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堅持需求導向 公開承諾踐諾 加快建設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主題是“助力企業發展,深耕營商沃土”,邀請大連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姜洪波、大連市財政局副局長陳寶來、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張勇、大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徐波、大連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華正文、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崔萬里通報有關工作情況,并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承諾事項進行解讀。
大連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姜洪波
實行備案制管理的項目
實現“即申即辦”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升級,深化投資項目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助力企業搶抓市場機遇、推動項目盡早落地,作為企業投資項目的核準、備案機關,市發展改革委承諾:對于需要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實行前置要件容缺受理,審批時限壓縮60%;對于實行備案制管理的企業投資項目,實現“即申即辦”。
企業申請投資項目核準,通過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提交《項目申請報告》和《申請容缺受理承諾書》,市發展改革委即可容缺受理并啟動審批流程,對核準所需各項前置要件,企業在承諾時限內、正式核準文件下發前補齊就可以。
對于項目核準審批的時限,由法定時長20天壓縮到了8天。
企業申請投資項目備案,通過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提交《項目申請表》,不需要任何其他前置要件,可即申即辦。
為確保容缺受理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市發展改革委建立了完善的容缺受理工作機制,明確操作規程,方便企業了解和辦理。通過容缺受理、后置補齊,將各項前期手續由“串聯審批”變為“并聯審批”,降低了審批啟動門檻,縮短了審批時限,可以有效破解投資項目辦理前期手續流程多、耗時長問題,切實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投資便利化,加速項目落地進程,助力企業搶占市場先機。
自容缺受理機制實施以來,已經為企業項目核準容缺受理50余件,審批時間平均縮短30%,部分項目審批時間甚至縮短了55%,為項目加速落地爭取了寶貴時間。
下一步
市發展改革委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放管服”改革的各項工作部署,以更大的力度和舉措推進企業投資項目“容缺受理”機制,打造效率高、成本低的項目審批模式,助力企業搶時間、趕進度,推動企業投資項目早開工、早投產,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大連市財政局副局長
陳寶來
進一步加大
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力度
開設
政府采購中小企業服務專欄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財政局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措施,全市免收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3億元,惠及7000家企業,積極組織開展政府采購合同融資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壓力,累計發放貸款0.8億元,獲得市場主體好評。
2025年,為持續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市財政局作出以下承諾:
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力度
組織采購單位在發布中標結果公告時,公開評審委員會推薦中標供應商的理由,公開因落實政府采購政策等原因進行價格扣除后中標供應商的評審報價。
開設政府采購中小企業服務專欄
歸集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項目信息,為中小企業提供政府采購政策支持和服務引導,便利中小企業積極參與政府采購活動。
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是規范采購行為、提高采購透明度、維護采購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市財政局將組織采購單位公開評審委員會推薦中標供應商的理由和因落實政府采購政策等原因進行價格扣除后供應商的評審報價,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正確認識能夠中標的原因和優勢,尋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促進企業發展;另一方面,公開相關信息有助于約束評審專家嚴格按照采購文件的約定進行評審,規范評審行為,方便社會各界監督政府采購活動,促進政府采購市場公平競爭。
為發揮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按照財政部《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中小企業需出具《中小企業聲明函》才能享受優惠政策。
但從實際情況看,有的中小企業對政策理解不到位,不能按要求規范填寫,導致無效投標或是未能享受政策優惠。為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難題,市財政局將在大連市政府采購網開設專欄,向中小企業提供政府采購政策解讀服務,講解具體要求,指導中小企業正確填寫《中小企業聲明函》,助力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訂單。此外,專欄還將歸集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項目信息,方便中小企業直接搜索查詢,減少企業寶貴的時間成本,高效參與政府采購活動。
上述措施適用于市、縣兩級政府采購項目,于2025年4月起施行,可通過大連市政府采購網(http://ccgp-dalian.com.cn)查詢相關信息。
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張勇
嚴格落實豁免情形
務實簡化審批流程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規劃審批效能和監管服務水平,規范規劃管理邊界,堅持以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為原則,市自然資源局積極應對市場需求,守正創新、先行先試,牽頭起草了《大連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豁免清單》,于2024年11月正式印發。
市自然資源局承諾:將結合我市實際,嚴格按照《豁免清單》中明確的豁免情形及無需辦理許可情形,務實簡化審批流程,保障建設項目快速落地實施。
豁免情形主要包括
●城市國有建設用地范圍內,現狀或已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道路下新建、改建管線工程,包括水、電、氣、熱、照明等管線,以及集中鋪設上述管線的綜合管廊。
此類情形豁免旨在加快我市基礎設施網絡覆蓋,為招商項目“多地可選、落地能建、建成即用”提供支撐。
●為滿足功能、設備、服務升級需求,既有醫院內部改造工程;經論證,需對公辦學校、公辦福利機構等單位進行消防設施升級改造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
此類情形豁免將有效保障改善民生,進一步推動公共建筑升級改造,提升公共事業安全保障及服務水平。
●公園、綠化工程內建設非經營性交通、衛生、景觀、游憩等設施。
●按照復合利用、功能兼容的原則,在既有住宅小區內利用公共空間設置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及充電設施。
這兩類情形豁免將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更直接、更高效,與時俱進提升環境品質。
無需辦理許可情形主要包括
●不改變原有建筑主體功能、結構、面積等,僅對局部平面分割調整的改建工程;商業、辦公建筑內部業態調整或互換。
此類情形無需辦理許可將提高建筑空間自主調整的時效性,以應對不斷更新的產業需求,吸引新質生產力落戶大連。
●政府主導建設或在既有用地內建設的籃球、足球等運動場地及設施;公交車站、公共直飲水設施、汽車充電樁、電動自行車充換電柜等設施。
此類情形無需辦理許可將切實方便群眾日常生活,增加市民幸福感、獲得感、舒適感。
●加油加氣站內部設備升級改造;按相關政策標準要求增加節能、無障礙、消防、安防設施。
此類情形無需辦理許可將進一步推動安全設施、設備動態快速更新,讓城市更安全,讓市民更放心。
《豁免清單》印發后,得到了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充分認可。我局將結合我市發展新需求,及時更新清單內容,為打造營商環境標桿城市貢獻智慧和力量。
大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徐波
強化供熱保障
打造更有溫度的城市
今年,市住建局以“兩升兩降兩不”為目標,實施供熱質量提升工程,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為此,作出以下承諾:
持續推進“兩檢測一保障”
切實提升供熱韌性水平
加強管網檢測
從3月份開始,組織供熱企業運用熱成像技術及偵聽技術完成管網檢測,按照“排查出問題必須改、上個采暖季出現問題必須改”的原則,實施供熱管網及設施建設改造,計劃維修改造老舊供熱管網100公里,6月底前改造完成。
開展熱源檢測
4月15日前,組織供熱企業聘用第三方專業機構完成熱源檢測,預計維修鍋爐110臺,9月底前完成維修任務。
保障燃煤儲備
從4月起對全市儲煤情況按周進行調度,成立督導組深入供熱企業檢查實際到場儲煤情況。計劃發放2023—2024供暖期供熱企業購煤貸款貼息2000萬元,千方百計幫助供熱企業緩解購煤資金壓力,確保10月底前全市儲煤率達到60%以上。
開展“訪民問暖”
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針對本供暖期居民用熱問題,組織各地區建立問題清單逐一解決銷號。組織供熱企業通過多種渠道梳理供熱問題,并開展針對性整改,解決居民窗體保溫、密封不嚴等問題,為居民上門清洗地熱及過濾網。
加強供熱監管
切實形成供暖期高壓嚴管態勢
供暖期加強預判式調度,利用智慧供熱監管平臺、群眾投訴、網絡輿情監控等多種監管手段,每2小時對供熱企業開展調度,嚴格落實限時監測分析制度、當日現場核查制度、限時從重處罰制度和常態化檢查制度“四項機制”,發現問題第一時間組織屬地供熱管理部門現場核查供熱企業運行情況,將問題預防在源頭、解決在萌芽中。
下一步
市住建局將積極部署開展供熱“冬病春治”工作,強化供熱保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城市供熱工作,打造更有溫度的城市。
大連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
華正文
加強海洋資源要素保障
加快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
大連是國務院確定的現代海洋城市,海域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2211公里,海島538個,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載體。2022年以來,大連新機場、恒力石化等重大項目用海先后經國務院、省政府批準實施,有力推動了我市“兩先區”“三個中心”建設。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強海洋資源要素保障,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加快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更好服務我市海洋經濟發展,助力我市營商環境建設,作出如下承諾:
服務重大項目
強化要素保障
緊密聯系上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積極協調本市國批、省批用海項目審批進度,有效協調解決疑難重點問題。持續加強同發改、資源、海事、交通等部門和縣級政府的信息互聯和業務協同。針對重大建設用海項目適時建立工作專班,形成合力,并聯推進項目用海手續辦理工作。
聚焦項目用海
優化審批流程
進一步簡化申請材料,申請用海可不提供資信證明、環評核準意見。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限,市級海洋部門審核用海項目的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市政府批準的用海項目,用海公示由審批前公示調整為受理時同步公示。實行容缺受理,市政府批準的用海項目涉及海域使用權變更、續期、轉讓的,以及省政府批準的用海項目涉及竣工驗收的,可容缺“海域使用金繳納憑證”,在報省、市政府批準前提交即可。
靠前指導企業
提升服務質量
主動對接用海申請人,了解項目用海需求,輔導報審工作要點,回應用海企業關切。印制審批工作手冊,一次性告知審批流程和報審要件,一次性反饋意見,讓用海申請人少跑腿。明確審批路徑和時間節點,以高質量、高效率用海服務保障項目快速落地、早日見效。
加強過程監管
規范用海秩序
全面落實上級自然資源部門項目用海監管工作要求,施行監管白名單制度,分類動態精準開展監管。采取人防+技防手段,進一步發揮網格化監管優勢,高效利用衛星和航拍影像,及時查處違法違規用海活動。落實國務院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要求,實行“監管+服務”,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減輕企業負擔,堅決維護良好的用海秩序和營商環境。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
大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崔萬里
依托大連市綠電綠證服務站
實現綠電綠證業務“一站通辦”
大連是東北外向型經濟的龍頭,受國際綠色發展形勢影響,大連市綠電綠證市場需求旺盛,交易規模呈爆發式增長,使用綠色電力已成為企業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
為進一步服務好大連地區能源轉型,滿足本地各類企業綠色用能需求,國網大連供電公司現作出如下承諾:依托大連市綠電綠證服務站,實現政策咨詢、購買渠道介紹、使用、核算綠色電力等綠電綠證業務“一站通辦”。
● “綠電(綠色電力)”是指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過程中碳排放為零的電力;
● “綠證(綠色電力證書)”是“綠電”消費的核算認證機制。
近年來
國網大連供電公司不斷深化“遼亮‘贏’商”服務品牌,成立綠電服務專班,構建市縣所三級綠電服務機制,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綠電綠證購買、使用、核算統計等全過程“管家式”服務。
籌建全國首家省級碳計量中心,推動碳足跡全鏈條“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幫助企業算好電力消費“碳賬單”,在全國首個地市級試點綠電消費核算服務,為企業未來在綠色電力消費核算認證方面打好前站,助力企業“用好電”“用綠電”。
2024年度綠電交易規模突破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2倍,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協助主辦方交易綠證1300張,實現活動場館100%綠電供應。
大連市綠電綠證服務站是大連市政府牽頭,在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和省電力交易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國網大連供電公司成立。
服務站充分發揮資源數據、平臺共享等優勢,為各級政府和企業提供“六個一”服務,即:依托服務站和網格“綠電管家”,實現政策咨詢、規則解讀、操作指導等綠電服務“一站通辦”;實現綠電綠證交易相關知識、政策信息“一觸即達”;實現綠電消費、綠證交易、分布式新能源發用數據“一目了然”;實現發用電兩側供需信息“一處獲取”;實現定制化特色服務內容,跟蹤決策“一步到位”;實現專業化技能培訓,服務能力提升“一廳即享”。
綠電綠證業務“一站通辦”將有效解決企業購買與使用綠色電力時出現的“多部門反復咨詢”“信息掌握不全”“沒有具體操作經驗”等問題,對大連外向型企業提升綠色競爭力,助力大連市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具有強力的支撐作用。
下一步
國網大連供電公司將持續以客戶為中心,為社會各界、市場主體提供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的“一站式”綠電服務,以實際行動助力大連市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大連市“兩先區”“三個中心”高質量發展和沖刺萬億GDP城市注入更多“綠色動能”、貢獻更多“電網力量”!
來源:大連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