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宣稱“全民智駕”的比亞迪,又準備在騰勢(參數丨圖片)身上開始新一輪的“掀桌子”行動。
2月18日,騰勢正式發布2025款N7。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全系配置升級,標配智能底盤、高階智駕、豪華AI座艙和雙排舒適座椅。售價區間為25.98萬元至28.98萬元。
新車雖然“干貨滿滿”,但能否突破重圍,在賽道擁擠的中端市場贏得“承上啟下”的一席之地?
早在2024年8月20日,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坦言,“在比亞迪的汽車品牌矩陣中,騰勢已經成為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連接了比亞迪旗下的各大品牌。向下,它整合了王朝網、海洋網的資源與支持;向上,它則為高端品牌仰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王傳福為騰勢“定調”的背后,仍有一個問題待解——騰勢到底有沒有屬于自己的品牌護城河?
從目前行業競爭態勢看,越來越多車企在“上探”和“下放”。如鴻蒙智行以“尊界”沖頂高端之巔,小鵬、蔚來等則試圖在“下放”中搶占更多市場份額,而問界、小米等則牢牢把控中端市場。
對此,缺乏足夠品牌聲量、技術差異化和“辨識度”的騰勢,能否在中端和高端市場協同共生?比亞迪會拿出多少資源為其賦能,將決定騰勢的未來。
干貨拉滿,但賽道已擁擠
2025款騰勢N7,將價格區間定在了25.98萬元至28.98萬元,三種版本全系搭載91.3度電池。其中,兩個售價為25.98萬元的版本配備單電機,最大續航702公里;頂配的28.98萬元版本則搭載雙電機,百公里加速3.9秒,最大續航為630公里。
新N7支持800V平臺和高壓快充技術,最大充電功率230kW(雙槍),充電15分鐘可續航350公里。此外,新車還配備了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具備預瞄功能,采用雙腔空氣懸掛,支持剛度、高度與阻尼的調節。
外觀方面,除了新增極光紫車漆和全新輪圈造型外,整體風格與老款相似。
新N7的一大亮點,或在于其全系標配“天神之眼”高階智駕B,配備兩個激光雷達,支持高速領航與城市領航功能,包括環島、掉頭、無保護左轉和避障等操作。
若將上述配置視作騰勢帶給消費者滿滿的“干貨”和誠意,從定價看,新N7卻實則處于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賽道的擁擠,為新N7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一方面,新N7所在賽道擁擠,如特斯拉Model Y、理想L6、星紀元ET、阿維塔07、問界M7、智己LS6以及智界R7等,無不爭相搶占中端SUV市場份額。面對一個個強勢的“競品”,本身聲量不足、與老款相比差異化優勢較弱的騰勢新N7,前景如何?
另一方面,從2024款N7的2025年1月銷量109臺表現看,或意味著新N7要“大賣”,尚需下“狠功夫”。
新N7作為騰勢在中端市場的主力車型,其之于騰勢甚至比亞迪的戰略意義非同小可。
因為,騰勢必須要拿下中端市場。
這是比亞迪大戰略布局上“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上有仰望,下有比亞迪,中間恰恰是需要騰勢來“接續”。
而在中端市場,承載這一“重任”的便是新N7。
新N7能否突出重圍、逆轉老款銷量頹勢,或許在智駕大戰“元年”,以智駕“智取”市場不失為上上策。
尤其是,得益于比亞迪的人?!叭撕鹦g”,其研發的“天神之眼”智駕解決方案,伴隨“全民智駕”的口號,一時吸睛無數。
那么,已經將天眼之神B高階智駕系統“上車”的新N7,是否“抗打”、又能否給比亞迪一個“驚喜”?
向下靠什么接地氣?
細看下來,“天神之眼”智駕系統三個版本差異不小。
硬件上,天神之眼A (DiPilot 600),配備3顆激光雷達、5毫米波雷達、11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算力508 TOPS;天神之眼B (DiPilot 300),則配備1顆激光雷達、5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算力254 TOPS。
功能上,天神之眼A覆蓋無圖城市領航、高速NOA、極端場景優化等,適用于復雜城市道路和高風險環境,定位3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主要搭載品牌為仰望;天神之眼B則涵蓋城區+高速NOA和易三方泊車,適用于城市通勤和長途駕駛,定位20萬元以上市場,主要搭載品牌為騰勢和比亞迪高端車型。
此外,天神之眼C (DiPilot 100)作為純視覺智駕方案,則定位10萬元以下市場,適配比亞迪全系經濟車型。
而新N7搭載的,則是并非“頂格”的“天神之眼”B。相對于“頂配”天神之眼A,天眼之眼B硬件上少了2顆激光雷達、算力上幾乎“腰斬”、功能上也有所“閹割”。
由此來看,比亞迪給騰勢的智駕資源,亦可謂秉承了“承上啟下”的“中心思想”。即,非A而是B。
然而,天眼之神B,相比同級車,戰斗力幾何?
以價格相近、區間在24.8萬-26.98萬元的2024款問界M7后驅Pro智駕版為例,其搭載的華為乾崑ADS 3.0智能駕駛系統,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和自研算法,通過GOD大感知網絡全面識別障礙物,PDP決策網絡優化決策和規劃,提升通行效率和復雜路口通過率。
硬件方面,搭載192線激光雷達,提升感知精度和全天候檢測能力;4D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增至280米,精度提升至5cm,延時縮短至65ms,增強目標探測和環境建模能力。
乾崑ADS 3.0的“亮點”功能,則包括車位到車位智駕領航、全向防碰撞系統CAS 3.0和智能泊車等,被視為當下智能駕駛領域的標桿。
那么,究竟是投入了數百億、歷經數年埋頭研發的ADS3.0更勝一籌,還是比亞迪橫跨中高低端的天神之眼智駕矩陣更有“智價比”,時間會給出答案。
不過,當下一個問題卻顯而易見,即,市場對“天眼之神”的認知仍存挑戰。相比于華為、蔚小理等品牌在智能駕駛領域數年的技術積累,比亞迪通過“人海戰術”短時間內研發推出的這一系統,顯得較為倉促。
消費者對于新系統的接受度如何?特別是在涉及駕駛安全的技術上,難免更為謹慎。他們不僅關心系統的軟硬件優勢,更在乎其穩定性與可靠性。
而鑒于比亞迪所具備的最高級智駕系統——天眼之神A主要搭載在仰望品牌上,這一被網友視為硬派越野“專屬”的“天眼”,若難以“上車”到騰勢品牌的高端車型上,那么,向下生根難,要向上發芽也并不容易。
向上如何沖高?
從騰勢成為比亞迪的全資子公司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從比亞迪的“大局”出發,專注于中高端市場的深耕,走好品牌的“平衡木”。
高端市場上,盡管騰勢D9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豪華配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隨著嵐圖夢想家、極氪009甚至別克GL8純電對其銷量的稀釋,騰勢D9接下來也面臨挑戰。
而如何保持在高端市場的銷量和競爭力,將是騰勢未來發展的“必答題”。
為進一步拓展高端市場,騰勢推出了Z9GT,定位為D級獵裝轎跑,Z9GT起售價為33.48萬元起,意圖打開騰勢在高端細分市場的想象空間。
盡管該車型具備豪華設計,但在智駕上同樣搭載的是天眼之神B系統。而這一定價與同級車相比,能否“吸睛”,從其2025年1月1039臺的銷量或不難看出。
品牌層面上,騰勢要向上發芽、沖高,需要強大的品牌吸附能力。與傳統豪華品牌相比,騰勢在品牌附加值以及在消費者心智滲透力上仍有差距。
盡管其背倚比亞迪這棵大樹,可以在汽車全鏈條技術上獲得來自比亞迪的賦能,但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騰勢必須找到差異化的市場定位,進一步優化產品性能,提升豪華感與品牌力,從而吸引高端消費者。
品牌力從何而來?一是聲量的持續放大,二是技術的保持領先。由于高端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和忠誠度極高,騰勢要在品牌塑造上與傳統品牌和新勢力形成差異,將其未來能否成功沖高的真正變量。
換言之,騰勢要在高端市場脫穎而出,必須在品牌認知、產品創新和技術競爭等多個方面取得突破。
智駕,顯然是智能化下半場,騰勢上位的一個變量。但若不能將天眼之神A搭載到騰勢的高端車型上,要贏得高端消費者的“偏愛”或存在一定難度。
騰勢的未來發展,有必要利用比亞迪的“頂格”智駕技術,提升基于技術帶來的品牌影響力,樹立品牌的高端技術標桿,吸引高端市場關注。
話說至此,那么,騰勢到底有沒有自己的品牌護城河?這或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品牌力上,與其他高端品牌相比,騰勢是否具備足夠的高端感和身份屬性上的認同力?是否有在線上線下足夠大的品牌聲量和口碑效應?
技術上,是否與競對接軌甚至超越,并讓消費者對騰勢的技術力、產品力有差異化的感知?
此外,騰勢在社交平臺、新媒體營銷上顯得較為保守,或讓其難以有效吸引年輕消費者和拓展品牌影響力。
而既與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勢力品牌競爭,又要與傳統高端車系抗衡,也導致其在品牌定位上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
騰勢雖擔負著比亞迪“承上啟下”的“重任”,但技術上不是“頂格”智駕高端優等生,相當于在品牌聲量處于弱勢下,難以通過技術優勢找到“加分項”。
因此,騰勢要向上發芽甚至開花結果的目標,與向下生根,同樣面臨較大的挑戰。一言以蔽之,當品牌附加值尚不突出之際,技術的溢價能力會使得不同品牌有“天壤之別”。
當然,隨著唯一兼具比亞迪“天神之眼”、華為“乾崑智駕”兩大高階智駕系統的車型——豹5智駕版的全新推出,“承上啟下”的騰勢是否會在日后得到類似“賦能”,進而爆出撩人的“神反轉”,或也不是沒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