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在日常生活的瑣碎煩惱中,廚房、衛生間漏水堪稱讓人頭疼的 “頑疾”。傳統維修需砸墻撬磚,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破壞家居裝修。而近期,一種號稱 “免砸墻、兩小時速修” 的防水 “新技術” 悄然興起,打著 “高科技”“德國進口材料” 的旗號,看似為漏水難題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實則暗藏重重陷阱。央視的深度調查,撕開了這一騙局的偽裝,揭開了背后令人震驚的真相。
家住上海的張先生,就因衛生間漏水陷入了這場精心設計的騙局。他在網上搜索防水維修時,被一段宣傳 “四位一體靶向補漏技術” 的視頻吸引,視頻中專業的講解、成功案例的展示,讓他看到了快速解決問題的希望。留下聯系方式后,維修人員迅速上門。起初,維修人員報價 “一斤膠水 260 元,預計四五斤”,可施工結束后,賬單上的數字卻讓他瞠目結舌 ,76 斤膠水,總價近 13000 元,而樓下的漏水問題依舊存在。
張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劉女士在美團下單 “39 元上門檢測” 服務后,同樣被推薦使用注膠堵漏。維修人員承諾 “7 天凝固見效”,可時間到了,漏水問題絲毫未改善。馬先生的經歷更是離譜,維修人員以 “10 年質保” 推銷膠水,從最初預估的 10 斤用量,最終灌下 80 斤,總價高達 19800 元。這些消費者懷著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尋求幫助,卻沒想到踏入了不法分子設下的圈套。
上海警方的介入,讓這場騙局的黑幕逐漸清晰。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 “防水維修團隊”,實則是犯罪團伙。他們駕駛小貨車,攜帶廉價膠水和簡單注漿設備流動作案。據犯罪嫌疑人韓某交代,他們使用的膠水成本極低,每斤僅 2 - 3 元,卻以二三百元的高價賣給消費者。這些膠水不僅沒有任何質量保障,連成分都不明,甚至可能釋放有害物質,造成二次污染。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團伙成員從未接受過專業培訓,對設備原理和施工規范一竅不通,所謂的 “免砸墻注膠” 技術,不僅無法真正解決漏水問題,還可能因非專業操作帶來結構安全隱患。
為了讓騙局更具迷惑性,犯罪團伙在包裝和宣傳上煞費苦心。他們偽造二維碼和檢測報告,將成本幾元的膠水包裝成 “德國進口納米結晶灌漿料”,標價高達 9188 元。掃描二維碼后,頁面顯示的高端產品信息和權威認證,實則是他們隨意編輯的虛假內容。這些偽造的檢測報告,更是成為他們騙取消費者信任的 “金字招牌”,讓不少人在高價面前放下戒心。
除了虛假宣傳,犯罪團伙還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報價陷阱。維修人員先以 “少量用膠” 的低價獲取消費者信任,施工過程中卻不斷增加用量,最終賬單金額遠超預期。當消費者提出質疑,他們便采用短信轟炸、電話恐嚇等手段逼迫付款。罪犯李某就因強迫交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更多的犯罪嫌疑人仍在接受法律的審判。
在調查中,記者還發現了電商平臺監管缺失的問題。許多消費者通過 58 同城等平臺尋找防水維修服務,平臺上的商家雖展示營業執照,卻未提供關鍵的施工資質。當消費者要求查看資質和產品合格證明時,平臺以 “無權索要” 為由推脫責任,未能履行《電子商務法》規定的核驗、登記和協助維權義務。這為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讓更多消費者陷入騙局。
面對這些防不勝防的消費陷阱,專家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防水維修服務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輕信 “免砸墻”“快速修復” 等夸大宣傳,務必要求商家提供正規合同,明確施工方案、材料價格和用量;施工前查驗商家的施工資質和材料合格證明;施工結束后,對照合同明細付款。只有嚴格遵循這些流程,才能避免成為騙局的受害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這場由央視曝光的防水維修騙局,不僅為消費者敲響了警鐘,也給相關部門和平臺提出了監管難題,唯有多方合力,才能杜絕此類亂象,還市場一片清明。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