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向應,滿族,遼寧大連人,姓瓜爾佳氏。早年讀書的時候,勤奮刻苦,考試成績名列前茅。而后他離開家鄉,來到大連,此時“五四運動”已經在大連開展,在一次偶然間,他接觸到了“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并被深深吸引其中,從此他積極參加各界人士的愛國反日運動,對他影響巨大。從此,關向應深刻認識到國家需要崛起,民族精神需要振奮。
1922年4月,關向應畢業后被分配到日本人開設的公司當職工。由于經歷過新思潮的洗禮,他對日本人十分不待見,沒干多久就辭職回鄉。
但關向應畢竟是個“高材生”,他的回鄉驚動了鎮上的日本會會長,意圖聘請他到事務所當書記。本來這是一個“肥差”,只要他接受了,在鎮上就會有權有錢,衣食無憂。豈料關向應想也沒想:“給日本人做事,我不干!”他剛離開日本人開辦的洋行,又怎么會轉投入日本人的手下。此事頓時在鄉中傳開了,后來他憑借自己的本事,進入了《泰東日報》當印刷工人。
《泰東日報》是中國人辦的報紙,在這里他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交流救國救民的道理。后來關向應通過朋友石三一介紹給了中共早期工人運動領袖李震瀛,后在1924年,又經李震瀛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應李震瀛的要求,關向應前往上海學習,在短短幾個月里,他結交了許多朋友,諸如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惲代英、鄧中夏。
在此期間,關向應目睹帝國主義統治下的上海的黑暗現實,于是愈發堅定地投身革命,救國家于水火的決心。
次年年初在蘇聯莫斯科加入共產黨。同年五月份,五卅運動爆發,關向應調遣回國,成為擔任青年革命的領路人,之后在黨中央里身居要職。1931年因為顧順章的叛變險些暴露,被捕入獄。關向應機智應對,雖然慘遭酷刑,在黨中央的多方努力下,終于營救出獄。
而后的歲月里,關向應與賀龍一起,努力壯大紅軍隊伍,積極為紅軍隊伍的發展作貢獻。在面對蔣介石的圍剿,關向應和任弼時、賀龍等人踏上漫漫長征路,會師以后,對張國燾的錯誤主張,做出抵制。
抗戰時期,在他和賀龍的正確領導下,有效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首創了在冀中平原上大規模殲滅日軍的范例。
可惜,這位勤勤懇懇的優秀指揮員和領導人,帶病工作,于1946年7月病逝延安,享年42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