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數字浪潮奔涌,法治中國建設邁入新征程。貴州積極探索新媒體普法新模式,讓法律知識觸手可及,讓法治信仰深入人心,奮力譜寫網絡普法新篇章。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批革命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自1955年開放以來,不僅成為著名的革命圣地、紅色文旅景點和紅色教育基地,更是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遵義會議紀念館具有完備基礎設施、豐富紅色資源和經典法治元素,為傳承紅色法治基因,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出實效,近年來,遵義會議紀念館將館內豐富的紅色資源與法治元素有機銜接,積極挖掘紅色文化中的法治因素,常態化地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讓法治文化入腦入心。
“大家移步這邊,這是紅軍在遵義發放的宣傳品《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在陳列館內,講解員正在向游客介紹著《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布告》等關于長征時期法治建設的文物。
“我們充分發揮基地教育作用,結合館藏文物,將弘揚紅色法治文化與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結合起來,開展‘長征中的法治宣傳’活動,旨在讓游客們在參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厚重的紅色文化,還可深刻領悟長征路上中國共產黨的法治建設。”遵義會議紀念館副館長雷鳴說。
與此同時,還立足紅色旅游資源優勢,在旅游旺季和重大節日期間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等普法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接地氣的方式向游客和市民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強化旅游法治宣傳,營造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圍,為打造安全舒心、有序的旅游市場環境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而今,已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宣傳陣地的遵義會議紀念館,每天游人如織,游客們在館內聽解說、看展覽、聽宣講,接受深刻生動的法治教育和法治文化熏陶,增強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
接下來,遵義會議紀念館將充分整合利用自身優勢,切實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作用,進一步豐富法治宣傳教育內容和普法宣傳形式,完善宣傳教育基礎設施,通過舉辦法治講座、設置法治宣傳欄、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等,擴大普法宣傳的覆蓋面,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將法治理念深植于群眾心中,為推動法治建設作出貢獻。
記者 柴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