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哥的第15篇AI日記
當客戶用AI生成了一張3D效果圖,直接問你——“這個可以落地嗎?”
——AI時代,設計師如何避免成為“過期膠卷”?
01. 20年后再相聚,我們聊起“膠卷的消亡”
前幾天回老家,見到了幾位年輕時的老朋友,我們已經20多年沒見了!
孫旭——遼陽攝影家協會會長,攝影創意先鋒。
楊振華——原遼陽攝影家協會會長,攝影界的老前輩。
周毅——遼陽市攝影家協會秘書長,對行業變遷觀察入微。
30多年前,我們都是年輕人,他們的職業都很“潮”,代表著時代的前沿。那時候,膠片攝影是頂級的藝術形式,數碼攝影剛剛起步,誰能想到,曾經風靡一時的膠卷,如今幾乎銷聲匿跡?
這次見面,我們聊起了攝影行業的變遷,聊起膠卷的現狀。周毅告訴我:
“現在的膠卷市場幾乎歸零,買的人越來越少,真正懂得膠片工藝、還能堅持拍攝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但令人意外的是,膠卷的價格比當年貴了十倍!
富士普通膠卷:180元/卷
過期分裝膠卷:120元/卷
沖洗負片:90元/卷
高精度掃描:10元/張
可這些高昂的價格,并不代表膠卷復興了。
如今買膠卷的,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只是想體驗**“復古感”**,拍幾張照片發朋友圈,蹭個流量。甚至有人覺得:
“拍膠片比數碼拍照更專業。”
然而,真正還在認真拍攝膠片的攝影師,屈指可數。
這讓我不禁想到室內設計行業的未來……
如果你的客戶用AI生成了一張3D效果圖,然后直接問你:
“這個可以落地嗎?”
你會怎么回答?
如果你的回答只是:
“不行,這只是AI生成的概念圖。”
那么客戶可能會想:
“既然你只是判斷可行性,那AI再優化幾次,不就能自己完成設計了嗎?”
當AI可以免費生成效果圖,甚至連施工圖都能自動繪制,客戶為什么還要花錢請設計師?
這是不是很像當年的膠卷?
02. 設計行業的“膠卷危機”:你的價值是什么?
過去:設計師是“壟斷”行業
?以前,攝影師必須掌握暗房沖印技術,才能拍出好照片。
?以前,設計師也必須經過專業訓練,才能做出精準的空間規劃和效果圖。
現在:AI讓工具平民化,人人都是“設計師”
?AI讓普通人輸入一句話,就能生成一張高質量設計圖。
?這是不是很像數碼相機時代,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攝影師”?
未來:如果設計師只是“出效果圖”,那么很快會被AI淘汰!
?AI不會殺死設計行業,但會淘汰那些只靠工具生存的設計師。
?如果你的價值只是“畫圖”,那你和AI有什么區別?
03. 未來設計師需要具備的三種能力
A. 跨學科整合能力
?了解AI工具,提高設計效率,但不依賴AI。
?學習心理學,打造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空間體驗。
?關注可持續材料,結合環保理念進行空間設計。
B. 技術批判能力
?設計師要有審美判斷力,不被AI的“數據審美”牽著走。
?把AI當助手,而不是主角,保持自己對創意的主導權。
C. 體驗設計能力
?如何通過光影、材質、色彩,讓用戶在空間中感受到幸福感?
?如何設計一個空間,讓人在其中感到安全、放松、專注?
這些,AI做不到,但設計師可以!
04. 結語:不做“過期膠卷”,成為“設計導演”
當客戶用AI生成了一張3D效果圖,問你:
“這個可以落地嗎?”
你應該有比“能不能落地”更高維度的思考:
?這個空間的體驗感如何?
?這個設計能否讓人感受到幸福?
?如何在AI技術之上,提供更具人文關懷的設計?
這,才是AI無法取代的價值!
AI時代,設計師必須進化!——加入我們的AI設計課程!
你是否想提升自己的AI設計能力?
你是否想學習如何結合AI,提高設計效率?
你是否想讓AI成為你的得力助手,而不是競爭對手?
我們特別推出《AI設計工作流實戰課》!
課程亮點:
?手把手教學,快速掌握大語言模型、快速掌握AI繪圖(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Comfy、Krita)
?AI風格控制,讓設計更具創意,而不是“千篇一律”
?實戰案例分析,讓你真正掌握AI在設計中的應用
我是設計聯創始人 張靖 交流合作、報名學習等都可加我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