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530字,閱讀約4分鐘 ▼
“開局決定全局,起勢決定走勢!”日前,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傳達了省領導關于教育工作的批示,總結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余孝其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扎實推動教育強省建設高起點布局、高質量推進,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貢獻教育力量。會議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之年,要在攻堅破難中緊抓關鍵,準確把握教育強省建設的實踐路徑。要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補齊民辦高校黨建短板,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加強思政隊伍建設,更加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大會的召開,引發了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師生的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深入學習傳達、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錨定教育強省目標,擺開架勢、擊鼓奮進,為加快建設教育強省、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貢獻川影力量。
羅 思
校長、校黨委副書記
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加快推進了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教育強省建設的新進程,凝聚力量、催人奮進。會議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之年,要在攻堅破難中緊抓關鍵,準確把握教育強省建設的實踐路徑。川影將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結合自身的辦學基礎、辦學定位和優勢特色,做強優勢專業,搶抓發展機遇,以學科專業優勢服務國家戰略。持續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發揮四川影視文創城的樞紐作用和平臺優勢,賦能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推動形成具有示范效應的“影視+文旅”融合矩陣,為教育強省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王小林
校黨委書記
2025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為四川省教育事業發展錨定方向、擘畫藍圖,為藝術高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會議強調,要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補齊民辦高校黨建短板,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加強思政隊伍建設,更加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川影將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以黨建引領培根鑄魂,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將巴蜀文化、紅色基因融入專業教學,培養更多德藝雙馨的優秀影視人才,加快建設成為高水平藝術大學,為強國強省建設貢獻川影力量。
任云芳
校紀委委員、播音主持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
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對我省教育發展意義深遠,作為高校黨務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也讓我深切認識到:育人必須把思想引領和專業培養擰成一股繩。在播主學院黨委指引下,教工第一黨支部將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高度融合“專業素養”與“教育本質”,打造播音主持專業課程思政“三維套餐”。
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課堂思想指引,課下帶領學生走基層、做項目;二是堅持師生黨員錄制“榜樣人物故事經典誦讀”,傳播紅色故事,培養家國情懷;三是組織特色主題黨課活動,與其他院系、周邊社區、中小學進行黨建聯動,以“紅色引領+專業創新”的育人理念,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養更多具有責任感的新時代傳媒人。
陳 欣
電影學院表演專業主任
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強調了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為高校專業建設指明了方向。2025年,川影電影學院表演專業將從三個維度系統推進會議精神落地落實。
一是強化課程思政引領,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融入表演教學,夯實“培根鑄魂”的根基;二是深化產教融合實踐,依托川內影視產業資源,構建“課堂—片場—市場”聯動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與社會服務能力;三是推動教育數字化賦能,利用虛擬仿真實驗室、線上線下戲劇工作坊等數字化手段,打破教學時空限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范圍,助力藝術教育普惠發展。
龍 靈
新媒體學院網絡與新媒體教研室主任
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的“高起點布局、高質量推進”教育強省目標,正切合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傳媒教育的轉型需求,也為高校的學科發展提供了多維啟示。
作為高校老師,我們要深入學習會議精神,緊跟時代發展需求,在教學中強化專業素養,研究“教育的本質”。當下教育發展呈現交叉、跨界、融合趨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也應打破學科壁壘,與其他專業領域協同培養復合型人才。例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帶領學生參與鄉村新媒體項目,將專業知識應用于鄉村文旅宣傳、農產品推廣等,在實踐中提升學生能力,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真正做到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為加快教育強省建設添磚加瓦。
林 陽
電視學院影視制作教研室副主任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令我深受鼓舞,并深感責任重大。會議強調,要推進高校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深化產教融合,為影視藝術類專業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結合攝影教育實際,我有三點體會:
一是以技術迭代重構教學場景,緊跟AIGC、虛擬制片等技術浪潮,培養更多適應影視工業4.0的技術復合型人才;二是深化產教融合、落實校企合作,聯合數字影像科技公司開發“真實項目進課堂”模式;三是以文化傳承筑牢創作根基,響應“巴蜀文化數字化”號召,在教學中融入對傳統文化、民俗活動的數字影像轉換,讓學生在創作中厚植家國情懷。未來,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培養“懂技術、精藝術、有擔當”的新時代影像人才,為推動教育強省建設注入創新活力。
楊 月
音樂學院音樂表演教研室副主任
面對新時代的教育要求,機遇與挑戰并存。通過深刻學習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讓我對新時代的教育使命、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方向有了更深層的思考。
會議指出,要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將增加課堂中的思政元素,通過音樂作品的思政解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此同時,將結合行業需求,動態調整課程設置,增加數字音樂制作、音樂治療等新興領域的相關課程,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我們將認真落實會議精神,立足巴蜀文化沃土,深化教學改革、拓展實踐平臺、強化師資賦能,為培養更多優秀藝術人才、助力四川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川影力量。
一圖讀懂
2025年四川教育系統重點工作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出品 ——
【原創作品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 陳熹
圖片審核 | 賴光瑋
復審 | 尹丹
終審 | 余樂
歡迎投稿
cyxctzb2020@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