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河南經濟網與深圳上石文化聯合主辦的華豫數字講壇第155期在鄭州“中國醉美文藝鏈”直播間舉行。本期聚焦“AI鏈科技園中園”建設,重磅發布授漁行動與全國專業市場共建的數字化產業集群賦能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高適配”的數字化鏈式平臺以及AI應用方案,吸引眾多企業家、縣域代表及行業專家在線參與。
核心發布:AI鏈科技園中園賦能中小微企業轉型
數字化鏈平臺集群創始人劉昱良在致辭中說:“授漁行動是‘中國數字化鏈平臺集群普及工程’的核心引擎,通過在全國專業市場落地‘AI鏈科技園中園’,構建‘物理空間+數字孿生’雙軌賦能模式,打通數字化升級的最后一公里。”
戰略布局:優先選擇國家級經開區、數字經濟示范區的專業市場(如鄭州建材城、古玩城、天下收藏、茶城、酒城、日用品市場等),打造區域數字化神經中樞;
降本增效:區域節點可降低企業數字化改造成本90%,平均縮短部署周期至20天;
目標規劃:2025年建成20個示范基地,帶動超10000家中小企業“上鏈”。
(數字化鏈平臺集群創始人:劉昱良 先生)
合作標準:專業市場如何搶占“園中園”紅利?
品牌戰略專家葉圣民解讀科技園中園合作門檻與政策紅利:
1. 硬性條件:
區位:交通便利,工業級電力與千兆光纖保障;
空間:獨立辦公區1000-2000㎡(含數據中心、AI實訓中心、會議室等);
產業:需覆蓋建材、家居、酒業、日用品等萬億級垂直賽道。
2. 政策加持:
合作方可獲“國家數字化鏈平臺集群示范基地”授牌;
優先申報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新基建專項補貼(單項目最高500萬元)。
(品牌領航者:葉圣民 先生)
技術突破:AI“云鏈”重構產業生態
AI鏈平臺集群創始人劉越透露技術內核:
輕資產改造:為存量市場提供“零代碼”數字化升級方案,企業最快7天即可上線專屬鏈式平臺;
資源置換:開放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接口,共享萬億級數字化鏈平臺集群數據;
智慧集成:與園區管理系統深度聯動,實現“一屏統管”數字孿生運營。
(AI鏈平臺集群設計師:劉越 先生)
現場反響:政企聯動點燃轉型熱潮
論壇當天,在數字化鏈平臺上設立“市場上鏈”申報專區,來自河南省各地的十幾家專業市場現場就進行了在線申請。
來自周口的企業代表金先生表示:“園中園模式解決了中小微企業”不會轉、不敢轉“的痛點,這種方便快捷的技術賦能措施,在”政策+技術“的雙重加持讓數字化轉型以及AI應用的路徑更加清晰,值得期待。”
關于授漁行動
作為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重點工程,“授漁行動”已在全國建成12個數字化鏈平臺集群,服務企業超2萬家,拉動中小微初創企業的產業流水突破80億元。2025年將重點推進“百城千園、萬企上鏈”計劃,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本網編輯:金珊;特派記者:曉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