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欺少年窮。
我被春晚“賽博秧歌”硬控
相信看過2025春晚的朋友,和沒看過2025春晚的朋友,都沒躲過春晚《秧bot》“賽博秧歌”機器人跳舞的洗腦。
今年我沒看春晚,但我依然被這些機器人跳舞視頻刷屏了,它們哪里是秧bot,他們簡直就是young boy,他們簡直就是賽博版“時代少年團”(請大家自行腦補,疊甲,粉絲們注意,這里無意冒犯任何人),他們是新時代機器人少年團。
如果你還沒被洗腦過,來,洗一洗,有視頻有真相:
老實說,張藝謀導演這個節目的創意非常新穎:
傳統秧歌+穿東北大棉襖的“黑”科技機器人,吸睛度拉滿,既讓熟悉秧歌的中老年人措手不及,也讓沉浸在賽博文化里的年輕人目瞪口呆:
喜氣洋洋的開場,讓人以為是秧歌隊來了:
喜慶:
歡樂:
突然,畫風一轉時代少年團秧bot登場:
隊伍整齊,井井有條,無人插隊:
排兵布陣:
一言不合就耍起來,一秒入戲:
又人工,又智能:
看機器人細節,渾身上下都是活兒:
手絹轉起來,豎著轉:
朝下轉:
朝上轉:
飛起來:
別說中國人,把老外都看呆了:
圖:RachelR星星/小紅書
喜歡節目、夸獎的網友大有人在,太多了,我就揀重點:
我真覺得這創意挺好的,但是,瑕不掩瑜地說,這個節目還是有些槽點。
比如下面這些網友:
看起來太像機器人,這就是好不好:
手絹和電鋸一樣:
離機器人取代人還遠:
缺少生氣:
小姐姐上臺是為了掐機器人脖子下臺:
恐怖谷效應:
這位美國網友吐槽說機器人舞跳得不好,動作僵硬:
機器人統治地球以后,這不是黑歷史,而是來時的路:
可以還需要遙控:
像黑皮體育生:
手絹切片:
養老中堅力量:
代替了男演員的位置:
我的搭檔不是人:
擔心機器人發瘋:
網友們怎么吐槽的都有,吐槽動作僵硬,吐槽形象不佳,吐槽節奏感不強,被吐槽最多的,還是機器人沒穿褲子。
雖然但是,機器人們穿了大棉襖:
為什么可以穿棉襖,就不能給機器人少年團穿條褲子呢?
給機器人套上棉褲,有那么費勁嗎?
機器人沒穿 褲子這事兒,可把網友們急壞了,大家都坐不住了:
請給機器人一些尊嚴吧:
連褲衩都不給穿,估計也不給發工資,約等于是賽博牛馬了:
大冬天也不給孩子穿褲衩:
有人說穿了,但撞色:
有人說,要不穿褲子,上面也別穿:
有人說怕人說假扮的:
有人說怕影響靈活性:
有人說穿上褲子才更美:
有人說因為羅圈腿:
有人說不給穿棉褲,穿個紅褲衩也行?。?/p>
也有人說比光腚好看:
有人說怕老外不信:
有人說怕著火:
有人說為了體現“黑”,黑科技的黑,嘿嘿:
也有人說褲子不穿沒問題,但長得得像中國人:
有人說怕卡襠摔倒:
有人說怕掉褲子:
有人建議穿唐裝:
有人說不能用人的標準要求機器人:
有人說穿褲子影響機器人正常工作:
有人說影響散熱:
有人說機器人不怕羞:
雖然網友們對機器人沒穿褲子的吐槽五花八門,角度清奇,但我覺得大部分網友初衷都是好的,都體現了對機器人的關懷。
甚至有網友迫不及待,給機器人少年團穿上了棉褲:
為什么不給機器人穿褲子?
吐槽歸吐槽,玩笑歸玩笑。咱們說點嚴肅的,這機器人少年團一點也不簡單。
其實這些是來自杭州宇樹科技的機器人:
宇樹科技的負責人,還展示了更多賽博秧歌機器人背后的細節:
其實除了黑科技,還有白科技:
圖:王興興 宇樹/小紅書,下同
后臺排練:
宇樹官方這個視頻說得更明白:
而且千萬別小看這個機器人,渾身都是高科技,我不懂,就不班門弄斧了:
至于為什么不給穿褲子,春晚服裝總設計師陶蕾給出了官方解釋:
圖:陶蕾/小紅書,下同
原來這個節目服裝看似簡單,實際制作過程卻頗具挑戰。
起初,他們觀察機器人動作,發現只有上身完全不動,這就意味著只能給機器人的上身穿衣服。
緊接著,要解決的問題是機器人跳東北秧歌該穿什么。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紅綠配的大花襖、大花布,將科技與民俗文化融合,突出地域文化和科技創新的反差,所以就選用了大花布,打造出 “賽博秧歌” 的獨特效果。
先說上身,團隊找了專業的道具和服裝制作工廠,才讓導演滿意,整個過程就像在進行科研工作。
在褲子的設計上,起初也考慮過給機器人穿上,但褲子會與關節發生沖突,不僅會妨礙機器人行走,導致其摔倒,還會削弱機器人本身的科技感,所以最終決定放棄,直接展示機器人腿部機械的功能和仿生結構。
加上女演員們的紅手絹和舞蹈韻律,最終打造出了既傳統又科技的節目效果。
省流版:不給機器人穿褲子,一是為了避免褲子影響機器人關節,二是為了充分展示科技感。
你猜對了嗎?
莫欺少年窮
說完春晚機器人不穿褲子這事,咱們再說說機器人的發展前景。
中國有句俗話,“莫欺少年窮” ,意思是不要因為一個人在年少時或者當前處于貧窮、低微、不發達的狀態,就輕視、看不起他,因為少年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和可能性,未來很可能會取得巨大的成就,改變自己的命運和處境,走向成功和輝煌。
所以咱們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人,不能以一時的狀況來評判一個人的未來。對新時代機器人少年團來說,也是一樣。
從技術發展角度看,當前的賽博秧歌機器人在春晚表演中雖然可能存在一些動作不夠完美等小問題,但機器人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就像少年擁有無限的成長空間一樣,機器人的技術也有巨大的提升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它們在動作的精準度、靈活性、智能性等方面都可能會有質的飛躍。
從應用拓展角度看,這些機器人目前在春晚舞臺上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表演展示,但在未來,它們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同少年長大后會在不同領域展現自己的才能,機器人也可以在工業生產、醫療服務、家庭陪伴、教育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從行業發展角度看,機器人行業整體還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之中,春晚的賽博秧歌機器人只是這個行業發展中的一個小代表。它們的出現是機器人行業發展的一個階段性成果,象征著這個領域的無限可能。就像少年是社會發展的未來希望一樣,機器人行業也有著光明的未來,會不斷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所以,請善待這些看上去不太聰明的機器人,萬一哪天(此處省略一萬字)。
已經有網友提議,把2025年定義為機器人恥辱年了:
最后,多說一句,春晚不只是娛樂展示,除了娛樂,還有別的東西要展示,正如一位網友所言,好不好看不重要,讓別人好好看、看完細思極恐才重要:
以下是來自一位美國網友的評論:
大意是:我一直想象他們的胳膊,在表演結束后變成武器。我看過太多AI電影,AI機器人和人類大戰,企圖占領世界。
所以你看,這些新時代機器人少年團的存在,也是為了世界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