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達1,290平方公里,不丹已承認中國收回庫拉岡日雪山,我國與不丹兩國在邊境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庫拉岡日雪山的領土主權歸屬我國,不丹沒有意義,標志著我國已經完全擁有庫拉岡日雪山,與不丹不再有任何爭議。
在過去由于歷史問題勘探技術落后,庫拉崗日雪山曾經一度被劃入了不丹的版圖,而其他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也在地圖上,將這一地區劃入了不丹的版圖,這次我國收獲的領土面積達到了1,290平方公里,相當于我國一個香港的大小。
在古代由于地理氣候的因素,喜馬拉雅山一直都是我國與南亞國家之間,天然的分界線。古時候由于領土邊界意識普遍不強,以及勘測技術落后,而且喜馬拉雅山脈地理氣候惡劣人跡罕至,國與國之間大多都沒有一個明確的邊境劃分習慣,邊境線基本上都以山脈的分水嶺為主。
國外由于我國在歷史上,大多數時候國力強盛,周邊很多國家都是我國的藩屬國。比如不丹尼泊爾西京納達克等地區,這一進步弱化了我國與喜馬拉雅山周邊國家的邊界意識。而晚清時期,由于國力的衰落,歐洲殖民者英國,在南亞地區建立了殖民地英屬印度。
此后英國并不滿足于南亞地區,而是不斷蠶食清朝的領土,企圖翻越喜馬拉山入侵我國西藏。二戰后英國國力衰落,海外殖民體系崩潰,但卻留下了諸多的邊境爭端,為各國之間的領土爭奪埋下了禍根。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我國開始與周邊國家紛紛建交,進行邊境勘定。
如今雖我國在陸地上,與大部分國家都已經劃定了邊界,但始終沒有與喜馬拉山南坡的印度和不丹劃定邊界,主要是我國與印度之間的邊境問題,太過于復雜。不丹在英國殖民統治崩潰后,卻被印度繼承了在不丹的影響力,控制了不丹的內政外交,直接導致了我國與不丹的邊境劃分久拖不決。
不丹也成為了我國所有鄰國中,唯一沒有建交的國家,中國與不丹兩國之間的交流十分困難,邊境問題進展也非常的緩慢。近些年由于我國實力的大幅提升,而不丹也在努力增強獨立自主的能力,兩國之間的交往才逐漸升溫,而庫拉崗日雪山領土主權的確定,也奠定了我國與不丹兩國。
未來邊境劃分的重要基礎,庫拉岡勒雪山地處我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諾扎縣的西部地區,這座雪山由三座高峰組成,海拔最高處 7,538米。在過去,很多人都誤以為這是不丹的第二高峰,這座雪山周圍,還擁有6座海拔超過7千米以上的高峰。
庫拉崗日雪山在藏族以及佛教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最知名的雪山,莫過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藏族人以及南亞各國的佛教徒眼中,庫拉崗日的雪山是以岡仁波齊峰,梅里雪山和扎爾雪,山齊名的四大神山之一。
直到如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國內外藏傳佛教信徒,徒步前往庫拉岡的雪山,他們在這里進行朝圣,接受精神上的洗禮。從地理上來看,庫拉岡的雪山距離不丹的直線距離僅有18公里。山下的峽谷中遍布各式各樣的大型冰川,這里經常發生雪崩甚至冰崩的現象,氣勢磅礴,響徹山谷。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與不丹展開邊境談判,庫拉岡的雪山明顯位于喜馬拉雅山的北坡,理應屬于中國。但當時缺乏勘測設備和相關衛星,加上當地地理氣候環境惡劣,很難進行實地測量,被錯誤地劃入了不丹的版圖。加上不丹在此地常年與該國人員活動,他們也誤將這里當成了自己的領土。
隨后隨著勘測技術和衛星科技的突飛猛進,最終確定了庫拉岡勒雪山是我國的領土。隨后我國開始將公路修建到雪山腳下,進一步維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這也為兩國談判,我國最終收復庫拉岡勒雪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不丹已經重新修訂了國家的版圖,確定了這里是中國的領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