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春暉》再獲榮譽
——評為北岳文藝出版社2024年度“十五種好書”之一
作家陳新《城市春暉》:
書寫公園城市的時代華章
李娜
在新時代的文學版圖中,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理事、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陳新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城市春暉》,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內涵,成為了記錄中國城市發展變革的重要文本。這部2024 年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聚焦了 “公園城市” 建設理念,為我們展現了一幅中國城市在現代化進程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絢麗畫卷。
陳新作為生活在成都的作家,親身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在公園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巨大變化。成都,作為 “公園城市” 理念的首提地,在短短幾年間,從傳統城市向生態宜居、人文薈萃的公園城市轉變,這種蛻變激發了陳新的創作靈感。他歷時四年,深入城市的各個角落,采訪城市規劃專家、建設者、普通市民以及外國友人,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最終完成了這部體例新、內容全、資料翔實、主題突出的《城市春暉》。
在創作過程中,陳新不僅關注城市建設的宏大敘事,更注重挖掘背后的動人故事。他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見證了老舊街區如何變成充滿活力的社區公園,傾聽著市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他也與海歸精英、“獨角獸” 創業者們交流,記錄下他們帶著先進理念和技術,投身公園城市建設的熱血與激情。這些豐富的素材,為《城市春暉》奠定了堅實的內容基礎。
2024 年 5 月 22 日上午,《城市春暉》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這場研討會匯聚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作協原副主席、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張平,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徐劍,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何向陽、程紹武、梁鴻鷹、李曉東、潘凱雄、楊曉升、李青松、黃傳會、李朝全、饒翔、師力斌、張子影、崔慶蕾等眾多文學界大咖與專家學者,他們對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張平稱贊該書以獨特眼光和細膩筆觸,記錄了成都的蛻變。在張平看來,《城市春暉》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了解成都這座城市的重要窗口。通過書中的描寫,讀者仿佛能親身感受到成都從傳統城市向公園城市轉型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從城市空間的重塑到市民生活方式的轉變,都被陳新以生動的文字展現出來,勾勒出一幅絢麗多彩的城市畫卷。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則從更宏觀的角度評價了《城市春暉》的價值。她認為,這部作品立意獨特,填補了公園城市建設題材在文學創作領域的空白。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文學如何書寫城市發展,是一個重要課題,《城市春暉》給出了精彩的答案。它以成都為樣本,展示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城市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成就,為中國式現代化文學書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范例。
從文學評論角度來看,《城市春暉》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徐劍評價其文筆生動優美,切入角度別具一格。
在內容呈現上,《城市春暉》巧妙地將城市建設、城市規劃這類學術型話題與報告文學相融合。它沒有陷入單純羅列數據和成果的枯燥敘述中,而是借用小說筆法,通過人物故事來展現城市發展的脈絡。比如,上海同濟規劃院城市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匡曉明,他參與了成都多個公園的規劃設計,從最初的圖紙構思到施工現場的指揮,再到公園建成后市民們的歡聲笑語,他的經歷串聯起了城市公園建設的全過程。讀者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城市規劃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公園城市建設背后的艱辛與付出。
在結構和敘事上,《城市春暉》也避免了單調。它采用多線敘事的方式,將不同人物、不同場景的故事交織在一起,使內容錯落有致。一會兒是城市中心現代化公園的建設,一會兒是郊外生態綠道的延伸,一會兒又是外國友人在成都的生活體驗,這些看似分散的故事,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共同指向了 “公園城市” 這一主題,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與感染力。
在社會意義方面,《城市春暉》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價值。進入新時代,生態文明成為重要標志,公園城市建設實踐是中國為世界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的體現。
作品用文學語言描繪了人與自然在城市中的理想關系。在《城市春暉》中,我們看到成都的錦城公園,綠道蜿蜒、花香四溢,市民們在其中悠閑漫步、鍛煉身體;我們看到城市中的濕地生態公園,成為了眾多鳥類的棲息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些描寫展示了未來城市應具備的品質,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讓城市融入自然,讓居民享受自然。
同時,《城市春暉》也為世界城市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在全球城市化進程中,許多城市面臨著環境污染、資源短缺、人口擁擠等問題,中國的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和實踐,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通過這部作品,世界可以了解到中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如何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如何傳承和弘揚城市文化,體現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和中國價值。
《城市春暉》出版之后,獲得了眾多榮譽,這不僅是對作者創作才華的肯定,更是對作品價值的認可。它是山西省 2023 年出版物重點選題、四川省 2024 - 2025 年度重點出版規劃項目、四川省作家協會 2022 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成都市文聯 2023 年簽約作家作品、成都市作家協會 2023 年度重點扶持作品、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 2023 重點扶持作品。這些榮譽的背后,是各級政府和文化機構對公園城市建設題材的重視,以及對《城市春暉》在文學創作和社會影響方面的高度評價。
在視角上,《城市春暉》不僅有建設者的視角,還大膽采用外國人的視角。通過幾個外國年輕人對成都的喜愛,展現中國文化的魅力與中國城市的吸引力。他們在成都的生活中,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生活的完美融合,感受到了公園城市帶給人們的舒適與便捷。這種多元視角的運用,使作品更加立體、豐富,也讓讀者從不同角度了解公園城市建設的意義和價值。
在寫法上,《城市春暉》以小見大,通過小人物傳達大主題。書中描寫了一位普通的社區志愿者,他每天在社區公園組織各種活動,從垃圾分類宣傳到文藝表演,他的努力讓社區公園成為了居民們的精神家園。從這個小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公園城市建設不僅僅是硬件設施的建設,更是社區凝聚力和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作品由點到面,從風景、生態、科技、歷史、人文等多維度呈現城市風貌,讓讀者全面了解公園城市的內涵。
在內容上,《城市春暉》將跨國愛情故事、老百姓日常生活、政府城市規劃、歷史人文盛景等巧妙融合。比如,書中講述了一對跨國情侶瑪麗亞與謝宇航相識相知相愛的故事,他們的愛情與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相互交織,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同時,書中也描繪了成都的歷史文化遺跡,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在公園城市建設中如何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這些豐富的內容,形成了《城市春暉》獨特的風格,使其在眾多文學作品中脫穎而出。
《城市春暉》是一部具有時代意義的長篇報告文學。它以文學的形式記錄了中國公園城市建設的偉大實踐,展現了城市發展的新風貌和人民生活的新變化。無論是從文學價值還是社會意義來看,這部作品都值得我們深入閱讀和研究。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相信會有更多像《城市春暉》這樣的作品出現,為我們記錄時代的發展,展現中國城市的魅力與活力。
截止目前為止,《城市春暉》已獲榮譽如下:
入選:
山西省2023年出版物重點選題;
四川省2024—2025年度重點出版規劃項目;
四川省作家協會2022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成都文學院2023年簽約作家作品;
成都市作家協會2023年度重點扶持作品;
獲譽:
第二十六屆北方優秀文藝圖書評獎一等獎;
山西出版傳媒集團2024年3-4月晉版好書;
山西出版傳媒集團2024年“年度好書”優秀原創出版獎。
榮獲北岳文藝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24年度“十五種好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