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永烈士陵園是為紀念辛亥革命以來在敘永犧牲和敘永籍革命先烈而修建的紀念陵園,既是革命烈士安息之地,也是敘永人民瞻仰革命烈士、弘揚先烈精神的圣地。
1954年4月,敘永縣在縣城揚武坊勞動人民文化宮修建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以紀念為建立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塔高12米,塔基方形,塔身上小下大,上書“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紅字,塔座鐫刻126位革命烈士姓名。
1986年11月,中共敘永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敘永東城坪上街普照寺舊址修建敘永縣烈士陵園。陵園于1987年底竣工,占地1.8公頃,綠化面積1.06公頃。烈士陵園主要由仿古門樓、上下廣場、陳列室、革命歷史敘事墻、烈士銅像、紀念亭、紀念碑、烈士褒揚區、烈士墓地和景觀綠化區等部分組成。革命烈士紀念碑高17.5米,碑上鐫刻前國家主席楊尚昆書寫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碑座前后分別鐫刻前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書寫的“浩氣長存”“永垂不朽”題字。題字下方前后分別鐫刻“敘永縣革命烈士陵園碑記”和“后記”。碑座左右兩側立面是294位烈士名錄。碑四周為瞻仰悼念活動的紀念碑廣場,前面是可容納數百人的碑前廣場。紀念碑后面的墓地安葬革命烈士。正中是集墓,集墓碑長8.5米,高3米,上書“革命烈士之墓”“敘永縣人民政府1987春立”。集墓中安葬著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和征糧剿匪中在敘永犧牲的部分烈士。集墓兩側是40位烈士墓,種有翠柏,分墓獨立,排列齊整。
2000年和2006年分別對陵園進行了修繕。2013年10月,中共敘永縣委、縣政府再次對陵園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后的烈士陵園面貌一新,建筑面積1732平方米。整體規劃科學合理,配套設施齊全,已被列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陵園門廳建筑,高10.08米,寬18米,進深5米。中為6米寬大門門道,兩邊為陵園管理所辦公室。門額上鐫“敘永烈士陵園”六個大字,為詩人流沙河所題。大門楹聯:“毅魄忠魂凝為似錦山河如歌歲月;哀思敬意化作福民愿望忘我精神。”大門外側楹聯:“浩氣橫天勵茲來者;豐碑拔地壯我邊城。”兩聯為敘永一中特級語文教師文伯倫撰聯,由前中共敘永縣委書記周正舉書寫。左側立有前瀘縣軍分區政委楊超題寫的“敘永縣烈士陵園”石碑。
陵園廣場占地8500平方米,左側是新修的一幢兩層仿古中式建筑“敘永烈士陳列館”,右側為林蔭大道。石階左右丹霞石墻上,分別書有“紅軍精神萬古流芳”“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6個大字。
登山石階,寬6米,共120級,設置6個平臺。下面4個平臺兩邊各塑有一位烈士半身銅像,花崗石基座高1.6米,刻有烈士生平簡介,雕塑像高0.8米。他們分別是辛亥革命時期的黃方,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陸更夫、柳紹軒、曾春鑒、龍厚生、王清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陳繼賢和中印自衛反擊作戰犧牲的王興潤等8位烈士。左面建有忠烈亭,亭聯為:“正氣忠名傳百世;良操烈士范千秋。”右面建有將軍亭,紀念護國討袁蔡鍔將軍,亭聯為:“成百戰軍功,武略文韜曾顯赫;耀千秋史冊,春風夏雨不消磨。”
陵園林蔭道一側依山修建浮雕“敘永革命歷史敘事墻”,高約2.2米,長163米,墻正立面350平方米,共8個板塊。
第一板塊是前言,概述敘永革命歷史。第二板塊的內容是辛亥革命時期和護國討袁戰爭時期。有“永寧首義”歷史人物黃方、楊維、楊兆蓉、熊克武、黃樹中、稅錫疇浮雕像,有蔡鍔將軍率軍討袁過雪山關、駐節忠烈宮的浮雕。第三板塊內容是新民主革命時期。有傅鐘將軍、張子玉、陸更夫、柳紹軒烈士和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在五龍山成立的浮雕,有1935年紅軍過敘永大型浮雕。其中,有召開石廂子會議、在石廂子過春節以及毛澤東駐節分水鎮趙家大院浮雕,有紅軍在敘永三岔河、黑泥灣、漏風埡、天堂壩四次戰斗場面浮雕。第四板塊內容是抗日戰爭時期。浮雕記載了敘永人民搶修川滇公路、修建瀘州藍田飛機壩,參軍赴抗日前線,擁軍支前的史料。第五板塊內容是解放戰爭時期。浮雕記載了中共敘永地下黨組織開展的主要革命活動。第六板塊內容是解放敘永及征糧剿匪。第七板塊內容是抗美援朝。第八板塊內容是記載敘永軍人參加中印自衛反擊戰和對越自衛反擊戰史料。這些浮雕讓人們重溫革命歷史,牢記先輩業績,緬懷烈士英靈。
敘永烈士陵園承載著革命老區敘永厚重的紅色革命歷史,發揮著傳承革命精神、鑄魂育人和緬懷革命先烈的重要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