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大概也明白了,空口白牙求助中國沒什么誠意,于是承諾如果中國搞定美俄,能夠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那么會把戰后重建工作交給中國。
根據觀察者網援引的鳳凰衛視現場采訪視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回答了一個敏感的問題,也就是戰爭結束后的重建工作。
澤連斯基表示,如果誰能給烏克蘭“安全保障”,那么他們會把重建工作,交給這些國家的企業。澤連斯基特別強調,重建工作有盈利性質。
然后很奇怪的是,澤連斯基談到了中國,他認為中國有可能幫助烏克蘭阻止俄羅斯,并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看得出來澤連斯基受到了高人指點,這些表態完全不像他這個政治素人說出來的話,也不像他過去那些比較膚淺的外交表態。
澤連斯基把中國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與戰后重建工作捆綁到了一起。
他啥意思?就是說只要中國愿意下場,介入俄烏沖突停火談判,那么就會把戰后重建工作交給中企。
當然了澤連斯基沒有把話說死,沒有把希望全部放在中國身上,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也提到了歐洲。
瞧瞧這些話說的多有水平,拋出巨大的橄欖枝,同時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這才是一個合格政治家的水平。
首先我們談談,戰后重建工作這種事兒,真的有利可圖嗎?澤連斯基總統說的盈利,規模有多大?
歷史上,許多國家在戰后重建過程中,經歷了經濟快速增長。二戰后日本、德國和西歐國家,在大量政府投入、國際援助(如馬歇爾計劃),以及產業升級的推動下,實現了經濟復蘇和轉型。
馬歇爾計劃的策劃者美國,一舉通過戰后援助,把控了德國、日本的經濟命脈。
不僅在經濟上賺的盆滿缽滿,在地緣政治影響力上,更加是讓外界認為,二戰后很長一段時間,乃至直到今天,日德仿佛成為了,任憑美國美國擺布的“殖民地”。
其次烏克蘭的戰后重建工作,確實需求還挺大的,根據烏克蘭政府自己的說法,重建資金需求高達7000億美元。
預計重建的重點領域包括: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交通(鐵路、公路、橋梁)、通信網絡、城市基礎設施(住房、供水、供電)等。
對于中國來說,這樣的超大規模海外長期基建工程,確實是我們需要的。不僅能把手里的美元外匯利用起來,還能拉動就業和出口,確實是非常肥的差事兒。
可是問題是,澤連斯基為什么找中國?
無外乎是特朗普政府不在乎烏克蘭,也不在乎歐洲的死活,澤連斯基實在找不到人做主,才又一次找到中國。
不得不說澤連斯基這次開出的代價,對中國誘惑非常大。但是同時這件事,難度系數也非常高。
我們不是當事方,沒有合適的借口在這個關頭,介入俄烏停火談判。大家認為中國是否可以考慮,幫澤連斯基這一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