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刊發一文,說是第一次,我表示祝賀。遙想自己當年,2006年9月,有篇小文刊發《姑蘇晚報》,那也是我第一次被報紙刊發,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后來,得稿費40元。
紙媒已經多年不光顧,也不曉得行情了。倒是常年浸淫在公眾號里,還能有點發言權,雖然自己賺的不多,但其渠道和模式倒是清晰可見的。這里,不妨分享一下。
1.流量主
當公眾號粉絲超過500的時候,就可以在后臺開通這個功能,綁定注冊者的銀行卡,就能靠流量主來賺錢了。
流量主看的是流量的多寡。如果流量巨大,比如10萬+閱讀量,那流量主的費用也就多起來了。
當然,取決于廣告收入多寡的并不僅僅是點擊率,而是人們點擊文章之中廣告的量。如果沒人點擊廣告,那流量主就會很低很低了。
只是這個過程并不十分透明,你也不可能進行計較,因為你也沒有人去計較,你在平臺上賺錢,能找誰呢?
2.互選廣告
這需要后臺設置,廣告商會主動和你聯系,定好價格,然后發布一篇文章,賺取一定的廣告費用。
現在公眾號發布廣告必須通過互選平臺,如果私下發布的話,最大的可能是你的號沒有了,輕微的則是給你禁止發布。
3.贊賞
即寫公眾號的時候,只要你超過300字就能申請原創,然后設置一個贊賞賬戶,別人覺得好就可以打賞,打賞的錢直接進入到你的零錢包里。
贊賞,很多時候是因為一種情義在。比如,當年湘西女教師李田田遭遇被精神病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去她的公眾號里贊賞,說到底是一種正義的伸張。
一般而言,贊賞到的錢可以說微乎其微。
4.返傭商品
即在文章內插入商品,如有人購買,你就能拿到一定的傭金,這種方式成功的幾率并不高。
具體操作是在公眾號的后臺最上面一欄的收入變現之中進行選擇,可以選擇整篇文章是一款商品,也可以選擇商品的鏈接。
上述即是公眾號的賺錢模式分析,到底需要依靠哪種,需要自己進行衡量,拿出自己的優勢,找尋到公眾號變現的邏輯。
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