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免簽以來,上海街頭韓國人濃度飆升,他們會去新天地附近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韓國游客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拍照
外灘、豫園的照片,幾乎人手一張;
韓國游客打卡豫園
打卡完了,順便吃個海底撈和“很久以前羊肉串”。
不過,最近,他們對于這座城市探索的樂趣從市中心逐漸外延,如今已過渡到在超市買買買以及在色彩繽紛的零食貨架前拍打卡照。
他們中的第一批人是周五晚上踩著超市關門的點匆匆趕來的,最后一批人則大約消失于周日的午后。
從去年8月以來,幾乎周周如此。
平型關路上的這家大潤發
距離人民廣場4公里左右
現已成為韓國博主們
在網上強推的打卡點
流量來的時候,就應該牢牢接住。從去年11月以來,超市逐漸推出了韓語動線指示和商品名稱等多項翻譯服務,增加韓國顧客的購物便利度。
“(增加韓語翻譯)是因為的確有這個需求在。”門店經理潘承鑫做了一組數據統計:到目前為止,門店今年的來客進步率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而韓國顧客的占比算下來占5%到6%,平均每天都有200到300名韓國顧客進入這家門店。而考慮到他們實則集中在周五晚到周日下午的時間段入店,因此這個時間段內的韓國顧客數量更驚人。
正如韓國游客對于上海餐廳的選擇出奇一致,他們對于零食的偏好也相當統一:三只松鼠夏威夷果和小黃鴨蛋卷人均三袋起購,百醇和奧利奧餅干也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憑借對于休閑食品的喜好,韓國顧客已直接將該門店休閑食品科的業績拉到了上海區第一名。
周六晚上8點,平型關路店外人聲有些嘈雜。夜幕籠罩下,烤串的叫賣聲里夾雜著幾句韓語的呼朋喚友聲。
超市的動線指示從正門入口處就開始用韓語標注,進門后,只見左手邊張貼了一張最受韓國顧客歡迎的商品榜單,都是根據銷售量統計得出的,并一一附上了商品名的韓語。只見在各色吃喝品類里,有些意外地閃現了黑人牙膏。
在潘承鑫記憶里,門店的“含韓量”是去年8月開始升高的。他當時發現,來逛超市的韓國游客突然多了起來。起初以閨蜜和情侶居多,漸漸發展到全家游,上了點歲數的韓國人也不少見。“可能因為我們超市離市中心相對近一些,他們到這里來也更方便一點。”
因為這類大型超市租金高、工作人員多,所以大都開在和市中心有一定距離的地方。因為地理位置較好,韓國游客在逛超市時傾向于來這里,也就不難理解。
門店推出的最受韓國顧客歡迎商品榜單
“韓國游客多了,我們也想表達一下對他們的歡迎。但因為語言溝通上也有障礙,那就做一些韓語的標識,比如動線指示、商品分類。”潘承鑫說,門店大約從去年11月開始推出各類韓語標識,此舉也得到了總部的支持。“韓國顧客看到了可能會更親切,也增加了他們購物時的便利度。”
后來,根據最受韓國顧客歡迎的程度,又制作了商品的榜單,貼在進門處。這樣,也讓韓國人在琳瑯滿足的商品中可以輕松鎖定目標。
相對于生活用品,韓國游客逛大潤發的時候明顯傾向購買食品飲料類。
酒水科是超市里最受韓國人歡迎的點位之一,尤其喜歡買小瓶裝的江小白,因為方便隨身攜帶。在試喝點,只見一粉一籃兩瓶江小白果立方身居C位。
“我們還專門采訪過韓國游客,他們說,因為了解到中國年輕人喜歡喝這個牌子,他們也想品嘗一下味道,感受感受。”潘承鑫介紹,
“這個酒確實賣得蠻好的,韓國顧客幾乎都是人手三四瓶,所以我們一天要補幾次貨。你們看,貨架上小瓶裝的酒基本都是被韓國顧客買走的,國內顧客習慣選擇容量大的。”
水果攤位上的韓語標注
從酒水科走到蔬果科,只見在菠蘿、西瓜等某幾類水果攤位上,都有“水果免費削皮切塊”“免費提供代客加工”字樣的韓語標注。
在忙于購物的顧客頭頂,則架著一條條錯綜復雜的空中軌道,用于傳輸線上訂單里羅列的商品。這種如今中國各大超市早已隨處可見的軌道,成了韓國人眼中的新奇之物,他們經常舉起手機拍攝在軌道上“飛來飛去”的購物袋。
在忙于購物的顧客頭頂則架著一條條錯綜復雜的空中軌道
曾經還有韓國顧客指著軌道用簡單的中文告訴潘承鑫,“這是未來!”“這其實就是采用區域聯合的方式,通過不同的懸掛鏈運送到合批區打包,打包完成再交給騎手,對我們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他說,“但可能因為他們在韓國的超市里沒見過,大家就會覺得很新奇。”
韓國人買買買把休閑食品科業績買成上海區第一
我們經過了一片三只松鼠夏威夷果和小黃鴨蛋卷的專屬陳列區,他拎起一包三只松鼠的夏威夷果,“這個是特別好賣的,據說在韓國的價格是翻倍的。還有小黃鴨也是,在我們其他門店其實賣得一般,但在這里卻是系統里賣得最好的。我們覺得很奇怪的,還有些品類在其他門店一點都不好賣的,在我們這里怎么也這么好賣呀?”
我們看到,貨架邊甚至還停了一輛堆滿小黃鴨的推車。“停在這里就是為了方便補貨。”潘承鑫說。迎面走來一個年輕女孩,他只往她的推車里掃一眼就說,“這個100%是韓國游客,因為她買的是小黃鴨蛋卷和奧利奧餅干。你們去看,一買好幾袋的肯定是韓國人。應該還是和性價比有關系,我們這里夏威夷果10.9元一包,他們那里要賣到人民幣20多元一包。”他立刻用韓語招呼了對方一句。
韓國顧客心目中的兩大“頂流”
潘承鑫有一次忍不住詢問了一名在韓國讀中文系的顧客。“我說你們買的零食種類怎么都一樣?她說,大家都是看了網上博主的介紹來買的。然后手機拿給我看,他們有個叫Naver的網站,上面很多帖子都是用韓語介紹我們門店的。每個排面賣的是什么商品,都寫得清清楚楚。”
甚至有些一不小心跑到其他門店的韓國游客,發現不是博主介紹的那家有韓語的門店,再專程打車過來。其實商品和服務都沒有差別,但對于一部分韓國游客來說,來這家門店拍照打卡的意義已經和購物的意義不相上下了。
一名韓國顧客向我們展示自己的購物車
超市里面有幾個排面最受韓國顧客歡迎,排名不分先后,分別為:方便面、餅干曲奇和膨化食品。作為也許是世界上最熱愛方便面的韓國人,吃多了辛拉面和火雞拉面,難免也會產生味覺疲勞,于是超市里以白象香菜口味為首的各色方便面,就成了他們的必選。
餅干曲奇的排面里近期的熱銷款是奧利奧一款帶拎手的簡易禮盒裝餅干,既小巧實惠,作為伴手禮也不丟面子。而考慮到來掃貨的女性顧客居多,店里特意將這款餅干放在了黃金視線的貨架上,并且擴大了層面。“畢竟它的銷量擺在這里,把層面擴大以后,我們補貨的時候也不吃力。”
近期的熱銷款是奧利奧一款帶拎手的簡易禮盒裝餅干
貨架管理員告訴我們,巧克力味的百醇是同類注心餅干里最受韓國顧客歡迎的,屬于必買品類。
“我們不停地加貨,加上去就賣掉。現在平均一天要賣8箱到10箱,一箱36盒。”
而每到周末,歸功于那些來掃貨的韓國人,百醇的銷量往往是工作日的兩倍。
因為韓國游客尤其喜歡購買休閑食品,因此直接將這家門店的休閑食品科業績變成了上海區第一名,進步率也是全國名列前茅。“在韓國游客來之前,上海顧客在這塊的消費一直是比較平穩的。”潘承鑫說著帶我們來到了膨化食品區,“這是韓國人最喜歡光顧的排面,還經常有人在這里做直播。人都有從眾心理,你今天在直播里看到了,下次也會想自己來。”
膨化類食品區,韓國顧客最愛的排面之一
此時,一對站在薯片貨架前的韓國情侶剛結束了自拍。他們向我們展示了自己的購物籃,女生拿出一瓶果味酸奶說,這是自己最喜歡的。
“韓國顧客還是很好區分的,哪怕你不看她們的推車,只看長相也能分別。”告別了這對情侶,潘承鑫邊走邊說,“因為女同志都是水光肌,男同志都是中分頭。而且他們很怕熱,我們穿春裝,他們已經穿夏裝了。”按照他提供的思路,我們試著和一些顧客打招呼,果然全中。
這波流量既然來了我們總歸要接牢
收銀柜臺前的上方,很搶眼地著掛一幅身穿傳統韓服的韓國女孩卡通畫像,并用韓語標示提示韓國顧客可以在這里結賬。“他們一般都喜歡自助結賬,”潘承鑫解釋,“因為他們的信用卡如果單筆消費在200元人民幣以上,就會觸發一項額外的費用。所以他們喜歡自己分單結賬,為了把每一單的費用控制在200元以內。”
正在結賬的韓國顧客
他記得,有一次來了一個韓國顧客,總共在店里消費了1000多元,問他應該怎么辦理退稅。“我說我們這里沒有退稅,后來這名顧客就自己去分單結了。總體來說,韓國顧客的客單價還是蠻高的。他們刷支付寶的更多一點,也有用微信的。我們這里的工作人員現在都會說支付寶的英語了,她們看到韓國客人朝柜臺走過來了,就會用英語招呼他們來結賬,‘Alipay,Alipay’喊得都很順口。一開始其實也不知道啥叫Alipay,因為一直被韓國人問可不可以使用‘Alipay’,后來分析出來:Ali就是阿里巴巴,pay就是付款。阿里巴巴付鈔票么,那就是支付寶呀。”
店里還專門印了一批購物袋,正面是上海熱門景點,背面印著門店的抖音號二維碼和地址,并用韓語作了標注。“來過這里的韓國客人把這些袋子帶回去,他們的家人朋友看到了如果想來,就可以根據上面的地址直接過來,所以這就是用來做回頭客生意的。”潘承鑫說。
超市外歸還推車的地方,還用中韓雙語做了塊打車收費標識牌,讓大家知道去市區包括機場在內幾個主要點位的打車費用。
“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你多為顧客想想,就會覺得自己還可以在很多細節方面做得更好。”他順手把一輛手推車歸到原位,
“這波流量既然來了,我們總歸要接牢,爭取把文旅流量轉化成自己的商業流量。”
本文綜合自:新聞晨報、上觀此前報道
作者:沈坤彧、丁夢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