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igger南京
昨天還處于零下的低溫里瑟瑟發抖,誰能想過兩天氣溫將攀升至20幾度艷陽高照。
南京的天氣一直是個謎,對此南京人只能搖頭表示:小意思小場面。
就像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周末,紅山動物園門前總是擠滿了烏泱泱的人流,南京local們望而卻步。擠不動紅山動物園,咱還吃不上周邊小吃嗎?
關于這個問題,菌菌只能回你三個字:排隊吧!
(菌菌是周一去的,人依舊是多多多)
PART 1 崔姐小吃
南京人愛吃面也愛喝鴨血粉絲湯,逛完紅山動物園想找點小吃填補下空空的肚子,崔姐小吃一定是必打卡的一站。
鴨血粉絲湯必然是店里的top1,每桌必點一碗有甚者會再來上一籠小籠包。赤豆元宵也只能淪為打包的編外選手。
湯底是用鴨架穩火熬制,裹著醇厚的脂香順喉而下,奶白濃郁,后味悠長。
菌菌建議一個人來吃的話點份粉絲湯可以配塊燒餅,酥酥脆脆間肚子早已被填飽。
PART 2 龍虞老鹵砂鍋
誰說城北是美食荒漠?
隱匿在小市村26棟的龍虞老鹵砂鍋表示不服,別看門頭不起眼,但口味和服務還是值得稱贊。
店雖小但裝修的還挺有風格,食來運轉和“嚴禁毆打顧客“的字樣著實戳中了菌菌的笑點,只能說老板還怪幽默的。
迅速下單「老鹵三鮮砂鍋」和「老鹵六鮮竹笙面」后,乖巧等待美味上桌。
15元一份的三鮮砂鍋料也不少,面筋包、平菇、火腿腸、干絲、粉絲…碗里裝得滿滿當當,竹笙面里則多了蟹柳、鵪鶉蛋、香腸等配菜。
同行的橙子一邊說飽了飽了,但手上動作絲毫沒停,美食當前誰也逃不過真香定律。u1s1,竹笙面的口感相比于廣東那邊會更加軟爛,少了些嚼勁。
PART 3 孫記肉夾饃
還沒走到店門口,就被長長的隊伍震驚到了。你能信,在周一的下午沒個半小時,你壓根走不到點單的入口。
無奈的菌菌只能邊看著老板剁肉邊咽口水,心里默念著自己要點的香干豬肉。
老板手起刀落間,大塊大塊的豬肉混合著香干青椒被剁碎,空氣中彌漫的肉香令人沉醉。9塊錢一個,便宜大碗,料多到一個饃都塞不下。
白饃的外皮焦脆,五花肉油香四溢肥而不膩,口味淡的朋友可能會覺得稍微有丟丟咸。
PART 4 滕家面館
騰家面館的地理位置,就在紅山動物園對面,逛完動物園過個馬路就是了。
不過他們家不管是不是趕在飯點,人都是多多多多到排到門口等位。吃皮肚三鮮的和大肉面的居多。
比如坐在菌菌對面的一家三口,就點了三碗大肉面,不得不為他們的勇氣點贊。(因為騰家的份量還是挺大的)
菌菌點了一份皮肚三鮮+油渣,在此菌菌不得不感嘆句,5塊錢滿滿一碗油油渣,老板是真實在。油渣大塊且飽滿酥脆,完全沒有混入任何小殘渣。
皮肚面里皮肚、香腸、豬肝、肉圓的經典搭配也絲毫沒有縮水,浸足了湯汁的皮肚還保留著一絲脆嫩,搭上微嗆的面條真的很難讓人不愛。
PART 5 老頭餛飩
藏在東井二村的老頭餛飩,默默退出了網紅美食的爭奪,懷著一顆本心默默堅守。
沒有所謂的門頭,只是在門上簡易的貼了四個大字“老頭餛飩”,路過不仔細看的話很難被發現。
小碗餛飩6塊錢一碗算不上貴,皮薄餡多主打一個便宜實在,每一顆都圓膨膨地浮在湯上,肉餡也夠新鮮,有種記憶里泡泡餛飩的感覺。
因為紅山動物園和燕路上的美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不管是面條還是鴨血粉絲,肉夾饃還是砂鍋,都喂飽了一波又一波打卡的特種兵們。
玩得開心的同時,也讓你吃的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