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辰汐
來源:讀書369(ID:dushu369com)
愿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樂,內心安穩,生活充滿樂趣,人生幸福如意!
01
抱團養老,抱的是人性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讓人唏噓不已。
劉阿姨退休后和老伴住在一起,孩子們都在外地上班,工作也很忙,平時聯系并不多。
家里就剩他們兩人,劉阿姨看著空蕩蕩的房間時常會覺得孤單。
恰好劉阿姨有3個玩得比較好的閨蜜也退休在家,情況和他們類似,幾人一合計,覺得可以嘗試一下這幾年比較流行的新型養老方式——抱團養老。
老伴聽劉阿姨說了之后興趣并不大,覺得每個人的性格愛好、思想觀念不同,住在一起后很容易發生問題。
但經不住劉阿姨的一再堅持,最后還是同意了。
就這樣,4對夫妻在郊區租了一個大院后就陸續搬了進來,聚在一起養老。
剛開始一切都很好,大家每天約著一起買菜、做飯,閑時打打牌、聊聊天,日子過得熱鬧又自在。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問題就逐漸顯露出來了。
住進來之前,幾人商量好了日常支出AA制,打掃衛生、買菜做飯則輪流著來。
但住在一起后,才發現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有的老人不怎么看電視,洗澡也不頻繁,用電用水相對較少,按人頭平攤費用時就會覺得自己吃了虧。
有人覺得別人買的菜不合口味,或者買的菜太貴,就開始對買菜這件事推諉扯皮。
還有的老人會在公共區域堆放很多個人物品,影響他人通行和使用,或者未經允許進入他人房間借用物品,讓對方感到不被尊重。
有人打掃衛生時總是敷衍了事,地面不拖干凈,垃圾也不及時倒掉,影響整體居住環境,引起其他老人不滿。
矛盾越積越多,爭吵也越來越頻繁。
3年后,有兩對夫妻因為無法忍受這種氛圍,選擇了退出。
64歲的劉阿姨回憶起這件事時,哭訴著說:
“因為抱團養老的事,自己和老伴還有子女吵了很多次,說當初就不應該草率地住在一起。再不走,我這個小家也快要散了。”
抱團養老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方式,有其特有的優勢,比如可以增進情感交流、生活上便利互助、能夠拓寬社交圈子等等。
但抱團養老,更多時候也是對人性的一種考驗。
在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每個人的性格、習慣、價值觀都會暴露無遺。
當這些差異和矛盾無法得到妥善解決時,曾經的美好就會被消磨殆盡。
所以在考慮養老問題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要提前做好規劃,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知道后悔。
02
沒有錢,談什么優雅變老
平時上網,總會刷到這樣的新聞:
一群中老年人選擇 AA 制的方式,一起吃飯、結伴出游,甚至住到一起,開始了輕松愜意的老年生活;
某地8位老人開啟 “同居養老” 模式,日常種些蔬菜自給自足,閑暇時聚在一起喝喝酒、下下棋,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六位滿頭白發的閨蜜,穿上時尚的服裝,自信地走上 T 臺,她們的抱團養老,詮釋出了別樣的精彩。
抱團養老的故事備受大家青睞,成為報道的熱門話題。
然而,在這些看似新穎潮流的養老模式背后,隱藏著很多現實的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錢。
很多時候,沒有足夠的金錢支撐,抱團養老的美好愿景往往會化為泡影。
看過一個成都五位50歲閨蜜同居養老的故事,很有感觸。
故事主角是成都的五位單身姐姐,她們對晚年生活充滿憧憬,一拍即合,合伙購置了一座麗江的老宅,開啟了抱團養老模式。
麗江青山綠水、陽光明媚,周邊各種配套設施完善,靜可尋幽,是個非常宜居的地方。
對老宅完成改造后,房屋面貌煥然一新。
大面積的落地窗敞亮通透,別致的小庭院靜謐優雅,室內陳設精致考究,搭配上澄澈開闊的自然風光,宛如世外桃源。
消息傳開,網友紛紛感慨:原來老了還能這么瀟灑,這就是理想的晚年生活!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她們買的老宅原本破敗不堪,根本無法居住,只能推倒重建。
而房子單是裝修就歷時四個月,一共花費 185 萬元,平攤在每個人身上就是37萬。
而這還只是前期住房的花費,往后生活中的吃飯、交通、水電等等,更是需要花不少錢。
所以,無論選擇哪種養老方式,錢都很重要。
積累足夠的財富,晚年才有底氣追求理想生活,過得安穩又愜意。
正如王爾德所說: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發現確實如此。”
現實就是如此扎心。
沒有經濟基礎,抱團養老很多時候就是一句空話。
在任何時候,學會存錢,為晚年生活未雨綢繆,都是一種智慧。
養成記賬的習慣,清楚每一筆錢的具體用途,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規劃每年的大概收入和開支。
消費的時候要保持理智,不要沖動消費,買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多選擇在家做飯,健康又省錢。
遠離那些毫無意義的社交活動,不必為了維持表面的關系,而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和金錢。
從這一刻起,為自己多存一點錢,給未來多一份保障。
存的錢越多,面對晚年的各種問題時,就越能從容不迫。
03
把身體照顧好,是你后半生最好的投資
國家統計局前段時間發布的數據顯示:
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031萬人,首次突破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0%。
不管是從實際的人口數量,還是從占比情況來看,我們都已然毫無懸念地踏入了老齡化社會的行列。
養老問題,成為很多老人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
而不管選擇何種方式養老,除了金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健康。
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等于零。
只有身體健康,生活自理,才有機會看遍人生的美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還不知道該怎么做,不妨看看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堅持鍛煉
蘇格拉底講過:
“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
喜歡運動的人,不僅身體強健,大腦也會更有活力,整個人看起來精神煥發。
中老年人可選擇節奏較為緩慢的有氧運動,如太極、瑜伽、慢跑等項目,運動前最好要進行 5-10分鐘的熱身活動,讓身體逐漸適應運動狀態。
每天堅持花一點時間鍛煉,長此以往總會有效果。
第二、健康飲食
蔡瀾說:
“好的人生,從好好吃飯開始;好好吃飯,也就是好好愛自己。”
認真對待每一頓飯,就是對自己身體最大的負責。
中國營養學會在飲食上給出了八個具體的建議,大家可以參照:
1、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3、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
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5、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6、規律進餐,足量飲水
7、會烹會選,會看標簽
8、公筷分餐,杜絕浪費
第三、好好睡覺
中醫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
人這一輩子,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
優質的睡眠對于恢復體能、提升腦力、維持健康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保持規律的睡眠,早睡早起,每天盡量保持在同一時間睡覺和起床。
晚飯不要吃太飽,睡前不要看電子產品,每天的睡眠時間盡量保持在8個小時以上。
第四、定期體檢
隨著年歲漸長,老年人身體的各項機能慢慢退化,免疫力也跟著降低,很容易被各種疾病纏上。
因此,為了及時發現身體的細微異常,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定期進行體檢是非常重要的。
唯有身體健康,才能盡情玩樂、沒有顧慮。
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提前為自己存儲健康,享受最精彩的人生。
04
狄更斯在《圣誕故事集》中說:
“沒有一個人能夠制造那么一口鐘,來為我們敲回已經逝去的時光。”
歲月的流逝不可阻擋,衰老是不可逆轉的自然法則,無人能夠幸免。
不過,以何種方式度過晚年,卻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
懂得未雨綢繆,提前準備,才不至于在晚年陷入窘迫,孤立無援。
從現在起,珍惜每一分錢,堅持鍛煉身體,保持生活規律,為未來的日子儲備好能量,晚年生活必然能過得有滋有味。
點亮“在看”,愿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樂,內心安穩,生活充滿樂趣,人生幸福如意!
作者:李辰汐,本文首發讀書369(ID:dushu369com),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君與你一起,聽名著、讀美文,用讀書點亮你的人生!轉載請聯系讀書369。
最好的贊賞,就是“在看”和分享,讓生活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