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人形機器人等科技賽道大火。
現在,消費賽道要雄起了。
近日,港股市場驚現罕見一幕,賣奶茶、冰激凌起家的“中國新式茶飲之王”蜜雪冰城在公開發售環節,獲得5125倍融資認購倍數,認購金額達到1.77萬億港元,超越此前認購金額1.28萬億港元的快手,刷新IPO歷史,躍升“凍資王”。消費賽道,要開啟造富運動了。
在資本密集涌入科技時,蜜雪冰城不僅打破港股市場對新式茶飲長期“用腳投票”的魔咒,也為沉寂的消費賽道帶來煥然一新的局面。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門店總數超4.6萬家,一年賣出90億杯,年零售額583億元,發行后市值763億港元,為港股最大奶茶IPO。
“左手科技,右手消費。”中國正迎來全面大爆發。
01
“你愛我,我愛你”
消費者寵出了一個巨大“雪王”
“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伴隨熟悉旋律而來的,是蜜雪冰城在資本市場創紀錄的1.77萬億港元的IPO認購金額,以及5125倍的融資認購倍數。
作為即將登陸港股的新茶飲行業的“第四股”,有券商為蜜雪冰城給出了200倍的融資認購杠桿。一時間,蜜雪冰城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港股IPO市場迎來認購新紀錄。截至2月26日上午9時,蜜雪冰城完成港股IPO公開發售環節,融資認購倍數高達5125倍,認購金額達1.77萬億港元。由于認購太過踴躍,部分券商的服務器甚至一度被擠到崩潰。
蜜雪冰城公布上市的早些時間,坊間就一直流傳著“雪王要上市”的消息。彼時,消費者和投資人對這個品牌的概念或僅局限于“靠下沉市場賣奶茶賺錢”。隨著蜜雪冰城的招股書問世,一場關于雪王的“布局”被揭開了面紗。
從近幾年業績來看,蜜雪冰城的賺錢能力經得起考驗。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分別實現了136億元、203億元及187億元的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1.2%、49.6%及21.2%。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0億元、32億元及35億元,同比增長5.3%、58.3%及42.3%。
有人說蜜雪冰城之所以賺錢是因為消費者貢獻多。其實,這樣說也沒錯。但財報中的一個細節,或許說明了這個品牌賺錢的門道。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全球門店達46,479家,遠超星巴克(約38,000家)和麥當勞(約42,000家),成為全球現制飲品與餐飲門店“雙料冠軍”。其中,有99%的門店為加盟店。換言之,蜜雪冰城就是通過向加盟店提供原料(供應鏈盈利)賺取利潤,這一點在財報中體現的則是“商品銷售占收入的94.29%”,而非抽成。
從門店數量上來看,蜜雪冰城的這個第一“當之無愧”。若再從該品牌的銷量來看,或許你會更吃驚。在2024年,蜜雪冰城共賣出90億杯飲品,實現了約583億元的終端零售額。僅在2023年前9個月,蜜雪冰城就賣出了58億杯飲品,相當于每個月賣出6億杯。這數量排名全國第一,全球第二。此時,你是否會想起香飄飄奶茶的那句廣告語“一年賣出3億多杯,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這個體量若與蜜雪冰城如今的銷量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
無論是門店數量還是銷售數量,這些都不是蜜雪冰城在茶飲內卷行情下脫穎而出的核心原因。在財報中,蜜雪冰城透露,其57.2%的內地門店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也就是說,超2.3萬家店位于下沉市場,這些店撐起了蜜雪冰城的基本盤。業內人士一度評價蜜雪冰城的營銷策略是“農村包圍城市”,但從這點就與許多大牌茶飲與眾不同。龐大的下沉市場、潛在的消費藍海都使得蜜雪冰城快速成為消費界的“新寵”。
記者在社交媒體注意到,樸實無華的蜜雪冰城廣告語曾一度成為年輕人的slogan,憑借著年輕人的寵愛和鋪天蓋地的廣告語傳播效應,即便不想關注這個品牌的投資人也不得不產生一個好奇:“這是什么品牌?”。
即便當前蜜雪冰城的體量已經達到一個量級,但從招股書披露的動向來看,蜜雪冰城當前及未來擴張的重點區域依然是下沉市場。在蜜雪冰城看來,目前現制茶飲在下沉市場覆蓋程度有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現制茶飲門店密度為每百萬人273家店,遠低于一線城市的每百萬人474家店,消費者對現制飲品的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未來提升空間較大。
02
投資機構除看中“雪王”夠龐大外,
還有其無敵供應鏈
餐飲加盟圈的人經常用“低價策略”“加盟政策”來評價蜜雪冰城迅速擴張建立的規模優勢。因為低價策略,茶飲品牌的天花板被打破。因為加盟政策,加盟商的入局變得較為容易。記者了解到,相比較其他中高端新茶飲品牌,蜜雪冰城的加盟門檻相對較低,加盟商可以以相對低的前期投入開店。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的加盟費通常在7000元-11000元之間,遠低于其他主流新茶飲品牌。
蜜雪冰城的飲品。(來源:視覺中國)
有人不解,蜜雪冰城作為一家連鎖品牌不賺加盟費賺什么?這或許就是投資人看中的核心。記者注意到,加盟費在蜜雪冰城收入中的占比微乎其微,最核心的收入來源,是向加盟商銷售設備以及物料。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向加盟商銷售商品和設備的收入為182.2億元,占總營收的94.3%,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種“旱澇保收”的模式,讓蜜雪冰城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保持了較高的毛利率和凈利潤率。
自2020年開始,蜜雪冰城的工廠面積仿佛“俄羅斯方塊”般瘋狂擴張,從2022年的16.8萬平方米,迅速增長到2024年三季度的79萬平方米。蜜雪冰城的供應鏈覆蓋了從采購、生產到配送的全鏈條。通過自建工廠,它實現了原材料的自主供給,使得成本控制比行業均值低了約50%。這種成本優勢,讓蜜雪冰城在價格戰中游刃有余,既能保持低價,又能賺到錢。更重要的是,這套供應鏈體系還大大提升了效率,確保了原材料質量和供應的穩定性。
通過建設龐大的生產工廠體系,蜜雪冰城不僅將加盟商的利潤提高,還為其品牌在茶飲價格戰中占據優勢。在此次IPO募資34.55億港元中,蜜雪冰城計劃將約66%用于提升公司端到端供應鏈的廣度和深度。例如,公司計劃通過建設新設施并升級和擴建現有設施以擴大公司在中國的產能。
03
即是“利劍出鞘”
又是“增長瓶頸”
其實,綜上種種原因,對蜜雪冰城而言只是站穩市場的關鍵一環。當品牌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如何在資本化進程中保持穩定增長,對蜜雪冰城而言或是新挑戰。
在如今的核心地段商圈,不少消費者已經發現,蜜雪冰城可謂“一家又一家”。在下沉市場中,蜜雪冰城的門店幾乎覆蓋了所有縣級城市。按此速度發展下去,門店密度的增加,犧牲掉了單店的GMV,加盟商是否還能“甜蜜蜜”地享受品牌帶來的紅利是個未知數。其次,品牌占據市場的同時,還有多大的空白市場等待其去擴張值得深思。這些問題或許會在其上市后的財報中找到端倪,或許會在蜜雪冰城未來的發展中找到答案。
在蜜雪冰城的招股書中記者注意到,一邊做好國內市場的同時,蜜雪冰城的野心還在“海外”。在海外市場,蜜雪冰城門店數量已達4800家,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海外門店的單店GMV僅為國內的60%,營收貢獻在2024年前三季度不足5% ,尚未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這主要是由于蜜雪冰城在海外市場的本地化不足,產品口味未能充分適應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導致消費者接受度不高。供應鏈成本過高也是制約海外門店發展的重要因素。種種跡象表明,打破海外擴張的“低效陷阱”,實現可持續發展或許是突破新“增長瓶頸”的關鍵一環。
正如蜜雪冰城在海外市場遇到的問題一樣,消費者需求是消費品牌增長的關鍵。隨著國內茶飲品牌的內卷進入白熱化,許多品牌呼吁停止內卷,并回歸品牌自身優勢?!安町惢敝泛拖M者日新月異的需求變化,對茶飲品牌自身有著新的挑戰。
除此之外,“破發”或是蜜雪冰城不得不面臨的“驚魂一夢”。近年來,新茶飲行業的上市企業普遍表現不佳。2021年上市的奈雪的茶,股價已跌至1.6港元/股,市值也從上市之初的292.26億港元,縮水至如今的27.28億港元;2024年上市的茶百道和古茗,也均在首日破發。
有些問題或許需要時間給出答案,有些問題或許下周就能見分曉。在充滿未知的市場中,蜜雪冰城能否繼續為消費者帶來“甜蜜蜜”、販賣快樂,仍需“雪王”作答。
杰克?韋爾奇說:“你可以拒絕學習,但你的競爭對手不會!”
歡迎點擊鏈接,了解2025年我們將走進哪些知名企業參訪交流學習。
企業參觀考察游學預約咨詢電話:18511456825(同微信)馬博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