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下午,啟東市委書記楊中堅現身上海浦東。
在浦東,楊中堅書記出席了一場活動并致辭。
這場活動就是2025啟東(上海)產業發展合作懇談會,通商薈注意到,參加活動的有:中國福利會副主席、政協上海市第十三屆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李逸平,挪威駐上??傤I事館總領事宋韜(Tobias F. Svenningsen),上海市商務委一級巡視員張國華,以及150多名國內外知名企業家代表、相關行業協會代表。
把蛇年第一場重要產業合作會議的現場放在上海浦區,背后藏著啟東怎樣的思考?本期通商薈帶你了解。
跨江向海 唱好滬啟“雙城記”
啟東與上海直線距離很近,但由于之前一水相隔造成的交通不便,而未像陸地接壤上海的蘇州、嘉興等城市那樣很早就享受到上海的溢出效應。
2011年底,崇啟長江大橋通車,啟東正式融入上海一小時大都市經濟圈,成為了江蘇聯結浙皖、接軌上海的重要“橋頭堡”之一。至此,滬啟兩地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開始頻繁起來。
也正因崇啟大橋變通途,而今伴隨著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全面竣工、北沿江高鐵江蘇段正式開工,還有正在推進之中的南通長三角北翼重要航空港建設,水陸空全方位接軌上海的啟東,正在跑出融入大上海都市圈的加速度。
近年來,啟東堅定不移實施接軌上海、創新驅動戰略,主動策應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與上海張江高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功落戶啟東復旦醫學創新研究院、上海大學長江口新能源概念驗證中心等一批共建平臺,研發、孵化、前窗在上海,生產、轉化、后臺在啟東的區域創新共同體加快成型。
在此次懇談會上,楊中堅代表啟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蒞臨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啟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感謝。他說——
啟東有日?!叭ド虾!钡娘L尚。崇啟大橋通車讓啟東至上海單程縮短至 1 小時,周末節假日去上海購物、旅游、休閑,成為啟東老百姓的一種風尚。未來,啟東將有 5 條通道連接上海,全面融入上海半小時通勤圈,“早上去上海、晚上回啟東”的生活方式將成為常態。
啟東是一座“很上?!钡某鞘?。長期以來,啟東在規劃設計、功能定位、空間布局等方面與上海對標看齊,持續加強與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協同,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多優質上海服務,“不是上海、卻在上海”的同城感受更加真切。
啟東在賡續“北上?!钡膲粝?。啟東深入實施接軌上海戰略,堅持與上海雙向賦能、互相成就,結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共同體,成為了長江以北與上海聯系最緊密、產業創新融合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啟東將以國際化視野謀劃城市發展,持續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服務能力,加快建設上海向北輻射的首選城市,真正把“上海北”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北上?!钡默F實模樣。
楊中堅用生動的語言表明,在啟東,對接融入上海早非新鮮事,這里已是南通進入上?!皹蝾^堡”。
深層次接軌,在上海之路上踩下“油門”
從“北上海”到“上海北”再到上?!氨贝箝T”,啟東接軌上海進程的推進也帶來了相關稱謂的變化更替。借勢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啟東欲在深層次接軌上海之路上踩下“油門”。
優勢產業是城市崛起的關鍵支點。當新的發展命題擺在面前,啟東正努力瞄準“靶心”,著力打造“生物醫藥就到啟東、海工船舶就來啟東”的產業地標,努力在與上海的同頻共振中謀求聯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優路徑。
在此次懇談會上,還有兩個重要的動作。一是舉行了一個重要儀式,就是“啟東——上海產業協同發展特別顧問聘任儀式”。啟東的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必然凝聚著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各類企業的茁壯成長和科技人才的集聚。產業大拿和人才可謂重中之重。
二是33個重大項目、外資項目、專精特新項目進行了簽約,投資總額達270.6億元。涵蓋生物醫藥、海工裝備、半導體、智能裝備制造等產業。
對于啟東來說,對接上海資源,實現產業協同、產業鏈融通,對于啟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南通市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時,明確與上海、蘇州和南通的毗鄰區域共建“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對于協同區的思考,市委書記吳新明這樣說:“區域協同就是要共同發展,做共贏多贏的事。南通既可以為上海和蘇州轉型拓展更多的發展空間,也可以提供產業協同?!?/p>
作為和上海真正距離最近的城市,啟東正在加快建設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北岸先行區,大力發展呂四港千億級臨港產業,澎湃藍色動能,打造海洋強市,勇當全省向海圖強龍頭板塊,以跨江向海新作為奔赴“下一個千億”。
在懇談會上,楊中堅說,投資不用去遠方,啟東就是好地方。
當下的啟東,可謂占盡了天時、地利和人和。
彎道超車的絕佳路徑
對于啟東來說,跨江融合是啟東彎道超車的絕佳路徑。
作為“七虎競南通、十強逐江?!钡闹匾鍓K,啟東很早就明確提出“瞄準吳江、追趕太倉”。
同為“環滬七子”,啟東面臨的是早已白熱化的上海外溢效應之爭。
如何接?啟東從隔江相望的蘇州身上學到了兩個字:開放。
改革開放初期,承接上海的產業外溢,蘇州迎來了第一波發展紅利,無數活躍于滬蘇之間的“星期天工程師”帶動了蘇州鄉鎮企業的發展。
作為與上海主城區直線距離最近的蘇州縣級市,太倉借助高鐵串聯起的同城化優勢,深度融入以上海為龍頭的區域產業鏈分工合作體系,從航空航天到生物醫藥,引進了一批細分領域領軍企業。
對于距浦東直線距離僅50多公里的啟東而言,曾經的長江阻隔使啟東成為交通“神經末梢”。而幾年之后,當北沿江高鐵開通之日,跨越長江天塹的啟東也將與上海實現同城化,隨之“拉平”和太倉、昆山等地的區位落差,并將迎來與上海的更廣泛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的契機。
為了與上海真正實現產業、資金、技術、人才等領域的等高對接,啟東還需進一步加強與上海的產業聯動發展,真正把跨江向海的先發優勢轉化成優江拓海的崛起態勢。
近年來,啟東市堅持向海圖強、跨江融合,搶抓發展機遇,激發內生活力,圍繞規劃融合、交通融合、配套融合、產業融合四個方面,在接軌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中積聚發展動能,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先后編制完成《啟東市跨江融合對接上海工作實施方案》《啟東市接軌上??偛邉澭芯俊贰秵|深入對接浦東三年行動計劃》等相關政策文件;加快北沿江高鐵、S11通滬高速等建設,持續提升呂四起步港區功能配套水平,加快構建便捷、高效、智能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積極主動服務上?!拔鍌€中心”建設,持續放大對接服務乘數效應;成立啟東(上海)協同創新中心、浦東啟東跨江融合生命健康產業聯盟等平臺,打造“研發、孵化、前窗在上海,生產、轉化、后道在啟東”的產業協同模式;推動上海高校院所成果轉移轉化、產教融合、校地合作,扎實推進“飛抵孵化”“離岸創新”協同路徑,推動標志性重大項目落地。
風起江海,潮涌東疆。通過啟東的一系列布局,我們可以看到,在如何續寫向海圖強和跨江融合這篇大文章上,啟東想得明白,并且走得鏗鏘。
讓我們一起期待,站上了千載難逢絕佳“風口”上的啟東能夠再寫新的輝煌。
來源:啟東發布、澎湃新聞、愛啟東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