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如約而至,再次聚焦“三農”,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擘畫新藍圖。那么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有哪些“新信號”,25年高級經濟師考試又會考察到哪些內容呢?一起來看看!
5大信號值得關注,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
信號一: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
這塊需要大家著重關注,今年考察到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之前的考題中多次提到。具體內容:
1.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是比較豐富的,包括現在的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等,這些應用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產發展的狀況,對我們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要把握住這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要抓好頂層設計,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來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來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同時,要構建農業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我們的自主創新平臺,利用這些平臺來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中國式現代化一個重要的特征是人口眾多的現代化。怎么確保中國的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在這個方面需要大幅度提高我們的農業生產力,因此,現代前沿科技的應用,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建設成“農業強國”。
3.我們講新質生產力,首先是科技創新,顛覆性技術的推動,還有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的轉型升級,所以我們看到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鄉村領域的應用,它不僅帶來了傳統生產模式的改變,還帶來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就是城鄉居民需求端的反向驅動,從而推動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
信號二:改革意味更濃厚
■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是聚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所以“改革”的意味最濃!就是要用“改革”這個法寶來破解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難題和挑戰,從而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
■改革的重點,首要就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三塊地”上要進一步下功夫。
■“承包地”,要抓好土地承包30年到期,再延長30年的試點工作,由原來的幾個省試點進一步推動擴大整省試點的范圍,確保承包地總體穩定順延來實現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和完善。
■“宅基地”,就是農民合法取得的住房,可以通過入股合作等方式進行盤活利用,但是在宅基地的改革過程中,要注意守住紅線和底線。城里人下鄉到農村買宅基地這個口子不能開,退休干部到農村占地建房這個口子也不能開,這樣的底線要守住。
■“集體建設用地”,要進行入市改革,重點是完善集體和農民的利益分配關系,確保建設用地的存量入市,嚴格控制增量,讓農民在入市過程中分享財產收益。
■“以深化農村改革來促進鄉村的全面振興”,文件里提到改革的事項比較多,歸納起來實際上還是在地、錢和人三個關鍵要素上。
信號三: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擺在了國家安全的首位,這是一個重要信號。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還有個特點,它對這一段用的篇幅最長,大概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講了九個方面,這就為鞏固和發展糧食安全政策體系,作出系統部署和安排。
九個方面里,首要就是“單產提升”!今年提出要持續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主要關注的點:
■第一是“面積擴大”,由過去的千畝方、萬畝方,現在要向整鄉整縣的大面積來推進;
■第二是要“注重全環節”,推進單產提升行動,科學安排耕、種、收、防、管全流程,來實現整體上的提升;
■第三是要做到“四良”的結合,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四良”結合來推動大面積單產提升;
■第四就是要注重培育新主體和帶動小農戶相結合,把新經營主體作為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的重要主體來進行培育。
信號四: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五年,也是過渡期的最后一年,是收官年。所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過渡期即將結束”的重要節點,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了系統部署。
要加強監測,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和致貧;要推進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分層分類幫扶;要謀劃好過渡期后,政策怎么去有效銜接。總的來說,就是要“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個底線任務。
■守好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其中一個最基礎的工作是要守住“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的底線。
“三保障”就是義務教育保障、醫療保障和住房安全保障。同時還應該加大產業就業的幫扶力度,千方百計來提高脫貧地區脫貧群眾的收入水平。還要特別注意易地搬遷的搬遷戶,他們的后續扶持政策一定要落到實處,要讓大家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最后一個非常重要,就是要加強對幫扶資產的有效管理,讓我們在脫貧攻堅期和過渡期所形成的大量幫扶資產,能夠有效地、持續地發揮作用,為我們轉入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的支撐。
信號五:城鄉融合背景下的“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出要“發展縣域富民產業”,為什么這次特別強調了縣域,就是因為我們國家的城鄉融合發展進入了新階段,縣域成為我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主戰場,是推進城鄉融合的一個載體和切入點。
■我們講鄉村全面振興的時候,一定要清楚這是“城鄉融合背景下的鄉村全面振興”。所以當我們講到富民產業時,一定要從縣域范圍內來考慮鄉村產業的發展。它的產業鏈、它的產業基礎設施不僅僅限于鄉村,它一定是在縣域內來統籌發展,所以縣域富民產業的發展,在我看來實際上就是為了促進鄉村產業的發展。
■展縣域富民產業,是農村經濟和城市經濟的一個很好的結合點,只有大力發展這些優勢比較突出、就業容量大、帶動效益比較突出的縣域富民產業,才能增強我們縣域的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能力,從而推動城鄉的融合發展。
以上信號和高級經濟師關聯后
可能會考察到相關問題?
從這段內容來看,高級經濟師考試中,可能考察以下重點:
■ 農業新質生產力內涵:
涉及生物育種、無人機、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考試可能要求闡述這些技術如何改變農業生產狀況,及其對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意義。
■頂層設計與體制機制構建:
圍繞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從制度和政策層面構建適應其發展的體制機制,以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考試或要求分析如何制定相關政策,或評價現有機制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 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可能考查如何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以及自主創新平臺的打造與作用,比如分析創新平臺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具體路徑和優勢。
■ 保障糧食安全與農產品供給:
結合中國式現代化中人口眾多的特征,如何通過應用現代前沿科技提高農業生產力,以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可能會出現在案例分析或論述題中,要求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措施。
■ 新發展模式:
數字技術應用帶來的城鄉居民需求端反向驅動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新發展模式,考試或要求分析該模式的運行機制、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