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在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不知道誰給了雷軍勇氣,他說五年內小米營業額將超過格力。
那年小米營收265億,格力1200億。
五年后的2018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981億元,而小米為1749億元,董明珠贏得與雷軍五年前定下的“十億賭約”。
賭約是結束了,但“賭盤”還在繼續。
下一個五年,也就是2023年,格力電器總營收2050億元,小米為2709億元,小米大踏步跑在格力前面。
我剛查了一下,今天中午,格力市值約2300億人民幣,小米市值13000億港幣,小米遙遙領先。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今天早盤,小米總市值一度突破14000億港幣,雷軍身家暴增至4400億人民幣,超越賣水的鐘睒睒,成為新的中國首富。
不知道董小姐此刻心里有何感想。
也許她和格力沒有任何想法——他們正忙著把格力專賣店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
乍一看我以為格力私有化了。后來聽說是董小姐把自己的姓名奉獻給了格力,是個人聲譽公有化。
圖片
前兩天還看到格力的另一條新聞:格力電器第十二屆董事會任期即將屆滿。在董事長董明珠的主持下,公司2月24日舉行董事會以全票審議通過了董事候選人名單。其中,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為董明珠、張偉、張軍督、舒立志、鐘成堡。
如無意外,今年71歲的董小姐還要再戰三年。
格力主營空調,也曾造車和造手機,現在看來都沒成功;小米曾經主營手機,后來變成雜貨鋪,進軍汽車和空調,現在看來基本上成了。而格力,空調賽道中老大的位置被美的奪走。
小米空調的崛起,是格力退居次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把小米拿出來跟格力做比較,不是成心要惡心格力,更不是說小米有多強——就事論事,小米這些年的成績單還過得去。
繼續就事論事——董小姐這幾年帶領下的格力成績并不亮眼,主營業務受到挑戰,新業務受挫,作為董事長,她還夠格嗎?
她對自己的評價是,“我所有的股民都不會讓我退,想讓我退的人不是股民,更不是我的員工”。
她這話我持保留意見。
格力電器股本里國有股份約占一半,董小姐這話說得過于情緒化——公事公辦,還是看成績單比較好。
成績單不好,年齡也老大不小了,退個休就那么難嗎?硬呆在那個位子上,三年后的成績也許更難看。
我曾經N次成為格力的股民,又N次退出。我曾經N次買過格力空調,但自去年開始,我選擇了其它國產品牌。空調這種成熟的產品,沒有什么不得了的技術含量,更沒有什么能卡別人脖子的核心科技,夠用就行......關鍵是要性價比。
為了健康著想,啥空調都不要往死里用,用十來年好換新了——國家不是一直鼓勵家電以舊換新嗎?
中國知名品牌空調的質量幾乎都沒啥大問題,包括后來進入的小米。這是中國制造的集體驕傲。
最后說一個我的疑問:格力的廣告曾經說過“掌握核心科技”,我一直好奇它的核心科技是什么?我發帖問及此事,回復最多的是:格力空調銅管又厚又重。
銅管厚重,這肯定是良心做法,但這算核心科技嗎?
只要空調在生命周期內運行正常,銅管厚一點薄一點有毛關系啊?換空調時我又不會把銅管拆下來按斤賣。
便宜,好用,品牌形象不膈應人就OK了。
老實說,好好的專賣店改叫“某某某健康家”,我有一種從上海內環搬到城鄉結合部的感覺——錢沒少花,情緒上卻消費降級了。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