意全面制裁俄羅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愿意和俄羅斯一直做生意,哪怕壓力重重。
現在,對于俄羅斯來說,能依靠的大國也只有中國了,中國和俄羅斯沒有中斷經濟貿易,從某個角度來說,給俄羅斯輸了血。
現在的中俄,面對美歐為主的對手,本質上是:唇齒相依的關系。
一句話,唇亡則齒寒。
因為歐盟和美國深度綁定,所以,現在的世界局勢就是:美中俄的三國競爭。
美國就像曹魏,中國和俄羅斯就像吳國和蜀國。吳蜀合作,才能對抗曹魏,如果吳國和蜀國不合作了,曹魏就會一一擊破。
世界局勢就是這樣,關系遠近,是由形勢決定的,按照目前的形勢,中國和美國的競爭關系短期不會改變,美俄也不會在短期內進行合作,美歐會長期合作,如此,中國和俄羅斯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才是最為有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