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結局之前,崔為真與李沅實現了和解。
婆媳達成調解,袁剛拔管棄療。在經歷了兩場官司、無數爭執之后,這樣的結局令人無限唏噓。
雙方和解之后,作為婆婆的代理律師,陳碩頭也不回地走出了調解室。后知后覺的羅英子追出去,陳碩已經開車離開了。
婆媳握手言和、各方皆大歡喜,這明明是一場包餃子式的大團圓結尾,陳碩與羅英子為什么卻鬧翻了呢?
和解既是雙方當事人的意愿,也是李沅律師羅英子極力促成的結果。最終的放棄,是李沅個人意志的體現,也是羅英子樂見的結果。
只是,對于陳碩而言,他的失望溢于言表。
對于這樣不歡而散、分道揚鑣的結局,心思細膩的陳碩早就預料到了如今的結果。因此,從羅英子剛剛接觸袁剛案開始,他就曾反復勸羅英子拒絕這個案子、兩人之間不打對頭官司。
陳碩的顧慮,不無道理。
他與羅英子,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一個平靜如水、一個熱情似火,兩人的愛情觀、價值觀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作為雙方的代理人,一旦各為其主、對簿公堂,在辯護的陳詞、觀點的碰撞上難免會出現矛盾和沖突,進而誤傷到兩人脆弱的感情。
果不其然,在陳碩與羅英子成為對手后,他兩場官司、兩次勝訴,最后雙方當事人實現了和解,但是兩人的感情也隨即出現了裂痕。
在第一次勝訴之后,陳碩曾經問過羅英子,假如有一天,自己和袁剛一樣病入膏肓、躺在病床,她會堅持還是放棄。
在陳碩看來,任何一對男女,在步入婚姻殿堂、結為夫妻之后,就應該有彼此扶持、相伴到老的義務。愛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手牽手、肩并肩,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然而,在陳碩渴望的眼神中,羅英子卻顧左右而言他。她的猶豫、她的躲閃,都讓陳碩感到了失望。
站在羅英子的角度,她曾經在之前的感情中踩過雷、受過虐,滿懷憧憬地步入了婚姻的城堡,最終卻遍體鱗傷地狼狽退出。因此,對于愛情與婚姻而言,她始終不愿面對、不敢奢望。
面對陳碩反復追求、頻頻示愛,羅英子縱然人再傻、腦子再笨、反射弧再長,不會看不到溢出五官的愛意。以前的羅英子可以裝聾賣傻、視而不見,但在接受了陳碩的求婚后,依然踟躕不前、不愿為愛勇敢,這自然會傷了陳碩的心。
陳碩的愛情是熱烈的、執著的,是不顧一切的付出,就像他說的那樣,假如躺在病床上的人是羅英子,他會永不放棄,陪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只是,在任何一段感情中,愛得更深的一方往往也更容易受傷。因為他們愛得主動、愛得投入,所以就會輕易地亮出了底牌、切斷了退路。
張愛玲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陳碩越是深愛著羅英子,就越會在感情中處于被動的地位。羅英子的不堅定,讓陳碩失去了安全感。
壓死愛情的最后一根稻草,恰恰是婆媳之間的和解。李沅口口聲聲地講著過往、說著真愛,事實上卻是在丈夫躺下半年后就希望快速割席、離婚下船。
乍一看,李沅的做法是對袁剛的尊重,婆婆的堅持更像是自我感動。然而,假如我們將雙方的身份互換,如果有一天,李沅的孩子躺在病床、奄奄一息,作為母親的她必定也不會輕易放棄,而是頭鐵地堅持到底。
從這個角度來,李沅選擇離婚旁人無可指摘,但是及時抽身、快速離婚還要給自己貼上愛情的標簽,則是標準的又當又立。
在法庭上,陳碩曾經出示了一份證據——李沅與袁剛的結婚典禮視頻。當時,婚禮上的李沅,對丈夫作出了山盟海誓般的承諾;短短幾年之后,曾經的承諾言猶在耳,但在疾病面前,李沅卻選擇性失憶。
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貴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我都愿意愛你,照顧你,尊重你,接納你,直至生命盡頭——世間所有的癡男怨女,在婚禮上都曾親口許下過這樣的承諾。
所有人的婚姻,都像是一張彩票,當你刮中的結果是順境、富貴、健康,自有郎情妾意,一切相安無事;假如,你刮出的結果是逆境、貧窮、疾病,總有人不愿意兌現承諾、愿賭服輸。
婚禮上的一句我愿意,有的人是誠意滿滿、一片真心,有的人是隨便說說、你別當真。
陳碩與羅英子的愛情,注定曲曲折折、分分合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