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NBA,超級巨星的存在不僅僅關乎得分能力,更是決定球隊戰術平衡的關鍵要素。特別是對于像金州勇士隊這樣以斯蒂芬?庫里為核心,主打傳切進攻(motion offense)的球隊而言,當對手的防守重點集中在王牌球員身上時,能有一位可靠的第二選擇穩定地承擔起進攻重任,就顯得尤為迫切。從這個角度來看,通過賽季中期交易加盟球隊的吉米?巴特勒,他的到來對勇士隊來說,可能不僅僅是實力的增強,更是重振冠軍基因的關鍵一步。
可靠的第二選擇
巴特勒加盟勇士隊后,最顯著的變化是球隊擁有了一位能夠承擔第二選擇角色的可靠得分手。巴特勒具備突破威脅、擋拆能力以及中距離進攻選項,鑒于目前除庫里外,球隊在進攻中缺少能擔任第二選擇的球員,他的加盟意義重大。
尤其是巴特勒加盟后的 4 場比賽,勇士隊取得了 3 勝 1 負的戰績,在此期間進攻效率值達到 118.4,我認為這充分體現了巴特勒加盟帶來的積極效果。(巴特勒加盟前,勇士隊的進攻效率值為 112.4)。
干拔跳投(Pull - Up)
在 NBA,對第二選擇球員期望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在單打情況下能夠通過干拔跳投解決進攻問題。當球隊半場進攻陷入停滯,或者對手防守對主要得分手(第一選擇)施加高強度壓迫時,這成為保持進攻流暢性的關鍵選項。特別是在目前勇士隊,除庫里外缺乏能完成干拔跳投球員的情況下,巴特勒的中距離干拔跳投可以成為強大的武器。
尤其像巴特勒這種突破威脅型球員,干拔跳投更具威力。由于干拔跳投是伴隨運球的跳投,防守方難以預測球員在運球后何時起跳投籃,進行防守的球員需要通過后退步和側步來預判投籃時機并進行干擾,這使得防守難度大大增加。
巴特勒雖然以突破為強項,但在沖擊籃筐困難的情況下,他也能利用中距離干拔跳投突破采用收縮防守的對手防線。(即便在進攻空間狹小的情況下,也能通過投籃延續進攻)。
本賽季巴特勒的中距離投籃命中率為 41%,雖然還稱不上是聯盟頂級的中距離射手,但在進攻陷入僵局時,他具備單打能力,且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中距離投籃的作用,這些無疑是他作為第二選擇的顯著優勢。
突破威脅(Drive Threat)
如果要指出目前勇士隊進攻面臨的問題,我認為缺乏能突破(Drive)的球員是其中之一。除庫里外,球隊沒有能主導單打或通過突破得分的球員,而原本稍具突破能力的庫明加因傷缺陣,使得勇士隊在沖擊籃筐的進攻上效果不佳。
從相關數據來看,本賽季勇士隊是聯盟中籃下出手次數最少的球隊之一?;@下出手在總出手次數中的占比為 27.8%,排名聯盟第 26 位。
當然,籃下出手次數少本身并非問題。像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籃下出手次數比勇士隊更少,但憑借 70% 的命中率,在聯盟中效率排名第 3。
我認為勇士隊籃下投籃存在問題,是因為不僅出手次數少,相對較少的出手次數下,命中率僅為 64.4%(聯盟第 20 位),處于聯盟下游水平。
因此,我認為巴特勒的加盟可能成為勇士隊的轉機,原因之一是他的突破威脅能夠彌補勇士隊目前進攻的不足。
巴特勒的突破選項在勇士隊能發揮更大作用,是因為在庫里吸引防守注意力的情況下,他可以憑借快速突破和穩定的籃下終結能力得分。
巴特勒的優勢在于,即便他的突破起始位置不在三分線附近的外線,無論從何處接球,他都具備沖向底線或攻擊扣籃點的速度和身體素質。
特別是,雖然數據上可能未體現,但當他從弱側突破時,對手防守為保護籃筐會自然收縮,此時將球傳出,在對手防守輪轉過程中,會為喬納森?庫明加(Jonathan Kuminga)創造突破路線,或者制造空位投籃機會,這也是巴特勒為球隊進攻帶來的衍生效果之一。
轉換進攻(Transition)
承接上述優勢,巴特勒的突破在轉換進攻中也能成為有力武器。突破威脅型球員通常在快攻中具備強大的突破和終結能力,有利于加快比賽節奏。
轉換進攻是目前勇士隊進攻面臨的又一問題,在轉換進攻相關數據統計中,勇士隊大多處于聯盟下游水平。場均轉換進攻得分 1.6 分(聯盟第 26 位),快攻頻率 14.6%(聯盟第 22 位),快攻進攻效率 116.8(聯盟第 26 位)。
我認為,巴特勒利用突破和籃下終結能力完成的快攻終結,能間歇性地解決勇士隊的這些問題。在攻防轉換時,他能迅速通過切入(Duck - In)完成快攻終結,這是他的優勢之一。
即便不進行切入,他也會積極作為跟進球員(Trailer),跟隨快攻球員并為進攻提供支援,因此我認為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勇士隊目前在快攻中面臨的問題。
二人配合(Two - Man Game)
巴特勒加盟勇士隊后,其出色表現不僅體現在個人進攻上,與球隊核心庫里和格林的配合,特別是二人配合中衍生出的擋拆、反掩護擋拆等進攻戰術,在他加入后變得更加精妙和可靠。
巴特勒擁有高球商(BQ),身體素質出色,能很好地融入團隊戰術,在掩護配合中表現出色。與傳統大個子不同,他作為側翼球員能積極利用掩護,為球隊進攻提供多層次的選擇。
在手遞手(Hand - Off)配合中,巴特勒的掩護能為庫里創造投籃空間,兩人配合默契,效果顯著。
在與庫里的擋拆中,巴特勒在溜底線(Slip)接球后,若自身進攻受阻,會及時傳球給處于扣籃點空位的德雷蒙德?格林(Draymond Green),助力球隊進攻,由此可見庫里 - 巴特勒 - 格林之間配合的默契。
今天比賽中,巴特勒與庫里展現出良好配合的進攻畫面,充分體現了他與庫里、格林之間的默契程度。(巴特勒借助庫里的無球掩護切入,接到格林的長傳后沖擊籃筐,這一系列動作展示了巴特勒的控球、突破能力以及與庫里、格林之間的默契。)
吉米?巴特勒加盟金州勇士隊,意義不止于增強球隊實力,更在于豐富勇士隊的進攻模式。原有的勇士隊體系以斯蒂芬?庫里為核心的傳切進攻為基礎,但在比賽后期的決勝時刻或半場進攻停滯時,特別是庫里遭遇針對性防守時,球隊缺乏有效的解決辦法。而具備突破威脅、無球跑動和中距離進攻選項的巴特勒加盟后,勇士隊得以擁有更穩定的得分途徑。
歸根結底,巴特勒的加盟意義重大。在庫里主導的勇士隊籃球體系中,加入吉米?巴特勒這位出色的第二選擇,使球隊擁有了更平衡的進攻火力。過去幾個賽季,由于主力球員老化以及板凳深度或質量問題,球隊陣容不穩定,如今巴特勒的加盟,讓勇士隊迎來了重拾冠軍競爭力的機會。引入巴特勒并期望在賽季后半段實現反彈的勇士隊能否重回巔峰,巴特勒能否成為球隊新的勝利密碼,這一切都備受 NBA 球迷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